-
江紫辰:从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看背后真实的历史
最后更新: 2020-10-29 09:17:0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江紫辰】
近日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上映,看完这部电影的朋友们肯定好奇,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上的1953年夏季攻势,到底是不是像电影里所展示出来的样子,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电影《金刚川》讲述的是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1953年7月13日金城以南地区反击战。为了保障大部队顺利抵达(电影说是师级规模)金城方向河对岸,从而在金刚川架起大桥,电影就围绕这座桥讲述。
真实的历史中,志愿军第60军以及工兵团在金刚川架起很多个桥梁。但由于关于金刚川一带架桥的资料零碎,目前笔者没有找到比较系统完整的资料,仅仅知道两处桥梁。一处是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工兵连在金刚川下游的沃尾渡口架起的大桥,一处是工兵第10团第三连在金刚川流域主要渡口岩里架起的大桥,因此叫岩里大桥。
这两处大桥的作用都是确保第60军在夏季攻势作战时的弹药物资等补给能够顺利运输到第一线。并非像电影里讲述的那样,架桥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部队顺利赶到金城前线。
大桥主要作用是一条补给线,为前方运输弹药、粮食、药品等。而且不是第三阶段才开始修建这个桥,而是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开始修建。
既然大桥的作用是保障前方作战弹药物资等补给,那么我们来看一看有关志愿军第60军后勤保障方面的资料。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后勤部于1954年11月写的【1953年夏季战役后勤工作总结】写道:“整个战役从五月十二日起至七月二十七日和平签字止,历时77天。根据朝鲜气候特点,恰处于每年惯例的雨季之前及雨季初期,同时我东西作战地区全系山区,东线鱼隐山海拔1200多公尺,反击之敌阵地也大部在900至1000公尺以上,峰峦重叠,沟壑交错,道路狭小,行走攀登困难。
公路只能通到团及远战炮群,人力运输线延长15至70华里。同时金刚川,金城川之水与我军、师供应点与团以下前沿拦腰割断(江西系发起战斗后形成),雨季开始水位激增,桥梁被炸毁及冲断迫使部队形成杯水作战形势。江东由于准备时间较长(四个月),而江西则由于争取战机,准备时间仓促(一礼拜),防区狭窄(我一个军接友军一个团正面),形成人缺住处,物无放所(物资大部露天)。
特别是正值雨季开始,而路基较江东更坏,战前军曾先后动员步兵63个连,工兵13个连,虽作出标准工6万多个,至发起战斗时仍不能顺畅通车。部队渡江后,原非敌我所占之真空地带公路不能在短时间内构通,至汽车送到终点后,部队不得不完全依赖人力远返后方70华里进行补给,更增加了运输上的困难,影响战斗的发展。”
从这段不难看出,当时因为雨季水位不断增高,加上美军飞机、大炮频繁轰炸桥梁,导致志愿军第60军后勤保障十分困难,后勤部队压力很大。当时在江东的第60军师一级供应点均在金城川北、团一级则紧偎川的南岸,同时公路基本上均可到达师团。
为了应付雨季及战斗发起后金刚川对第60军运输上的威胁,战前以团的供应点变成师的前进库,进行物质囤积,这样基本上减少了部队背水作战对第60军供应上所造成的困难。
第60军后勤采取前重后轻的两个梯队配备,以两个队,两个所、两个站及军械仓库,组成后勤的第一梯队以下泗洞(兵站位置)为核心地区,同时展开工作。两个队加以配属炮兵车辆由军战时运输指挥所统一指挥,担负军到团及远战炮群的物资运输(基本上是公路通到哪里就送到哪里)。第一兵站负责主副食及战斗器材的收发,第三兵站主要负责日用品及食品的储备,军械库则负责所有弹药的补给。
(资料图)
夏季反击战第一阶段一打响,美军不断出动飞机对我军后方补给线实施轰炸,整个夏季反击战,美国海军出动飞机7571次,其中一半力量负责轰炸。当时在金刚川流域主要渡口岩里的大桥就被完全炸毁,大桥被炸断直接切断了由北向南的公路,一座行人便桥也被美军飞机炸的几乎找不见桥影子,第60师第181师战斗所需要的物资都停留在桥北,前线急需后方的供应。为了确保夏季攻势第二阶段顺利进行,确保志愿军第60军第181师、第179师进攻883.7高地、973高地、902.8高地所需要的弹药物资补给能够运输到第一线,工兵团第10团命令第三连8天之内在金刚川主要渡口岩里架好大桥。
金刚川岩里渡口的位置(资料图)
1953年5月20日,工兵第10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带领工程兵连、排的干部来到岩里附近,金刚川一带闪着无数的微波,微波拍在两岸的断崖。被炸坏的桥脚受到激流的冲击,像是吞吐在浪涛里的小海岛。
工兵连的干部们紧张地登高探底,他们一会爬到附近的山上眺望,一会又到江里看一下水势。当时当刻,工兵连的干部们都沉默不语,都拿出小本子记着东西。连长张智秀皱紧眉头,一直在思考如何在这里架起大桥。
张振智出生在江苏省东海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没钱送他读书,他16岁就在陇海线路东段当工人,一干就是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他刻苦学习工程建设的知识,很快他就掌握了工程兵的一般技术和知识,还发扬了工人特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50年的时候,他已经升任排长,有一次在架设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大桥的时候,他创造了七字锚、木排打桩法,节省了7200多工,使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因他执行任务中屡次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能,自己也不断改进操作方法,荣获了“模范指挥员”的称号,并于1950年9月参加了在首都北京召开的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入朝作战后,他在1951年初开始指挥一个排在加修平康、剑沸浪、土洞一带的公路建设。
而此时,团党委要求在金刚川岩里用8天时间把桥修建好,在平均每天落下敌人炸弹、炮弹二三百枚的情况下,要架起一座长达37米的载重桥,任务十分艰巨。就在这时,美军一枚重型榴弹炮弹在他们附近五十多米的地方爆炸,爆炸所产生的气浪卷着沙石冲击着张振智,他连忙爬起来对战友们说:“我们要在敌人眼皮底下架桥,要顶着炮火施工!”
战友们都说:“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我们一定要把桥架通!”
随后,张振智、连指导员、副连长赵祥勉、第1排排长郑玉发等战友一起商量在哪里架桥比较好。张振智最后决定架桥的位置在离原渡口约80米的地方,面对战友们的疑惑,他指着悬崖说:“我们就是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把桥架起来!
当天晚上,工兵第三连召开了支委扩大会,会议上,第三连的干部们把架桥的位置利弊因素都摆出来,又根据劳力、时间、材料,仔细地算了算帐,最后一致通过了张振智的建议,各个排进行分工,想了些办法,对28日16时前完成任务充满信心。
第二天早上,张振智和赵祥勉脱掉衣服直接跳入江中,选择和测量桥基的位置。同时,悬崖下响起爆破声,锤子、榔头叮铃咣当的声音。在工兵连抓紧一切时间修桥的时候,美军不断派出飞机在这一带侦察,冒着敌人的炮火、飞机轰炸修桥,岩里这个渡口瞬间化为战场。
根据张振智的部署,工兵第三连第一排、二排现场作业,第三排的任务是为连主力提供木材,也就是让第三排的战士们去伐木。这个任务对于第三排十分艰巨,因为周边山林大多数被烧毁,最后只在2.5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伐木场,但山上一多半树木被炸得不成材料,更严重的是伐好的木材运回去路上必须要通过敌人炮火封锁的地带。
第三排的战士要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为现场施工作业的连主力运输木料。开工第一天早上,敌军十多枚炮弹就在第三排伐木的地方爆炸。连长张振智考虑到战士们的安全,立马命令第三排火速转移。刚下达命令没多久,敌人12架飞机直接飞向第三排伐木的地方俯冲轰炸,一声声巨响后,浓烟滚滚、满山烟火。此时张振智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步就到达第三排所在的地方,看看战友们的情况。没过多久,第三排的通信员跑来向他汇报:“第三排按照连长指示已经转移到另一个山上去伐木,敌人飞机投掷的炸弹,只炸毁了第三排在那里丢弃的一个水桶。”
面对敌人的轰炸,张振智本人十分担心第三排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第三排如何能完成任务呢。第二天,他来到第三排伐木的地方走到敌人炮火封锁地区松亭口一带,这里密密麻麻的全是弹坑,几乎分不清哪里是公路,哪里是平地,整个地形十分糟糕,开阔地连着金刚川,连半点隐蔽的地方也没有。这时候张振智心想,需要找另一条隐蔽的道路。
他思考,如果走水路,把木料扎成木排顺流而下,这样既节省人力,又避开敌人炮火袭击。他跑到第三排的伐木场,把这个想法告诉第三排的战士们。正为此事发愁的第三排排长祝业其兴奋地说:“连长,现在你又替我们把这个难题解决了。”几个小时后,金刚川漂浮起一串串木排。这些木排披着和江水一样颜色的伪装物,防止美军飞机发现。本来三天的任务,两天便完成了。
木料到达渡口,全连经过7天时间的紧张作业,在金刚川岩里渡口架起一座崭新的中水位桥,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这座岩里大桥,共有七个节间,长达37米,深深藏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下。除了桥脚以外,上部结构全是“活”的,想拆就拆,说架就架,敌人飞机不会轻易发现,炮火难以命中,既隐蔽又便于伪装起来。
- 原标题: 江紫辰:从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看背后真实的历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赵珺婕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47例,其中本土23例均在新疆
2020-10-29 08: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疆新增23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2020-10-29 08:24 新疆暴恐袭击 -
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这样部署科技创新
2020-10-29 08:2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数说“十三五” 为了这个庄严的承诺
2020-10-29 08:1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伟大旗帜引领历史巨变
2020-10-29 08: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价值超2亿黑钻运抵上海进博会,重达88克拉
2020-10-29 08:06 进博会 -
国家卫健委:“十三五”期间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岁
2020-10-29 07:49 十三五规划 -
国新办:中国摘掉乙肝大国帽子
2020-10-29 07:47 -
网络直播拟出新规:对激情打赏设冷静期
2020-10-29 07:44 -
iPhone 12不香了?不到一周就“跌破发行价”
2020-10-29 07:34 苹果新“品” -
天问一号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0-10-28 22:25 航空航天 -
技术成果交易去哪?上海技术交易所今天开市
2020-10-28 21:23 上海观察 -
初心印记丨“公园城市”里藏着一份绿色发展蓝图
2020-10-28 19:3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的小康故事丨“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0-10-28 19:2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喀什通报工厂情况:占地20亩、现有252名工人
2020-10-28 19:2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开门问策“十四五” 集思广益绘蓝图
2020-10-28 19:1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内蒙古发掘1500多年前的北魏皇帝祭天遗址
2020-10-28 19:00 考古 -
喀什地区疏附疫情蔓延扩散可能性已可基本排除
2020-10-28 18: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江苏台商未感染,台当局承认犯了低级错误
2020-10-28 17:22 台湾 -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消费方式加快变革
2020-10-28 15:4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相关推荐 -
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评论 25“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评论 131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评论 770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评论 184搅混水?美参联会主席称“伊朗能数月内造出核武” 评论 285最新闻 Hot
-
“世界必须倾听中国声音”
-
“全球银行业动荡,中国成为避风港”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
玻利维亚总统:拒绝美国插手,将寻求“锂主权”
-
“相比之下,美国崩溃的概率更大…”
-
“拜登相信,他们都打不过特朗普”
-
他也称将访华:欢迎中国方案
-
拜登会见特鲁多口误“感谢中国”,随后找补:你们知道我在想中国
-
德意志银行股价重挫引市场担忧,朔尔茨发声
-
马克龙:我俩将一同访华
-
这场听证会引美TikTok网民众怒:让美国人显得好蠢
-
欧洲领导人正争相访华,“我们不能失去中国”
-
“今早,解放军军舰回呛台舰喊话”
-
耶伦声称:中俄想替换掉美元,但有难度
-
瑞信瑞银被曝遭美司法部调查:涉嫌帮俄寡头逃避制裁
-
穆迪警告:银行危机仍有外溢风险,美政府可能无法遏制动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