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全球精英造成近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更新: 2023-02-05 13:25:17(观察者网讯)据英国《金融时报》4日报道,联合国支持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称,社会上制造污染最严重的10%人群要为气候变化背后每年近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负责,这为制定针对精英群体的政策创造了“强大动力”。
这项研究是由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领导的一个巴黎小组进行的。除了研究气候变化的不平等影响,该研究还发现199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前1%的排放者造成了近四分之一的污染增长。
研究人员表示,国家内部的“碳不平等”现在比国家之间的“碳不平等”更大。
“目前,国家内部的碳不平等占全球排放不平等的大部分,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与1990年相比几乎完全逆转。”
这份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的报告称,排放的集中化为针对污染最严重的个人“出台政策提供了强烈激励”,比如财富税。
报告指出,所有个人都会产生排放,但方式不同……除了明显的公平问题外,似乎还存在效率问题。
过去一年,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对各国造成了严重破坏,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加。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
2022年10月,联合国主要环境机构表示,各国的减排承诺仍将使世界在2100年之前升温2.4摄氏度至2.6摄氏度,而《巴黎协定》要求近200个签署国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联合国网站此前指出,人均物质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国家往往是那些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而不是那些人口增长迅速的国家。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控制升温目标,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取决于遏制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与此同时,全球通胀和日益恶化的生活成本危机,使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国家内部日益严重的不平等问题摆在了人们的面前。
报告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目前唯一一个人均排放量“达到1.5摄氏度目标”的地区。
报告称,排放集中在全球人口的一小部分,这也意味着结束全球贫困与迅速削减排放并不矛盾。
在考察了个人的排放量,并将商品和服务产生的污染计入了相应消费者的碳足迹后,研究人员表示,要想在不伤害最弱势群体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变革,就需要对国家和国际税收制度进行“深刻变革”。
例如,对全球最富有的个人征收“1.5%”财富税,可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帮助最弱势群体转向绿色能源,如果在美国和欧洲实施,估计每年可筹集1750亿美元。
研究人员表明,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也可以“释放大量资源,用于更有社会针对性的适应性措施”,不过这些变化需要与社会改革和援助相结合,以保护最贫困的人免受可能的燃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然而,实施这些措施的一大障碍是缺乏关于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排放分布不平等的可靠数据。
“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好地收集和了解这些资料,以制定有效和有针对性的政策。”研究人员说。
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与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大历史责任的富裕国家相比,中低收入国家往往更容易受到影响,应对洪水和火灾等灾害的能力更弱。
不仅如此,据《科学报告》此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能使户外工作变得更加危险。而在低收入国家,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最容易受热暴露影响的行业带来的GDP占国家产出的73%。
研究表明,低收入国家将比高收入国家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其劳动生产率损失约为高收入国家的9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已有中国公民不幸伤亡”,中国总领馆提醒!
2023-02-05 13:20 -
仅有37辆豹2坦克的葡萄牙,也宣布要援助乌克兰
2023-02-05 10:36 乌克兰之殇 -
朔尔茨:泽连斯基同意,不用西方武器攻击俄领土
2023-02-05 09:18 -
-
美方宣称击落中国无人飞艇,我外交部:强烈不满
2023-02-05 08:00 中美关系 -
以色列国防军称拦截一架从加沙地带发射的无人机
2023-02-05 07:46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终止与俄这项合作协议
2023-02-05 07:46 乌克兰之殇 -
-
“我们都依赖中国,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2023-02-04 22:50 观察者头条 -
“拜登20秒内撒了3个‘弥天大谎’”
2023-02-04 21:28 -
加拿大:延长对中国旅客入境检测至4月5日
2023-02-04 19:43 中国游客 -
斥资111亿美元耗上50年,可算是造出来了…
2023-02-04 19:39 -
“加拿大的行为堪比第三帝国试图摧毁‘非德国精神’”
2023-02-04 19:35 俄罗斯之声 -
“对我们就像对待马!”多名选手控诉网飞《鱿鱼游戏》真人秀
2023-02-04 16:47 -
秘书称“看到同性恋就讨厌”惹怒日民众,岸田文雄紧急灭火
2023-02-04 16:36 -
历史首次!美国将没收的俄寡头财产援助乌克兰
2023-02-04 15:59 -
黑手党杀手逃亡16年,没想到这样“现形”了
2023-02-04 11:57 -
“美国大使,把你的脏手从土耳其拿开!”
2023-02-04 11:51 -
美国最新对乌军援:首次包含远程精确制导火箭弹,射程150千米
2023-02-04 11:33 乌克兰之殇 -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赴俄举行中俄外交部门磋商
2023-02-04 10:04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先请问美大使,美政府为何忘恩负义?” 评论 171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评论 285“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评论 319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评论 11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292最新闻 Hot
-
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
“我们不是任何人的棋子,和谁合作是我们自己的事”
-
纽约3小时“沦陷”,宛如“末世地狱”
-
彻底决裂,彭斯称“特朗普不应该成为美国总统”
-
“美国对‘印太地区’的贸易承诺是空头支票”
-
梅西加盟美职联垫底球队,新东家涨粉近300万,票价上涨10倍
-
普京与南非总统通电话:准备在近期接待非洲和平倡议代表团
-
“反攻尚未开始”,乌高官坦言:面临和谈压力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
“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
美国4月贸易逆差环比增长23%,增幅为8年来最大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