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访日团会晤安倍晋三:韩日关系似乎出现了曙光
(观察者网 讯)韩联社4月28日消息,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派遣的“韩日政策协商代表团”27日下午会见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双方就改善韩日关系方案交换了意见。
韩国访日团会晤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来源:韩联社
韩国政策协商小组负责人、国会副议长郑镇锡在东京众议院会见记者后说:“对安倍来说,‘徘徊在黑暗隧道中的韩日关系似乎出现了曙光’。”
郑镇锡还表示,安倍晋三在会上表示,希望回到(韩国和日本之间)的美好时光。
同时,日韩双方在会议上还讨论了日军慰安妇和强征韩籍劳工问题,并称这是两国之间最大的问题。会议期间,郑镇锡表示:“我们很清楚日本对强征劳工涉事日企财产查封变现问题的担忧,也认可2015年《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为正式协议。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协议的精神,我们需要致力于治愈受害者的伤口,恢复他们的荣誉和尊严。”
韩国访日团会晤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来源:韩联社
关于强征韩籍劳工问题,安倍表示:“我坚持绝对要避免(被扣押的日本企业资产的)现金化。”
郑镇硕表示,双方还探讨朝鲜试射弹道导弹问题,安倍晋三表示:“导弹发展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郑镇锡认为日韩双方就韩美日战略合作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并谈到了很多建设性的内容。
郑镇锡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排斥和日本交谈,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对日本进行了一次非常值得的访问,并深入交换了意见。近年来的种种问题使得日韩关系陷入困境,如果不进行交谈,任何一方都无法解决。”
会见安倍晋三后的日韩政策磋商小组。来源:韩联社
- 责任编辑: 沈玉萌 
-
英外相口出狂言:北约也应该“保护”台湾
2022-04-28 11:01 -
卢布兑欧元站上2年新高,专家:多数买家极可能让步
2022-04-28 10:36 俄罗斯之声 -
谢锋:这些国家有什么权利对中所合作指手画脚?
2022-04-28 10:28 中国外交 -
美国加大向欧洲输气,美媒:要等好几年才能真送气
2022-04-28 09:37 乌克兰之殇 -
韩国改口:冬季已过,将向欧洲提供液化天然气
2022-04-28 09:26 三八线之南 -
拜登将于5月下旬首次访问日韩
2022-04-28 08:45 美国一梦 -
俄美换囚,美媒:已谈判了3个月
2022-04-28 08:12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对等驱逐8名日本外交官:5月10日前离开
2022-04-28 08:02 乌克兰之殇 -
美国新增感染71434例、死亡597例
2022-04-28 07:27 美国一梦 -
伊朗总统会见魏凤和:希望加强包括军事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
2022-04-28 07:24 -
布林肯:将在未来几周介绍美对华战略内容
2022-04-28 07:11 -
俄媒称赫尔松遭导弹和火箭炮攻击,乌方:7月开始反攻
2022-04-28 06:50 乌克兰之殇 -
欧盟:约60%至80%的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
2022-04-28 06:50 -
“如果有人干涉乌局势,将闪电回击”
2022-04-27 23:28 俄罗斯之声 -
泽连斯基称:收到G20峰会邀请
2022-04-27 23:14 G20 -
“4个欧洲买家已用卢布结算,10家公司开了账户”
2022-04-27 22:48 欧洲乱局 -
美媒这波属实哄堂大孝了,朋友们…
2022-04-27 22:27 -
“别再取悦世界,印度要自信”
2022-04-27 22:17 印度惊奇 -
俄罗斯将287名英议员列入制裁名单
2022-04-27 20:57 俄罗斯之声 -
布林肯妄称“确保台湾抵御大陆侵略”,中方驳斥
2022-04-27 20:22 台湾
相关推荐 -
日本报告:中国科学类论文三大指标均超美,排名第一 评论 138东部战区成功完成任务,将常态组织台海方向战备警巡 评论 326解放军台海演训,背后军事逻辑是什么? 评论 132美方称“中方惩罚全世界”,秦刚:美国代表不了全世界 评论 131《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 评论 561最新闻 Hot
-
解放军台海演训,背后军事逻辑是什么?
-
《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发表!
-
山东临沭开展核酸检测“大比武”?当地回应
-
斐济纪念钞请了中国“财神爷”,有人又紧张了
-
美方称“中方惩罚全世界”,秦刚:美国代表不了全世界
-
阿迪达斯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
-
拜登抱病签署2800亿美元“芯片法案”,与中国竞争
-
佩洛西接受采访夸“中国自由”?自家官网改了
-
哥伦比亚突然亮出“反殖民之剑”,西班牙国王不起身鼓掌
-
巴西出现多起袭击猴子事件,世卫:猴痘不怪猴子
-
她回国后首次采访:窜台是遵循了总统的亚太政策
-
美媒发现亚太盟友集体沉默:佩洛西这次做得太过火
-
美国再向柬埔寨归还30件被盗文物
-
美海军证实:上月一架F-18被大风刮进地中海,刚捞回
-
细节披露,美媒:中情局正将矛头从反恐转移到针对中国
-
美国学者:这就是“新常态”,中国再遭挑衅反应必定更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