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裔科学家驳斥美国“中国行动计划”:种族歧视摧毁职业生涯
最后更新: 2021-10-29 23:42:41【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美国司法部在2018年为打压中国而搞出来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不仅被美国学者批评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迎来了华裔科学家的反击。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籍华裔科学家发布了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旨在驳斥美国国家安全调查中涉嫌种族歧视的内容,并试图推翻美国司法部的“中国行动计划”。
该研究由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和亚利桑那大学共同发起,研究结论显示,在美国工作的1949名顶级华人和非华人科学家中,超过四成的华人科学家(包括美籍华裔)认为自己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种族歧视,而在非华人科学家中这个数字只有8.6%。此外,近四成华人科学家表示,种族歧视问题导致自己难以获得科研资助,这一比例是非华人科学家的约2.7倍。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来自美国顶级实验室和大学的华人科学家指出,“中国行动计划”已经产生“寒蝉效应”,导致他们减少中国同行的接触并关闭联合项目,从而防止自己被联邦调查局“盯上”。
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珍妮弗·李则表示,“中国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美国需要同中国竞争”的理念,但这实际上破坏了美国的竞争力,反而加大了与中国竞争的难度。
研究报告截图
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正式启动“中国行动计划”,要求94个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因此开始在美国高校四处搜寻所谓的“中国学术间谍”。
虽然这项行动已经让美国司法部门陆续提起了数千起诉讼,但美国知名律师彼得·蔡登博格撰文指出,其中大多数诉讼仅仅是基于华裔科学家在文书工作中的错误,而这些科学家其实并没有接受过关于复杂的拨款申请程序的培训,“因此在申请拨款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
而且,即便是被指控为“中国间谍”的学者,也不知道有多少是被诬告陷害的。今年6月13日,美国田纳西州媒体《诺克斯维尔新闻哨兵报》披露的一份庭审信息就显示,一名FBI探员承认诬告华裔教授胡安明(Anming Hu,音译)是“中国间谍”,导致后者被列入联邦禁飞名单,并和其子被监控长达两年。
今年9月17日,177名斯坦福大学教职员工联名致函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指责“中国行动计划”引发“寒蝉效应”,损害美国的研究和技术竞争力,因此要求终止该计划。
即便如此,美国司法部仍未放弃这项计划。
当地时间10月28日,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发布了一份长达30页的详细研究报告,旨在揭露“中国行动计划”背后所存在的严重种族歧视问题,并试图借此推翻“中国行动计划”。
这项研究名为《华裔科学家的种族特征分析以及对美国科学界的影响》,随机调查了在美国工作的1949名顶级科学家,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华人,四分之一拒绝透露种族或民族背景,剩余均为非华人。
结果显示,受访者中96.8%的华人科学家和93.6%的非华人科学家认为,华人科学家对美国的研究和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92.2%的华人科学家和82.3%的非华人科学家认为,美国应该在科学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85.8%的华人科学家和76.1%的非华人科学家认为,与华人科学家进行合作对他们的学术研究非常重要。
研究报告截图
与此同时,42.2%的华人科学家认为自己受到了美国政府的种族歧视,而非华人科学家中这个数字只有8.6%,两者相差约4.9倍。
38.4%的华人科学家由于其种族/族裔/原籍国的原因,在美国获得研究项目的资金时遇到更多困难,而非华人科学家只有14.2%,两者相差约2.7倍。
50.7%的华人科学家对自己被美国政府监视感到相当恐惧和焦虑,而非华人科学家中只有11.7%。
研究报告截图
华人科学家在调查中表示,他们故意不为项目争取联邦资金,因为他们担心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查,这可能会导致项目规模缩小,以及工作资源减少。华人科学家也开始考虑在美国以外不那么敌对的环境中工作,这可能会影响人才的去留。目前,美国国内来自中国的国际研究生人数已经在下降。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来自美国顶级实验室和大学的华人科学家指出,“中国行动计划”已经产生“寒蝉效应”,导致他们减少中国同行的接触并关闭联合项目,从而防止自己被联邦调查局“盯上”。
该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珍妮弗·李则表示,“中国行动计划”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美国需要同中国竞争”的理念,但由于该计划恰恰给那些对美国创新至关重要的有才能的华裔研究人员造成中伤,“有趣的是,这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了美国的竞争能力。”实际上加大了与中国竞争的难度。
美国反亚裔歧视组织“亚太裔美国人的正义”(APA Justice)创始人杰里米·吴表示,司法部有责任告知公众,他们口中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案件到底是什么?他们究竟抓到了多少“间谍”?可到目前为止,他们只找到一些填表填错了的科学家,“这就是一个陷阱(a gotcha situation)”。
杰里米·吴估计,FBI正在进行大约3000项“中国行动计划”调查,因为该机构表示,每10到12小时就会启动一个新案件。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事实上,除了华裔科学家,许多亚裔美国人也在控诉“中国行动计划”,因为这项计划已经从华裔科学家波及到了亚裔群体。
美国得州休斯顿的格林伯格·特劳里格律师事务所律师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根据美国《经济间谍法》被起诉的亚裔相对于非亚裔受到的惩罚更严厉,而且他们也可能更容易遭到错误指控。
“亚裔美国人和移民社区需要团结起来,从‘中国行动计划’开始,呼吁终止对我们社区的种族歧视。”美国民间团体“亚裔美国人正义促进中心”总裁兼执行董事约翰·杨表示,“对亚裔美国人的种族定性是一个影响所有美国人的问题。”
不过,也有多个美国亚裔团体表示,反对“中国行动计划”将是一场艰难的斗争,涉及游说美国国会和白宫、持续增加的法庭诉讼,以及影响公众舆论。
不少活动人士表示,官僚主义的顽固态度、美中关系的不断恶化、华盛顿两党强烈的反华情绪以及许多直接和间接参与的机构,也使亚裔团体结束FBI调查和司法部起诉的努力越来越复杂化。
针对美国这项损人不利己的“中国行动计划”,我国也早已多次明确回应。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9月14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媒体已经曝光,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先设办案指标、再查案,如此罔顾司法正义的做法只会造成冤假错案。越来越多美国国内人士都认识到,这个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实质上就是美反华势力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华进行遏制打压的工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周弋博 
-
谭德塞成为下任世卫组织总干事选举唯一候选
2021-10-29 22:46 -
原谅了?法国:有意重启与美国合作
2021-10-29 22:44 法国见闻 -
“因为是白人男性,公司为了多元化就无故把我炒了”
2021-10-29 21:13 美国一梦 -
中国要在塔吉克斯坦建警察哨所?外交部回应
2021-10-29 20:40 中国外交 -
习近平同英国首相约翰逊通电话
2021-10-29 19:05 中国外交 -
欧洲的“美国第51个州”,终究错付
2021-10-29 19:05 -
美媒:美国的世界地位正在坍塌
2021-10-29 18:53 美国一梦 -
台当局和立陶宛要一起搞“太空科技”
2021-10-29 18:15 台湾 -
美国垃圾清理人工短缺,“我家垃圾已有9周没人来收了”
2021-10-29 17:43 美国一梦 -
拜登赴国会绝望求助:其他国家想知道我们这套还行不行
2021-10-29 16:47 美国政治 -
网飞版《三体》公布阵容 没中国演员?
2021-10-29 16:09 -
王毅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参加G20峰会
2021-10-29 15:36 G20 -
默克尔传记作者:她对华政策,有个问题…
2021-10-29 15:35 德意志 -
“堪培拉击败中国”,然而…
2021-10-29 14:35 -
美军高官:中国军力“发展速度惊人”,美国却受制于官僚主义
2021-10-29 13:41 美国政治 -
美参院通过限制华为中兴法案后,他称:必须用价值观来激活技术
2021-10-29 12:05 美国一梦 -
美官员抱怨:人手不够,驻俄使馆明年或将“关门”
2021-10-29 11:52 凉战 -
被指控存在“严重且系统的违规”,乌反兴奋剂机构负责人辞职
2021-10-29 09:56 -
外媒炒作中国将在阿塔边境设安全基地,中方回应
2021-10-29 09:47 阿富汗 -
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出席G20领导人峰会
2021-10-29 09:15 G20
相关推荐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7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90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31俄维和部队副司令等遇袭身亡,阿塞拜疆总统向普京致歉 评论 209印度“外交战”再升级:停发加拿大人签证 评论 305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