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4期:全球瞩目的中俄峰会
“这次俄罗斯全面‘向东看’,包含了俄罗斯的历史反省和前瞻意识,俄罗斯知道世界的未来在哪里。”
“中俄关系的民意基础非常好,这个是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东方卫视4月17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第184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军,展望未来中俄合作会达到的新高度。
张维为: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对俄罗斯进行了一次全球瞩目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相关重大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度战略沟通。
会晤分为小范围和大范围会谈,所谓“小范围”就是两国元首一对一(加上翻译)的会晤。我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在外交部工作,也以翻译身份参加过中外领导人之间的一些小范围会谈。领导人之间几乎是推心置腹的交底或者就一些最敏感的问题直接拍板,这是小范围会谈的特点。小范围会谈结束后进行大范围会谈,俄罗斯政府内阁几乎所有的核心成员都参加了会谈,可见俄方对这次中俄峰会的高度重视以及会谈所涉及内容之广泛。
习主席在会谈中指出,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中俄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互惠,两国关系历久弥坚,呈现更加全面、更加务实、更加战略性的特点。
习主席还指出,中俄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具有战略性、可靠性、稳定性。双方要加强统筹协调,扩大能源、资源、机电产品等传统贸易,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拓展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农业、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普京总统在会谈中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发展非常好,两国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长足进展,在新冠疫情等复杂外部环境下,俄中双边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俄方坚定支持中方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普京还特别祝贺中方成功推动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的对话取得历史性的成果,指出这充分显示中国作为全球大国的重要地位和积极影响。他赞赏中方始终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进一步密切国际合作。
普京总统还对习主席说,中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飞跃,全世界都对此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甚至有点羡慕你们”。习主席回应道:“我非常感谢总统先生历来对中国发展建设给予的肯定、赞扬和支持,这对我们也是一种鼓励。”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个文件中出现最多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合作”,另一个是“反对”,如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阵营对抗,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小圈子,反对国际人文合作中的政治化等等;有人统计说“反对”这个词在文件中出现了三十多次,文件还多次指名道姓地批评美国。
双方元首还签署了《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明确了中俄经济合作发展的八个重点方向,同时还签署了十余份政府间和部门间的合作文件,分别涉及农业、林业、基础科研、市场监管、媒体等多个领域,充分反映了中俄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广度、深度和热度。外电这次还广泛报道了普京在和中方领导人会面时表示支持俄罗斯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
2023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图自新华社
在习主席抵达莫斯科前夕,也就是3月19日晚,《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彼特·斯科特对我进行了一个专访,专访以直播形式向全球公众播出。主持人对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是习近平连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就俄中两国的关系而言,昭示了什么?我说,这表明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甚至是混乱的世界,而良好的、巩固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能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他接着问我,中国和西方唱反调,不加入西方制裁俄罗斯,中国是否担心西方对中国的制裁。我说,实际上,大家看到的事实是今天的俄罗斯被西方孤立了,而西方则被非西方世界孤立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有争议的,然而俄罗斯表示它的目标之一是要把美国主导的单极国际秩序改变为多极国际秩序。这一立场得到了非西方世界的广泛支持或者至少是理解,这一点十分重要。中国也认为需要改变这种不公正的、不公平的单极国际秩序。
我说,美国确实有些人公开扬言要用所谓“地狱般的制裁手段”来对付中国,但真要这么做也没那么容易。因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从2014年起就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至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已经整整9年了。中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在科技研发方面处于世界前沿,许多方面比美国做得好。所以用极端手段制裁中国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举了个例子,如果美国要把中国排除在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系统之外的话,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中国只能用人民币来绑定所有中国商品;这样一来,美元恐怕一夜之间就会崩溃。
主持人接着问道:我相信习主席访问莫斯科的时候,乌克兰议题将成为他与普京总统会谈的首要议题,中国将如何调解俄乌冲突。我说,我困得在这个特殊时期,可能有一个机会之窗,我们应该抓住它。因为冲突各方大都倾向于某种停火和某种政治解决的方案,现在只有美国还真的希望这场冲突继续下去。但最近美国出现了新的状况,出现了银行危机。此外,美国总统拜登不久前访问乌克兰,带去的一揽子东西只有区区5亿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5亿美元投到乌克兰战场,大概2天就会用完。换句话说,某种意义上,可能美国也筋疲力尽了。美国内部对政治解决这场冲突的压力也在增加。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察。实现停火与和平谈判,需要一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时间。但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这种努力是值得的。习主席与普京的交谈中还特别提到:越是困难重重,越要为和平留下空间;越是矛盾尖锐,越不能放弃对话的努力。俄方也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这次中俄峰会,我最后谈两点感想,第一点,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中国以全球大国的姿态开始斡旋一场发生在欧洲的冲突。无疑,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软硬实力的全面崛起,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前夕,一位法国高官曾这样说:“中国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也许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它可以对俄乌冲突发挥改变游戏规则的影响”。尽管美国反对中国的调解,但中国的所作所为已使美国陷于极大的被动。
第二点,是我们现在见证的是世界范围内的东升西降的历史大潮。这些年,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转向东方,甚至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脱欧入亚”,它力求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亚太地区,特别是推动俄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曾一边倒地转向西方,但遭到的是浩劫和羞辱。所以这次俄罗斯全面“向东看”,我想包含了俄罗斯的历史反省和前瞻意识,俄罗斯知道世界的未来在哪里。
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涉嫌谋杀杜金娜,他被俄法院列入国际通缉名单
2023-04-26 07:08 俄罗斯之声 -
巴基斯坦一警察局爆炸已致17死70伤
2023-04-26 06:53 -
普京签署关于俄罗斯在海外被扣押资产的总统令
2023-04-26 06:53 俄罗斯之声 -
英国议会小组炮制涉港报告,驻港公署驳斥
2023-04-25 23:07 中国外交 -
伊朗:已着手准备与沙特开展贸易活动
2023-04-25 23:07 伊朗局势 -
他“无法接受日本跪”系美媒“误译”?韩裔记者甩原文“打脸”
2023-04-25 22:30 三八线之南 -
“想给尹锡悦包里放支镇定剂,让他冷静冷静”
2023-04-25 20:57 三八线之南 -
英外交大臣将在演讲中指责所谓“中国军事扩张”?外交部回应
2023-04-25 20:41 -
德媒解读“印度超越中国”,印网友:还不召见德国大使?
2023-04-25 20:32 印度惊奇 -
中企参建沙特超级工程,美媒“酸味十足”
2023-04-25 20:28 观察者头条 -
拜登正式宣布竞选连任,共和党:噩梦
2023-04-25 19:03 美国大选 -
他越境至哥伦比亚,几小时后就被驱逐
2023-04-25 17:01 -
美国会要重启对华光伏贸易战?拜登威胁否决
2023-04-25 16:11 中美关系 -
猝不及防!福克斯当家主持人被开,RT立刻抛橄榄枝
2023-04-25 16:09 -
“白宫已忧心乌反攻失败后果,欲同中国重新接触”
2023-04-25 16:03 乌克兰之殇 -
秦刚将在西安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
2023-04-25 15:55 中国外交 -
“19国提出加入金砖国家,每天都收到申请”
2023-04-25 15:41 金砖国家 -
“无法接受日本为100年前历史下跪”?他又被骂惨了
2023-04-25 15:36 三八线之南 -
外交部:大部分在苏丹的中国公民已安全撤离至边境港口或周边邻国
2023-04-25 15:32 -
外交部:使馆永远撤在最后
2023-04-25 15:30
相关推荐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288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62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9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