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瑟夫·奈:以平常心看民粹主义狂潮
关键字: 美国民主美国大选民粹主义特朗普对于诸多西方民主国家来说,今年的反精英主义风头正盛。不列颠最终脱欧;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捕获共和党选民人心;民粹主义党派横扫德意志等国家——有些人认为,一个时代即将终结。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飞利浦·史蒂芬斯评论道:“1945年诞生并在冷战后迅速扩张的自由主义现行全球秩序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全球化也在倒退之中。”
2016年10月1日,法国加莱,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在“丛林”难民营附近发生冲突。此次示威由支持移民和难民的活动人士组织(资料图)
但此时得出上述结论也许还为时尚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民粹主义大潮应归因于90年代的“过度全球化”(Hyper-Globaliztion)现象。那时国际游资开始日趋活跃,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的正式加入更是举世瞩目。据研究报道,自1999年至2011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使美国制造业流失了近百万个工作岗位,包括供应商与相关产业的工作岗位损失合计甚至高达240万个。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古斯·迪亚顿认为:“得益于全球化,近十亿人口走出贫困。但部分全球化反对者却对此视而不见,简直荒唐”。但同时他也认为,在道德层面上,经济学家们不能忽视因全球化而受损的人们。经济增长缓慢、贫富差距加大,都将进一步激起政治动荡。
但民粹主义的崛起也并非仅因经济低迷。波兰是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却选出了民粹主义政府。2016年,反权威运动席卷美国,加拿大却坐怀不乱。在欧洲,民粹主义政党的支持率节节攀升,来自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家罗纳德·英格哈特与来自哈佛大学的皮帕·诺斯里对此进行了详细研究。他们发现,是文化上的反感和抵制导致了民粹主义,而一般认为的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并不是导致民粹主义的主因。换言之,一旦曾经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人群的价值观受到挑战,民粹主义便会随之而起。英格哈特与诺斯里得出结论:“70年代的寂静革命播下的种子,今日终于导致忿恨的反革命之花破土而出了”。
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的支持者多为年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白人男性。年轻人、女性以及少数族裔在他的支持者中并无明显代表性。逾40%的选民支持特朗普,但结合美国低迷就业率的大环境来说,他对经济萧条地区的关注不足以解释为何他获得如此多选民的支持。
在美国,除了经济情况,要解释民粹主义的兴起,还要考虑其他原因。特朗普曾质疑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出生证明的有效性,并借此走上仕途。《经济学家》曾在舆观线上调查网(YouGov)对此发起投票,结果表明,特朗普的支持者多有强烈种族主义倾向。而其反对移民、主张“筑墙”并要求墨西哥支付费用的诳语正是他本土主义的政治主张之一。
近期,一项皮尤调查显示,支持外来移民的美国民众比例增加,51%的美国民众表示,外来人口对美国的发展有利。2010年年中的美国尚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届时有50%的美国公民认为外来人口是国家的负担,但这一数字目前已下降至41%。与之相反,在欧洲,由于大批来自中东与非洲的经济难民纷纷涌入,随即引发强烈的政治震荡。多数专家认为,英国脱欧更多是因为难民潮所带来的影响,而非出于对布鲁塞尔官僚主义的反感。
反精英思想可能源于两种情绪:经济上的不满与文化方面的愤懑。《纽约时报》总结出支持特朗普的选区有何共同点:主要选民为工人阶层的美国白人。在美国经济逐渐流失制造岗位时,他们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但就算没有经济方面的全球化,文化、人口的变迁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民粹主义。
但若要说2016年大选暴露了美国的本土孤立主义,而全球化进程将因此受阻,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与之相反,支持全球化、经济开放的政治精英将着力于解决经济不平等的问题,也将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失意者实行调节性援助。同时,如建设基础设施等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也将出炉。
由于对难民潮的强烈抗议,欧洲的路或许有些不同。但若是对美国大选中的人民意见的长期影响进行过度解读,那也有失偏颇。新的贸易政策举步维艰,信息化浪潮强化了全球产业链,与上世纪30年代(甚至是80年代)不同,贸易保护主义尚未得势。
事实上,美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日益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给出的数据,自1995年至2015年,商品贸易在美国GDP所占比重上升了4.8%。同时,在互联网时代,跨国数字经济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日益提高。
2014年,美国出口了4000亿美元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几乎占美国服务行业出口额的一半。上月,芝加哥对外关系委员会公布一项调查:65%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化对美国利大于弊。而59%的美国人认为国际贸易确实有利于国家,年轻支持者持此观点的比例更大。
2016年或许是政治上民粹主义盛行的一年,但若说美国陷入了孤立主义却并非是美国对世界态度的准确描述。而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比如说移民和贸易,特朗普的言论看起来似乎不能获得多数美国选民的认同。
( )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约瑟夫·奈:以平常心看民粹主义狂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力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