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武:从十七条到民改,西藏是这样解放的
关键字: 西藏解放十七条西藏1951年5月23日,新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的十七条协议。在西藏历史上,这是一件大事。不仅因为按照十七条协议,中央政府将驻军、外交等相关主权完全收归中央,更是因为,这是西藏历史上,中央政府第一次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到与主权并列的高度。但这只是纸面上的,西藏人民真正的解放是在八年之后。1959年,西藏上层悍然撕毁协议,发动叛乱,中央政府命令当地驻军坚决平定叛乱,同时进行了民主改革,使西藏从“一国两制”变成“一国一制”,将西藏从神权统治下的西藏变成人民的西藏。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或许会有别样的感慨。本文原题《西藏:从“一国两制”到“一国一制”》分两次连在于《经济导刊》2015年第9、10两期。
经过三年多规模空前的内战,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一个新的人民中国正在形成。对西藏而言,这是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
即使从全世界范围内看,1949年中国革命的意义也许都是前所未有过的。相对于传统的社会形态,新中国是一个以建立消灭剥削现象为目标的国家。相对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领导下的革命也显得十分独特,因为它建立在充分动员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并且,在革命过程中,中共在几乎所有占领区都进行了前所未有过的社会改革,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消灭了剥削阶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更是西藏闻所未闻的。在此基础上,中国革命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发动起来,使他们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原来的精英政治随之也被打破。在进行土改和生产关系改造的同时,中国革命也将每一个人都从传统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成为人民的一份子。中国革命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宗教迷信,使人们相信,最有力量的并不是什么神佛菩萨,而是觉悟了的、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
而在当时的西藏,除了极少数的现代工商业,绝大多数地方都处在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之下。农民和牧民为地主和牧主们干活,所得到的仅足已维持自己的劳动力再生产,他们所种的地和所牧放的牲畜,所有权都归属于奴隶主。政治上,仍然维持着由达赖为领袖的政教合一体制,达赖既是西藏的最高宗教领袖,也是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的最高领袖。经济上,寺院和贵族一样,占有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他们除了念经打坐,从不从事任何劳动生产活动,喇嘛和贵族一同构成西藏主要的统治阶级,分享着西藏普通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文化上,极端落后,剥皮、挖眼之类的刑罚仍然所在多有,甚至连一些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贵族也无法避免这些残酷的刑罚。贵族、喇嘛和精英们锦衣玉食,生活奢靡,而广大普通劳动者阶层则一边干活供养着这些社会上层群体,一边又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完全处于没有任何权利的被压迫状态。无论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如何,无论西藏地方政府推动了何种改革,对绝大多数普通西藏劳动者而言,都是毫不相干的,他们仍然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忍受着最残酷的剥削和压榨。无论是晚晴时期张荫棠提出的改革方案,还是联豫实际推行的改革方案,或者是十三世达赖自己主导下的改革,都丝毫没有触动这种现状。
毫无疑问,无论从理念还是实践上说,这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伦理和政治前景。相对应的,则是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所服务的对象也完全相反。而且,随着解放战争结束,共产党结束了清末以来国家大分裂的局面,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的统一也势在必行。因此,这两种制度的较量不可避免。
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开始考虑进军西藏。起初,中央军委曾考虑从西北野战军抽调部队,经青海进入西藏。但由于各种困难,最终决定由第二野战军刘邓所部承担进军西藏任务。二野又指定又张国华任军长的18军执行这一任务。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派张经武经印度前往西藏,进行和平解放的谈判。
此时,西藏地方政府虽经多方努力,但仍未取得预想的国际支持,而他们对与中共打交道又毫无经验。因此,从广播里得到解放军已经开始向西藏进发的消息后,在究竟如何应对的问题上,摄政达扎活佛和噶厦内部都拿不定主意。民国以来,西藏与内地的边界线被逐步推进至金沙江一带,但此时噶厦认识到,要再继续像以前那样企图保守金沙江一线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决定将防线后退至昌都一线,立足于防守,再与新中国进行交涉。
为此,噶厦将藏军的三分之二,共计约七千多人抽调至昌都一线,组织防御战线。对西藏而言,这样的阵容在以往与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军阀作战中,可谓规模空前强大了,然而面对刚在解放战争中锤炼出来的百战之师解放军来说,则是不堪一击的。两军刚一接触,解放军从侧翼一个迂回,藏军就全线溃败。藏军除一千余人逃往拉萨外,其余全部或起义,或被俘。解放军乘胜追击进入昌都,昌都战役胜利结束。此战失败,也意味着西藏赖以与民国以来历届中央政府叫板的最主要资本完全丧失,只能处于被动局面。
昌都战役失利的消息传到拉萨,西藏地方上层人心大乱,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最后仓促决定达扎活佛挟尚未亲政的十四师达赖逃往印度。但在快要到达中印边界时,噶厦内部发生意见分歧,一部分人主张接受中央提出的和谈条件,回到拉萨去。在内部分歧的压力下,达扎活佛同意放弃权力,由十四世达赖亲政。之后,西藏代表团与中央政府代表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即《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按照十七条协议,西藏回到中国,达赖及班禅的的原有地位不予变更,西藏现行政治制度也不变更,寺庙所享有的特权和经济收入不予变更,但解放军要进驻西藏,并对西藏地方政府原有军队进行和平改编,在西藏成立军区,司令员与政委由中央统一任命。同时,“要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也就是说,禁止任何外国势力干预西藏。西藏地方政府承诺,将进行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改革,改善人民生活。
为了最大程度地表示诚意,中央政府还同意在十七条协议的附件中规定,在协议达成后的一年内,达赖可“自由选择驻地”。也就是说,无论达赖选择逃往印度,还是留在中印边界观望,或者是回到拉萨,都可以自由选择,中央政府不做强制性规定。当十七条协议签订的时候,达赖和噶厦官员还在中印边界一带,究竟是否同意在十七条上签字,仍然没有统一意见。经过内部协商,最终同意签字,接受十七条协议,回到拉萨。
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的十七条协议,就内容看,实质上等于“一国两制”。西藏回到统一的新中国,但是其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并不与内地进行同步改革,内地在实行社会主义的同时,西藏仍然可以保留其原有的各项制度,主要的变化是,西藏政府失去了作为主要后盾的军队,边防完全由驻藏的解放军承担。在西藏自治区成立前,西藏军政委员会由西藏噶厦原有人员与奉命进藏的解放军及政工干部共同组成。195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军政委员会撤销,但至少在名义上,达赖仍然是西藏的最高领导人。
这之后,西藏多次发生叛乱事件,但毛泽东多次在会见达赖和驻藏领导干部时表示,西藏现有制度不予变更,可以十年不变。后来,又延长了这一期限,可以根据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看,西藏究竟何时进行改革,从“一国两制”走向“一国一制”。
西藏在这个过渡期所采用的“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后实行的“一国两制”有相同之处,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与香港一样,此一时期的西藏不改变其原有一切制度,达赖和班禅的政治地位没有变更,西藏日常的各项事务仍然由噶厦处理,中央代表及西藏工委只提出建议,而不进行直接干预。不同的地方则在于,中央除了像在香港一样在西藏派驻代表和驻军,还派驻了工委,由工委领导在西藏的党务和群众工作。尤其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在此期间,西藏工委不承担西藏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所以主要精力都用于群众工作。
众所周知,在西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阻碍统一进程的往往是当地上层精英集团。因为统一后,就意味着受制于中央政府,原有的贵族和精英则将失去其特权地位。而对普通人民群众来说,在剥削制度存在的任何社会,无论独立还是统一,他们的生活都不会因此而变化。面对中央政府对这些区域进行管理方式调整,加强控制的时候,反抗最激烈的往往是上层,而不是普通群众。因此,进行管理方式调整的前提,往往是打倒其原有的贵族和精英集团,粉碎由他们控制普通群众的权力网络。
新疆在清朝就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征服准葛尔部之后,清朝对新疆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但总体而言,对新疆原有各民族都采取了“民族高度自治”的政策。一面册封原准格尔、维吾尔及其它民族的部落头领为郡王、贝勒等,给以高官厚禄,以示恩宠,一面又将对普通人民的治理交给他们。也就是说,虽然名义上他们获得了比较高的爵位,但实际管理的人口数量并不大。对维吾尔族,清朝还采取了伯克制,即由大地主代替官府对治理当地人民。清朝朝廷除了在当地驻军之外,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十分有限。随着俄国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殖民掠夺政策的扩大,新疆作为边疆地区,也面临很大压力,但清朝并未调整其对新疆的治理政策,仍然维持着当地贵族和精英的特权。19世纪60年代,新疆爆发维吾尔族、回族等民族的大起义,完全陷入混乱,俄国也乘机出兵,占领了伊犁、塔城等地。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才派左宗棠率军经略西北,镇压陕甘回民大起义,并收复新疆。正是因为新疆发生了大规模战乱,其原有的社会秩序完全被打乱,而清朝军队又以二次征服的面目重新进入新疆,并在战争期间由军队接管各级政权,使新疆进入军管状态,新疆才具备了建省的条件。之后,经过讨论,朝廷才下决心在新疆建省,并最终在1884年正式建省,完成了对新疆行政管理方式的调整。即便如此,新疆也在部分地方保留了原来的郡王等贵族对其原属人民的管理权。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保留下来的贵族往往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迫使普通民众再次走上反抗压迫的道路。1920年代,吐鲁番尚未进行改土归流改革,仍由原来清朝册封的当地郡王管理。由于当地贵族和上层精英对民众的残酷剥削,当地民众被迫请求新疆省政府对吐鲁番进行改土归流改革。但遗憾的是,在改革之后,由于新任的官员仍然鱼肉百姓,又迫使当地民众造反,要求重新回到原来的郡王管理之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凌木木
-
“俄军炸毁坦克后,发现对方用德语喊‘别开枪’” 评论 288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62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9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3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