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体》日文版发售当天,却被韩语版封面抢了风头…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7月4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日文版正式开售。早在试读会中,包括小岛秀夫[全文]
-
游族又要拍《三体》电视剧了,24集
6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了5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共65部剧目、2456集。这张列表中,还有一个大家颇为熟悉的名字:《三体》。 《三体》也要拍电视剧了?[全文]
-
《三体》成“吸金黑洞”,大刘登顶作家榜首富
刘慈欣年入千万成作家榜首富原标题 第13届作家榜主榜压轴发布“吸金黑洞”《三体》年入1800万。科幻小说作家登顶彰显积极的未来观《三体》系列超过余华、莫言等人的畅销代表作,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多种领域、类型的轻阅读作品[全文]
-
刘慈欣:对量子通信,公众百分之七八十都有误解
4月12日,LotusLee未来戏剧出品的舞台剧《三体II:黑暗森林》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惊艳亮相,原著作者刘慈欣也亲临现场为舞台剧助阵,并接受了采访。[全文]
-
刘慈欣:如科幻改编忠实原著,可能会失败
4月12日晚,舞台剧《三体II:黑暗森林》在上海举行首演,该剧由Lotus Lee未来戏剧出品,根据刘慈欣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同名小说改编。原著作者刘慈欣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看重改编时需要尊重原著,也不介意被误读,“文字和舞台的效果完全不同,科幻改编要是忠实原著,可能就会失败。”[全文]
-
《三体》风格为啥变阴暗?当时大刘电厂员工分流
刚刚拿下2019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冠军的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在引发热议之余,意外钩沉出同名原著小说作者刘慈欣的一段电力从业往事。不会写小说的IT男不是好工程师,是网友为刘慈欣近30年火电厂工作经历打上的标签。[全文]
-
-
刘慈欣基因上太空了!
10月29日,中法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值得注意的是,这颗小卫星还搭载了4份人类基因样本进入太空,并将长期保存。中国“火星大使”、《三体》作者、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基因样本就在其中。据悉,此举旨在探索与宣传地球物种基因资源保护。[全文]
-
-
美媒:中国用科幻小说刺激科学热情
“中国用科幻小说刺激科技爆发”,彭博社22日以此为题刊登文章,认为科幻小说是中国用来刺激科技创新的一项工具。上周,为期三天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出席大会的科幻小说《三体》作者、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认为,科幻小说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从而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全文]
-
-
· 三体 ·
-
美国人要拍《三体》了,让三体人来做“面壁人”,地球有救吗?
也许美国的文化精英无法体会《三体》第一部里叶文洁的绝望和希望。无法体会第二部里罗辑教授的孤独与坚毅。对于美国人来说,《三体》讲的是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讲的是人性和宇宙,而对于每一个真真切切经历过这种恐惧、迷茫和混乱的中国人来说,很容易一眼看出,这哪有什么外星人?这就是地球上的故事啊。[全文]
-
未来哪个国家发展更快?看看最好的科幻小说家在哪
如果现在你要问,谁现在是全世界最棒的科幻小说作家,毫无疑问应该是刘慈欣。他是《流浪地球》以及《三体》的作者。不要以为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奥巴马总统曾问我:“你怎么会有这本书呢?我刚在亚马逊下了订单,现在还没收到货。[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