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naK:香港区议会选举赢了,但还有些事要处理
关键字: 香港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本土派反对派老人政治新世代11月22日本届区议会选举之后,香港建制派一直这样宣传:我们在各区区议会都拿下多数议席啦,所以选举成功了啦。这种说法固然是事实,可是没有回应社会最关注的问题:自从去年“占中”事件之后,本土派会不会像台湾“九合一”选举那样,冒起大量“太阳花”一代政治力量进入体制?此外,这种宣传也回避了这么一个事实:最大建制党派“民建联”得票大幅下降。
建制派的情况大家已经比较了解了,反倒是本土派更值得关注,这里我就直说了:这次选举首投族增加,投票率是历届之冠,本土派颇有斩获,这和香港区议会的性质有关。
一、区议会的特质,本就不利于反对派
区议会选举完全采用简单多数制,胜者全拿,所以议席数字不能全面反映民情,你得的票从上届80%跌到51%,议席还是你的。此外,一个区议会分成十几个选区,每区万把人口,选民也就数千,而且划分非常零碎,几乎一个选区就等同一个住房区,人口流动少,选民和议员互相认识,有人情交往,所以政治议题很难设置。你在一个楼盘之内还讲什么“普选”什么“中港大战”什么“捍卫我城”?最后只好乖乖做民生议题,而且也并非什么宏大叙事,而是探望探望老人家,改善改善托儿服务,疏通疏通沟渠。我们圈内戏称区议员就是“街佬”(婆)。
所以,尽管“占中”以后选民更加关心政治,但总的来说政治立场和投票取向关系不是很大,主要看你能不能做事。我老家的区议员一当就是二十多年,亲反对派;我爸爸也是深红,但爸爸说他能做事,懂得这条村,如果要投只投他。我自己呢,懒得更改登记住址,还是老家的,要不然也投给本区“民主派”,今年年中我隔邻大厦大爆炸,差一分钟把我炸死,事后就他协调得比较好,而他确实当选了。
这种选情结构下,现任区议员或后继人占尽优势,他们拥有民生事务经验和人脉,而过去两届建制派几乎垄断选举。另一方面,本土派往往只能扯政治,讲到地区民生似乎没有置喙之地。如果本土派这样还能进帐,就是一种警号,而警号已经响起。
二、本土派冒起
2003年是公认的建制派“滑铁卢”,然而仍能占有多数议席;今届“掌握全部区议会”,我觉得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反而此地无银。(这些图片的阵营划分乃媒体自己的判断,数字可能略有出入,下同。)
乍看来,反对派相比上届只是赢得大约二十席,但其中八席就是“伞兵”的,与参选人数完全不成比例;而其他进帐主要也是本土派,例如“新民主同盟、公民党”那些“爱国民主运动,传统泛民主派”(其实就是“民主党”一家)江河日下,所以说本土派得势。我猜明年立法会选举就是“民主党”的最后晚餐。
如果再看选票,在此不多举例,只说几个:
1.工联会王国兴得票1981,本土派香港电台节目主持谭得志得票1229
后者完全“空降”只扯政治,仍有这样的成绩,威胁建制派老手。顺带一提香港电台是政府公营的。
2.建制派独立候选人马轶超得票1624,本土派“伞兵”陈泽滔得票1525
后者几乎完全没有知名度,大概只有每日看《苹果》和《主场新闻》的深黄懂得,不过仍几乎拉下现任议员。
3.经民联梁美芬得票2345,本土派“伞兵”游蕙祯得票2041
注意选区是“黄埔”,著名中产地区,采取偏左形象的“伞兵”仍能追贴商人党“经民联”。
顺带吐槽,游蕙祯被说成“女神”对她不利,可能成为女性公敌,而男性让一个花瓶出任公职也未必服气。政治世界美丽有罪,我这样的刚刚好。
所以更不用说那些折戟沉沙的建制派和“民主党”老将了,比如钟树根、葛佩帆、冯检基、何俊仁。至于为什么本土派得势,下面一一分析。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