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可&罗思义:除了西部防线,中国还有一条抵御美国侵略的南部防线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马可&罗思义 校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目前,乌克兰局势显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国人则在密切关注着美国是否会在台湾问题上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然而,在另一条美中对抗的重要战线上,形势也一直在发展变化,这就是尚处于第三世界的拉美地区。事实上,美国深知俄乌局势与中拉关系紧密相关。
举个例子,俄罗斯军事介入乌克兰不到一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西半球事务的高级主管胡安·冈萨雷斯(Juan Gonzalez)在接受“美国之音”(美国国务院直接控制的广播机构)采访时表示:“对俄罗斯实施的严厉制裁,将对那些与俄罗斯有经济联系的政府产生影响,但这在我们的计划之内。因此,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都将开始感受到压力。”
同样,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办的《外交事务》杂志近期发表了题为《欧亚噩梦》的文章,辩称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同时对付中俄两国。但冈萨雷斯还透露,拜登政府计划在美国南部邻国开辟一条战线,以对付三个给华盛顿带来极大困扰的拉美国家。但相比胡安·冈萨雷斯这位哥伦比亚裔高官告诉我们的防线范围,这条防线的实际范围可能要宽广得多。
3月25日,负责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事务的美国南方司令部司令劳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上将,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时表示,俄罗斯将对其所在地区构成“最直接的威胁”,但中国不断增长的外交、技术、信息和军事实力将对美国构成挑战。根据她的说法,没有美国的领导,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有可能“很快变得类似于它现在在非洲的影响力,既自私又充满掠夺性”。她指的是,“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在非洲大陆稳步推进,而中国在该地区投资数百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能源、电信、港口、铁路、公路等)建设,以换取中国工业所需的自然资源——中国制造业产出全球占比28%,中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资源。
2月4日,中国政府与阿根廷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伙伴关系取得了长足进步美国国会于2000年设立了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该委员会阐明了美国针对中国、俄罗斯采取的行动与美国的拉美政策具有明确的联动关系。顺便说一下,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职能是监视并调查美中关系对国家安全构成什么样的影响,并定期向国会提交报告和提出行动建议。在该机构去年11月发表的报告中,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过去20年中国与拉美大陆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这一章节的内容惹恼了白宫。
该报告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和一定程度的歇斯底里,它强调中国在过去20年里支持拉美各国政府追求民族独立(美国试图称这些政府是“威权民粹主义”),该报告还特别提到乌戈•查韦斯和尼古拉斯•马杜罗执政时期的委内瑞拉、埃沃•莫拉莱斯执政时期的玻利维亚、拉斐尔•科雷亚执政时期的厄瓜多尔和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执政时期的阿根廷。所有这些政府都曾与中国交好,而不奇怪的是,美国曾经或想尽办法想要削弱或推翻过这些政府。
尽管报告敌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但该报告仍然用客观的分析数据指出该地区与中国的贸易显著增加:从2002年的189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2956亿美元,此外,中国作为融资贷款来源国(2005年至2020年为1370亿美元)和直接投资来源国(2016年至2020年为580亿美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报告还指出,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国在缓解200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该大陆就业岗位的净增加(1995年至2016年期间创造了180万个就业岗位),并使极端贫困率从2002年的12%降至2018年的4%。面对疫情危机,中国不仅向拉美地区供应了大部分的新冠病毒防疫物资和疫苗,而且由于中国增加进口拉美商品,这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该地区的经济衰退——2020年拉美经济规模缩水7%。截至2020年6月,巴西、阿根廷和智利对中国的出口额从75亿美元增至111亿美元,同比增长48%。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尤其担心,中拉和加勒比伙伴关系将有潜力扩展到比大宗商品进出口更具战略意义的领域。比如,在电信领域,华为在5G部署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中南美航天合作领域,中国已经与阿根廷(10颗)、巴西(6颗)、委内瑞拉(3颗)、玻利维亚(1颗)和厄瓜多尔(1颗)联合研发并发射了21颗卫星。
该委员会担心,中国正加大力度控制或影响该地区——尤其是加勒比海地区——的港口设施,这将使北京最终能够将港口设施从商用挪作军用,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有这样的目标!事实上,该报告承认,中国与该地区的军事伙伴关系虽然略有加强,但尚无足轻重。相比之下,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800多个军事基地,其中76个位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比如巴拿马(12个)、波多黎各(12个)、哥伦比亚(9个)和秘鲁(8个)。美国永远不会同意其他国家拓展本国的全球军事行动能力。
最后,该委员会建议美国国会在该地区采取一系列行动,重点是增加拨款和投资,赠送疫苗和监测港口。
美国国会很快就作出了回应。今年2月7日,同为古巴裔出身的共和党参议员马可·卢比奥( Marco Rubio)和民主党参议员鲍勃·梅内德斯(Bob Menendez)联名提出《2022年西半球安全战略法案》。该法案呼吁遏制中俄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邪恶影响力”。但该法案相当平庸,仍有待通过,且美国到2023年才会有预算支持该法案。尽管如此,它反映出从华盛顿散发出的新冷战寒光已辐射至全世界。
华盛顿为何要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挑起新冷战?
也许埃文·埃利斯(Evan Ellis)的分析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他是美国陆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的教授,也是在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报告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作者。今年1月,他为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撰写了一份报告,他站在美国外交决策者的角度,准确诊断了该地区的政治形势。从报告内容来看,他不持乐观态度。在《应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益恶化的战略环境》这份报告中,他指出,新冠疫情加剧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社会危机,再加上他所谓的地区特色“左翼威权民粹模式”重现和中国与该地区的战略性接触日益加强,这一危险组合可能会使该地区的形势发展背离美国政策愿景。
他说,除了委内瑞拉和古巴在最近挫败了政变企图,所谓的“左翼民粹主义”候选人(阿根廷、墨西哥、尼加拉瓜、玻利维亚、秘鲁、智利和洪都拉斯)在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选举胜利,这带来了区域联盟恢复的风险,因为这些联盟将寻求国家独立,而非屈从于美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它将除美国和加拿大之外的所有美洲国家组织在一起,转而替代了白宫控制的美洲国家组织(OAS)。去年7月,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奥夫拉多尔(Lopez Obrador)严厉批评美洲国家组织,并呼吁废除该组织。去年12月,他主持了中国-拉共体论坛,明确指出要推动与中国的战略关系。
标签 拉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由冠群 
-
“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野蛮暴行,也绝不允许这样的历史重演”
2022-05-06 07:14 乌克兰之殇 -
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俄乌代表各执一词
2022-05-06 07:09 乌克兰之殇 -
乌官员:乌军或将在6月底至7月初反攻
2022-05-06 06:56 乌克兰之殇 -
乌波签署关于支持安全与国防的文件
2022-05-06 06:48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向乌克兰分享俄军官情报?五角大楼否认
2022-05-06 06:41 乌克兰之殇 -
哈萨克斯坦将于6月5日举行宪法修正案全民公投
2022-05-05 23:26 -
美媒新角度:中国人吃太多人造肉也不行,会影响肉类出口国GDP…
2022-05-05 23:19 -
“钢铁厂内乌军想拿平民换食物,这堪比恐怖分子”
2022-05-05 23:02 乌克兰之殇 -
俄军攻入亚速钢铁厂?克宫否认:普京未下达新命令
2022-05-05 22:52 俄罗斯之声 -
世卫:全球新冠死亡人数约1500万,为官方通报数据三倍
2022-05-05 22:25 抗疫进行时 -
俄新社:在乌军指挥部发现了“黑魔法”神秘符号
2022-05-05 20:46 -
日本首相访英,将允许两国军队共同部署
2022-05-05 19:46 不列颠 -
被教皇警告勿成“普京的祭坛辅祭”后,他又被欧盟盯上
2022-05-05 18:44 俄罗斯之声 -
美官员:美方情报助乌军击杀多名俄军将领
2022-05-05 17:14 美国政治 -
美英首次探讨台海冲突应急计划,外交部回应
2022-05-05 17:09 中国外交 -
88家中企被列入美国证交所名单,外交部回应
2022-05-05 16:45 中美关系 -
外交部:中韩正就派代表参加韩国新总统就职仪式保持沟通
2022-05-05 16:40 三八线之南 -
外交部:原住民问题是美国的原罪
2022-05-05 16:37 美国一梦 -
立刻跟随欧盟禁俄油?日本:难
2022-05-05 15:54 日本 -
俄大使馆呼吁美国放弃实行新制裁:这只会适得其反
2022-05-05 15:4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俄维和部队副司令等遇袭身亡,阿塞拜疆总统向普京致歉 评论 131印度“外交战”再升级:停发加拿大人签证 评论 264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评论 185波兰总理: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评论 318普京会见王毅 评论 73最新闻 Hot
-
拜登首次见了,“中亚五国领导人没有讲话”
-
“法国又推出一个将中国电动车排除在外的武器”
-
波兰总理:将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
“巴基斯坦是过去式,加拿大是印度的新头号敌人”
-
亚美尼亚指责俄“做得不够”,佩斯科夫:这是阿塞拜疆内政
-
“与中国走太近或丧失主权”?柬埔寨首相驳斥
-
“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还很遥远”
-
克宫回应拜登涉普京言论
-
“乌克兰如溺水之人”,波兰威胁上了
-
“违抗”民意修好关系,日韩领导人获“肯尼迪勇气奖”
-
福岛核事故再爆丑闻,日环境大臣:遗憾
-
纽约时报:布林肯访问当天,乌克兰炸了自己
-
“国庆住我家”,可行吗?
-
被质询访华时华为发新机,美商务部长:不爽
-
绍伊古马不停蹄访问伊朗:加强俄伊军事关系
-
近20年来首次,“叙利亚总统将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