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德文:疫情防控下的社区,层层加码还是激发活力?
【导读】 疫情当前,社区和居委会挑起战“疫”重担,如何更好发挥居委会的功能,群众自治如何和行政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如何激发社区活力,观察者网邀请长期研究基层治理、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讲讲他的观点。
观察者网:上海疫情初期,一篇8年前的采访传播广泛,其中提到“行政有效,治理无效”,居委会更多是居民自治组织,但现在构成了政府行政系统的一环,是否应该捋清居委会的权责,少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有效发挥居委会的功能?
吕德文:如果把疫情防控比作战争,最高形式的防控策略则是群众自治。每个小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执行防疫要求。
政府和民众都知道居委会的工作要自治和行政相结合,要权责明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做不到,我们应该反思这个问题,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构想太理想了,时代和社会情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二个原因是可能没必要。这几年居委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变迁背景。近10来年,国家做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很多公共服务下沉了。以前老百姓办证得到街道或市民服务中心,现在很多事务,比如社会服务、养老、计划生育直接在社区办理。
上海:疫情下7人管理5000多人社区 “居委干部不要怕认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居委会行政化并不是不好,行政化是为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居委会做服务就是行政化最主要的表现,对基层治理研究者来说,他就是行政化了,因为他坐在前台和办公室,没有去发动和组织群众。
行政化并不是不好,它有一个特定需求背景,我们社会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要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服务,还要依靠居委会。对居委会行政化我们要客观看待,它是公共服务下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居委会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最末端,它本身就属于服务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
从理想状态来讲,居委会应该是一个自治组织,但是自治组织并不排斥行政,以前的自治组织、现在的村民自治也都有行政任务。居委会作为一个自治组织,它还需要处理大量居民内部事务,比如纠纷调解、小区公共设施维护、养狗纠纷等等。
居委会行政化也有利于发挥它的自治功能。只有行政化了以后,居委会才有机会跟居民进行接触,从而找到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渠道,否则凭空无事去敲老百姓的门,老百姓不会开门的。行政任务跟自治功能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整个基层行政组织处于体系性的错位。公共服务体系下沉了以后,街道和上级部门很自然地把居委会当成一个下属单位,对居委会工作的考核,财政资源的拨付都是依靠行政任务。
居委会资金、工资依靠上面下拨,很自然地把行政体系的那一套运转逻辑引申到了居委会里,居委会变得越来越正规化,越来越按行政部门的逻辑去运作,它的目标也是完成上面的任务,运作方式是按部就班的,它被这个行政体系给吸纳进去了。
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做好公共服务,所以考核体系引入了这些标准,相当于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的同时,监督考核这一整套的行政运作制度也下沉了,居委会内部也科层化、行政化了。
这样改变以后,居委会的运转逻辑就不是自由自主地跟老百姓打交道和接触了,跟老百姓打交道变得没什么意义。而且现在反过来,为了让居委会跟老百姓打交道,走群众路线,结果走群众路线本身也被考核了,要求基层干部一个星期上门多少次,这种走群众路线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居委会带着上级的考核任务去跟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如何信任居委会呢,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考核需要拍照留痕,不是真正地和老百姓打交道。
其实和老百姓打交道很自然,我调研了很多社区,有一些社区书记和主任做得很不错,他们不坐办公室,每天在小区里转一圈,早晨和一些老人边聊天边买早餐,见到人打个招呼,下班之前又在小区里面转一圈,现在社区主任和书记不一定是要居住在本小区里,关键是要让老百姓知道你,要主动跟老百姓接触,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居委会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这是一个体系性的问题,不是社区干部自身素质的问题。
我们的基层建设要把治理能力提高,通过服务老百姓来提高治理水平,把服务资源转化为组织和动员群众解决社区问题的契机和能力。
疫情防控就很典型,居委会有比较强的治理能力的话,小区的集体行动能力就比较强,不会说花费大半天叫大家下楼做核酸,还有人不配合。若是平常组织顺畅的话,只要在微信群公布不配合防疫工作的某栋楼某号,不用社区居委会出面,老百姓会组织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行动,自己来解决问题。
小区居民主动组织解决问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自治,但是居民不是踢开居委会来自治,而应该是有效地在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的领导统筹之下来搞自治。
观察者网:您讲到了社区居委会的三个能力,疫情期间,居委会需要跟志愿者、团购团长、物业保安、防疫工作者多方对接,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摩擦,居委会没有时间培训志愿者、居委会与医疗防疫人员的对接出现问题等,群众自治组织和原有行政机构如何做有效对接?
吕德文:本质上还是居委会组织和动员群众的能力,包括对志愿者的培训、团购群众组织,把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这也是社区日常工作内容,只是平时不太必要,所以积极性就不是很高,有些地方做得不是很扎实,现在特殊时期就显现出组织动员能力的重要性了。
我们有些社区没有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意识,反过来志愿者、团购负责人也没有意识到要主动对接居委会,在社区的统一组织和协调之下开展工作是最有效率的。
社区是一个中枢,它承接政府和街道防疫的统一要求,这些都要到社区来执行,所以最好是志愿者和团长主动做好跟社区居委会的对接。
武汉当时也面临这种情况,很多小区“团长”直接被社区居委会接管了,后来为了统一的对接,居委会的干部直接去接管团购。总归来讲,不能脱离居委会的统一的组织协调,否则肯定会乱套,居委会要对整个防疫目标负责,他们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担忧,特殊时期更要通过内部协调来解决问题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北京多家超市宣布所有门店延长营业时间
2022-04-25 07:13 抗疫进行时 -
杭州来福士阳性母女被逮捕?官方辟谣
2022-04-25 07: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一公寓负责人倒卖捐赠物资,已被警方控制
2022-04-25 06:57 抗疫进行时 -
孙春兰:抱定必胜信心,加快工作进度
2022-04-24 22:11 抗疫进行时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
2022-04-24 19:28 网络监督 -
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
2022-04-24 19:12 -
全村转移一周后,上海北蔡联勤村消杀完毕迎接村民回家
2022-04-24 17:31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民生难点”是否已有改善?记者兵分6路实地回访
2022-04-24 17:30 抗疫进行时 -
台湾新增本土确诊超5千,陈时中:最高日增将达4.5万
2022-04-24 15:19 台湾 -
捐钱给上海敬老院买鸡却收到“悬浮照”?院长回应
2022-04-24 14:36 抗疫进行时 -
台媒炒作:解放军反潜直升机在“西南空域”起降
2022-04-24 10:18 台湾 -
上海: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
2022-04-24 10:05 抗疫进行时 -
31省份新增本土“1566+20230”,死亡39例
2022-04-24 09:15 抗疫进行时 -
国家航天局:重型火箭等多型运载火箭正在研制,有望几年内首飞
2022-04-24 08:34 航空航天 -
上海新增1401+19657,死亡39例
2022-04-24 07:54 抗疫进行时 -
上海长兴岛大型制造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2022-04-24 07:07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消防部门通报浦东长岛路火灾情况:网传视频张冠李戴
2022-04-24 07:07 网络谣言 -
济南封城了?官方辟谣
2022-04-24 06:56 网络谣言 -
孙春兰:加快拔点攻坚,有力阻断传播
2022-04-24 06:4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浦东一小区发生火灾?系电表起火,无人员伤亡
2022-04-23 22:23
相关推荐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