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为纲:世界如何报道中国——大数据的视野
关键字: 中国崛起大数据算法媒介立场GDELT数据库【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龚为纲】
中国崛起的过程,是中国走向世界、国家利益在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也是世界与中国加快经济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国的企业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中国公民境外旅游成为一道全球的亮丽风景,而中国商品随着“中国制造”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出现而改变世人的衣食住行。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如何看中国?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读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阅历形成各种形形色色的判断和印象,这些印象往往来源于自己的出国生活经历,或者是社交媒体、主流媒体上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报道。这些个人的判断与印象,特殊性比较强,故而不同的读者有关世界如何看中国的图景会千差万别,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样,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回答上述问题,还有一个难点在于:个人经历毕竟非常有限,游历天下再多,不可能环游世界;每天阅读的媒介信息再多,也不可能纵览天下新闻,除了个人的时间、经历有限之外,每个人能精通的语言非常少,而世界上有几百种语言。
在信息爆炸时代,试图通过个体有限的力量回答上述问题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数据、算力与算法。笔者基于云计算平台,对全球事件、语言与语调数据库(GDELT)的全体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汇聚了2015-2018年全球30多万个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网络论坛等媒介平台上大致7.2亿个网页的数据信息,其初衷是据此了解全球社会如何运行,该数据库在目前可能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与GOOGLE BOOKS比肩的另一个重要数据库。
该数据库体量庞大,截止2018年3月,数据量已经高达7T。本文利用该数据,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即世界各国的媒体如何报道中国?通过分析各国主流媒体的全体涉华新闻信息,分析各国媒介在呈现中国时,其语调有何差异。
很显然,面对同样的中国故事,由于媒介立场、双边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媒体在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其姿态不一样。同样的中国故事,可以把积极正面、客观中立的成分讲得多一些,也可以把消极负面的成分讲得多一些,这样,同样的中国,在不同国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对华关系友好的国家,自然有更多积极正面、客观中立的报道,其媒介的语调也更偏积极正面,对华关系紧张或者带有敌意的国家,其媒介自然是放大中国社会的黑暗面,并描绘一个消极负面的中国。
GDELT数据库对于每一篇具体的新闻报道,根据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新闻文本中的语调、情感等信息提取出来,形成两个指数,本文将其翻译为“积极形象指数”和“消极形象指数”,用积极指数减去消极指数,即可以得出一篇报道的综合形象指数Tone(下面简称为“综合指数”),如果综合指数越高,代表报道风格更偏积极正面,反之,则更偏向消极负面。将7.2亿篇新闻报道,根据其来源,确定其所在的国家,对每个国家所有的新闻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就大致可以从海量的信息中,透视各国媒介的涉华报道有何特征。
通过直接计算各国媒介的综合情感指数,我们得到图1。该图显示:西半球、西欧、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海洋国家涉华报道偏向于消极负面;而中国媒体对自身的报道偏向于积极正面,类似的国家还包括蒙古、中亚、以及非洲等国家。
各国涉华报道的综合指数
不过,由于各国媒介的风格、语言本身褒贬风格存在差异,各国的综合指数并不适合直接比较。图2显示,中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媒体,其总体报道风格是偏向积极正面,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媒体在总体上是偏向消极负面。
图2 各国媒体的综合指数
为了克服这些因素对分析结果带来的混淆,笔者通过计算相对指数的办法,测算各国媒介涉华报道风格: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根据该国所有新闻信息,计算出该国媒介的综合指数Tone,然后计算该国所有涉华报道的综合指数Tone China,然后用Tone China减去Tone,即得到各国涉华报道的偏见指数。由此,得到的分析结果见图3。
应该说,图3的结果,规律性非常清晰,各国报道中国的风格呈现出非常强的空间规律性,与中国关系比较友好的国家,比如说俄罗斯、中亚五国(除了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以及非洲等大部分国家,其涉华报道偏向积极正面;而整个西半球,西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日本、朝鲜、韩国、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则偏向消极负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最后更新: 2018-03-23 07:09:03
-
“不择手段地剥削受害者”,洛杉矶被“趁火打劫” 评论 126涉华问题,立陶宛外长扭扭捏捏... 评论 205“特朗普也要求乌克兰征兵年龄降到18岁” 评论 268德媒这篇文章引人发笑:与其被中国…… 评论 289“我们不想成为对俄‘战争之门’”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假扮消防员抢劫、哄抬租金……加州“趁火打劫”具象化了
-
“墨西哥将永远昂首挺胸,不会屈服于美国”
-
外媒关注我新型登陆驳船:改变登陆地点预测性
-
“特朗普也要求乌克兰征兵年龄降到18岁”
-
临走前考核“抗中KPI”,拜登点名表扬马科斯
-
法议员抱怨:他老欺负咱,中俄乐坏了
-
“新技术!中国稀土生产实现前所未有的速度”
-
加拿大“最保守省”省长见了特朗普
-
“洛杉矶山火可能是美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
涉华问题,立陶宛外长扭扭捏捏...
-
沙利文夸口:中国比四年前“弱”,美国“更安全”
-
“这场重新定义美国法律和政治的斗争以异常低调的方式结束”
-
瞄准星链?“中国科学家模拟侦察巨型星座”
-
英国最新对华表态
-
“洛杉矶山火可能继续恶化”
-
“若上台,将关闭德国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