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额尔瑾:“高考”出题,从古至今都是个难事儿
关键字: 2016年高考高考出题2016高考作文题目每一年高考首日上午结束,都是一个全面吐槽“高考”作文的大日子。不管作文题怎么出,段子手们总有办法调侃。对于高考语文作文的出题老师们来说,作文题目该怎么出,确实是个大难题,想让所有人满意根本不可能,何况吐槽高考作文已经成了我们每年的习惯。
中国古代可谓是考试大国,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印象中,科举很死板,特别是明清开始固定为八股之后,出题的范围就那么大,所以有人不禁要问,古人出题是不是很简单?恰恰相反,从古至今,出题都是个难事儿。
正是因为出题的范围小,绝大部分的试题都要取自《四书》这类书中,才增加了出题的难题。元朝将朱熹所提倡的《四书》《五经》列在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答题的标准也是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到了明代,更加明确规定出题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采用八股这种标准的考试文体。“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史·选举志二》卷70)。
就这么几本书,翻来覆去用了这么多年,而且除了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考试,还有拔贡、举人大挑,以及秀才的平日考试,名目繁多,年年考,每个省都考,能出能用的,也基本用得差不多了。
考生们复习起来自然比现在方便得多,教材就摆在那里,背熟就得了,不像现在,还得学化学物理这么繁琐。坊间的书商们也非常精明,把历代历届的乡试、会试的考题和中试的试卷编辑成册,分门别类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列出来,有的还会有范文与批注。对考生来说,只要狠下心去背,指不定遇到类似的题目,直接一套范文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考生的素质都不怎么样,明代王鳌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说:“夫古之通经者,通其义焉耳,今也穿凿支离,以希合主司之求,人之才不如古,其实由此也。”(《明臣奏议》)
清末光绪年间凤阳府寿州文童胡敏修的乡试卷
但这对考官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没有考官希望题目被轻松压中。遇到认真一点的考官,抱着为国家遴选人才的心思出题,那就更不希望被那些会背书的人押中了。范围就那么大,还不能被猜中,想想也真是难为这帮考官了。
于是,考官们挖空心思,花样百出,誓要把学生难倒为止。有的考官出题就不用一整句话,从一句话里挑出来半句或者干脆几个字,让你摸不着头脑。例如原文是“学而时习之”,他就出“学而”或者“时习”,考生学得不扎实,一时半会可能想不到出处。在科举答题的时候,第一步要说明题目出自哪篇哪章,要是一开始就找错了,那后面自然就白答了。
另一类考官就更加刁钻,两句话里分别截出一段凑一起,搞得不通顺,让你猜。还是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题时直接成了“学而时习之不”,或者干脆把隔着老远的两句话或者几句话拎出来一点,凑着一句,都算不得一句完整的话。这要是让考生遇到,还真是必须得功底深厚,要不真就被唬住了。
话说当年陈独秀考秀才,就曾遇到过第二种类型的题目。当时题目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叫做“鱼鳖也材木”。原本那一段话是这样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考官出的题目却成了“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陈独秀一看这题目,狗屁不通啊!于是陈独秀就用了一些鸟兽虫鱼草木的难字、怪字和荒谬古文,拼凑成了一篇长文,考官见后,大概是好多字都不认识,竟然让他考中了。
陈独秀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美国铜储量比中国多,但就炼不出来” 评论 154特朗普称停火已生效,警告以伊不要违反协议 评论 3809月3日盛大阅兵:将安排部分新型作战力量参阅 评论 435欧盟外长鼓噪:跟中国打交道,得“来点现实主义” 评论 360最新闻 Hot
-
“美国铜储量比中国多,但就炼不出来”
-
“欧洲尝试自己造,达不到中国那技术水平”
-
又开打?伊朗官媒否认
-
“这座新天文台将捕捉数百亿个天体,可能彻底改变天文学”
-
“18个月内,中国将诞生超百个类似DeepSeek的突破”
-
高速大桥垮塌后,贵州省委书记立即调整行程奔赴现场
-
两名外援被查出兴奋剂违规,中国篮协回应
-
苹果官网首次支持国补,至高省2000元
-
琼海通报“女生离校后失联”:已找到遗体
-
贵州榕江遭超30年一遇特大洪水,县城最大商场被淹
-
贵州榕江遭超30年一遇洪水,厦蓉高速大桥因强降雨发生垮塌
-
几个菜啊?印度外长称:邻国要么合作,要么付出代价
-
威海5岁男童疑遭殴打致死案宣判:生母男友故意杀人被判死刑
-
00后评委张子枫:猜年轻人喜欢什么电影,蛮有趣的…
-
伊媒这样形容特朗普:“近乎乞求地”敦促停火
-
代理律师:刘学州被网暴案一审宣判,两大V被判赔偿5.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