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博宇:如何转变“天然独”?北漂台湾青年这么说
关键字: 台湾年轻人天然独太阳花两岸交流蔡英文【文/观察者网 周顺子】
【10月21日,北京创业公社台湾驿站在中关村正式启动,台湾“北漂”郑博宇先生担任总负责。这是郑博宇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的第七年。从09年第一次到北京,到16年在北京扎根,7年时间,起起伏伏,他始终相信北京能给他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海峡两岸青年交流协会执行长,郑博宇致力于推动两岸年轻人之间的交流与了解、缓解两岸日益高涨的对立情绪。观察者网有幸采访郑先生,同各位读者分享他对于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
观察者网:据我所知,台湾有一批年轻人很排斥“走出去”,推崇留在台湾享受“小确幸”,尤其讨厌接触大陆。而您似乎截然相反,从09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要到大陆来,并在毕业后决意留京工作。您为什么会有和那些人截然不同的想法?
郑博宇:其实和08年奥运会有关。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就会觉得,这个地方现在发展得很不错,想过来看看。其实来大陆的台湾学生更多的选择去上海,不过我更喜欢北京,因为自己喜欢历史嘛,所以古都更有兴趣。
09年的寒假,第一次参加来北京的交流团,感觉非常新,非常现代化。来之后会觉着,这个地方和你在台湾听媒体说的那个北京差别很大。后来,我在两岸经常来往,更能看到两地发展的差异。最简单的一个体现——地铁。台湾是96年才有地铁,北京从65年就开始建地铁了。
一年年来,北京每一年都在进步,你每年再见到它都觉着它更好了,最起码在公共建设上面。台湾政府的效率非常差,比如说桃园机场,机场快轨盖了快20年还没盖完。在北京,我从首都机场坐快线,问北京的朋友这个快线建了多久。朋友告诉我,两年。两地发展的差异太明显。
那个时候我就觉着,这个地方这么好,又是首都,是未来的竞争核心,我应该走出来,到北京工作。所以,我在台湾把兵役结束后,就来北京发展了。
观察者网:我读过您的回忆文章,刚到北京工作,您似乎经历了一些挫折,生活比较辛苦。那个时候有没有失望过?觉着工作以后才发现,真实的北京并没有旅游时所看到的那么美好?
郑博宇:多少会有。
我早期的困难,原因在于信息的缺失。在台湾,我们根本看不到太多有关大陆的商业信息,特别是大陆公司的招聘信息。接触过大陆的人也许会知道腾讯,知道阿里,知道小米,但是就算知道这些企业,也没有这些企业的招聘信息,你想进也进不去。那个时候我比较感性,一腔热血就是想来大陆工作。在只去大陆工作的前提下,我只能找台企到大陆工作外派的机会。
最早我在台企,工作地点是顺义,五环外。但是我们来北京交流也好,玩也好,其实都在五环内。所以一定会有落差。但是,你会劝自己,好歹这还是北京。我想的是,先到北京,来之后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而且,那个台湾企业本身就有问题,我就不讲这是个什么企业了。很多老的台湾企业,常常都是专门诓自己台湾的人。你会觉着这个公司根本没有发展前途,和你想要的不一样。
当时,我已经有想法要回台湾去了,所以开始找北京的朋友们吃告别饭,其中吃饭的一个朋友就是我现在这个公司的副总裁。我们是2015年6月认识的,通过参加一次台湾青年创就业考察团。饭间聊天,我说,现在的公司有很多问题,我打算回台湾去,所以吃个饭告别下。结果他就跟我讲,他们公司要做一个台湾的区块,针对台湾的创业者,希望用台湾人,问我有没有兴趣来试一试。
郑博宇
虽然我没接触过企业,但我以前做过台湾“立法院”民意代表的助理,凭着这个经验我觉着我可以试试。这一试,就试到现在,成了首钢第一个台湾人。
其实是一个机缘巧合,多亏以前积累的人脉。当我决定离开的时候,各方朋友都在帮我找工作,因为他们知道我是真的想留在北京工作,他们也希望你能留下来。
观察者网:在大陆,有那么一批人,认为在基础建设、社会福利方面,台湾比大陆要优秀很多。您怎么看?
郑博宇:台湾小啊。如果台湾和大陆一样大,社会福利早就把财政吃垮了。为什么现在台湾要搞各种改革,而且一堆人在反对?太多败家的政策。光是养一些人,补助一些人,就要赔死了,社会还要怎么发展?
台湾的福利的确是不错,健保制度号称全世界最好。但是它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造成大量的财政赤字。很多旅居海外的台湾人回台湾不是为了建设台湾,就是为了做健康检查,做完就走人了。没有贡献任何GDP,反而享受了福利。
这个制度凭良心讲,很好,但是他有很多的问题,不周全。没有什么可持续性,没有东西能支撑下去。因此,健保改革了两次,还都是失败。
- 原标题:郑博宇:改善两岸关系,应推动两岸青年之间的务实交流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顺子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评论 8最高50万,公安机关悬赏通缉10名缅北电诈头目 评论 250“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145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378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87最新闻 Hot
-
美媒承认:在这场竞赛中,中国获重大胜利
-
“又是这群人”
-
梅德韦杰夫:这个德国人睁眼说瞎话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