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戏曲的生存,问政府“钱呢?!”解决不了问题
政府的庇护、资助其实相当于用防腐剂把传统戏曲“腌制”起来,然后放到华丽的橱窗里供人瞻仰,维持其存在的理由仅仅只是让其继续存在而已。这是对待文物的态度,而非对待艺术的态度。[全文]
-
美日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我们要有实际反击
“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全文]
-
当中国海外利益受损,我们现在可以有更多作为
中国人的利益出现在哪里,中国人的安全就应该在哪里得到恰当的保障,这应该成为常识。也只有让中国人的海外利益得到保障,让海外中国人能够更加安全,才是告慰南联盟大使馆三烈士的最佳方式。[全文]
-
美对俄亥俄事故的掩盖,除了冷嘲热讽,我们还应学到一点
他们让世人关注土耳其,世人就盯着土耳其,继而忽略了已经一片丘墟的叙利亚;他们让世人盯着一个失控的破气球,世人就忘了俄亥俄州冲天的毒气黑云;他们告诉世人液态氯乙烯在燃烧,世人就忘了那里正在上演一场微观化学层面的启示录。 [全文]
-
砸大钱办体育赛事,这种模式是否有延续的必要?
本次世界杯的筹备资金,即使对于卡塔尔这种富国而言也是非常庞大的,对其经济造成的压力并不轻松,绝不像一些人所声称的那样“卡塔尔有的是钱,随便丢着玩”。[全文]
-
暴雪要网易“卖身”,是一贯的傲慢又一次发作
暴雪这种古怪的、不切实际的偏执和傲慢已经不是一两年了,而是一贯如此;暴雪的这种不合时宜的自以为是,贯穿于暴雪的所有产品线,涵盖了暴雪的整个行为模式,以至于可以将其视为暴雪的企业文化。 [全文]
-
爱国主义不能搞“猎巫”那套
用“反装忠”来围攻真爱国,大奸似忠这种戏码,中国历史上实在是见得多了。而且此类奸佞之辈平日里的言行举止做派,往往比真正的忠勇之辈还要逼真,因为这种伪装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我们也要尽量避开一些极端风气,避免成为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围攻真正爱国力量的工具人。[全文]
-
中国社会的对日应激状态,源于“两个不彻底”
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在涉日问题上高度敏感?……说得更直白一些,是因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得还不够彻底,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胜利得还不够彻底,“两个不彻底”长期发酵,终酿成今日之祸。[全文]
-
俄应对西方制裁的策略有两大看点
“米舒斯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站在俄罗斯几百年官僚体系积累的巨人肩膀上。”[全文]
-
我曾艳羡美国自来水多年,直到看到一则新闻……
此类神话只有在西方主导的超主权世界体系下才成立,因为只有在这一体系之下,整个世界都是西方的私产,一切政治问题归根到底都成了西方的内部治理问题,自然可以做到“无关政治”和“无国界”,而那些在西方管理下的所谓私有财产,才是不可侵犯的。[全文]
-
一些乌克兰人反华,就怪中国网友站俄罗斯?
就算某些言论较为激进,令部分人感到不适,那也是一个舆论道德事件,大可不必动辄上升到“友邦惊诧”乃至“引发反华情绪”的高度。凭什么需要反思的总是中国人呢?[全文]
-
北京冬奥会补上了中国百年奥运的最后一块碎片
冰雪运动和其他所有领域一样,近代以来中国人在一切重大事业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无不风萧水寒、旌霜履血。[全文]
-
要求每个运动员都因“爱中国”而归化,这现实吗?
凡是归化运动员,都给加“爱中国”的人设,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说直接点,甚至可能有些一厢情愿。[全文]
-
当“暴雪出品,必属精品”从信仰沦为笑话……
暴雪这个曾经为无数人创造了梦想和回忆,曾经充实了无数人的青春,曾经伟大过的游戏公司,它昔日的如日中天、如今的颠沛流离,曾经的惊艳绝伦、当下的手足无措,它创造传奇故事时的风华正茂,它与资本媾和后恩恩怨怨,都足以让后人引以为鉴。[全文]
-
哈萨克动荡,又是一次“俄式宫廷政变”?
目前看来,托卡耶夫恐怕并不像表面上表现的那么低调谦和。[全文]
-
“肖慕漪们”是拿钱办事,幕后金主那是“老颜革”了
直说了吧,冷战从未真正结束过。这些冷战期间就培养起来的百万漕工,没有哪怕一天真正消停过。用索罗斯本人的话来说,“我对打败当下中国的兴趣,超过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关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