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亮:作为清华人,我想借《无问西东》说说清华精神
关键字: 无问西东清华精神清华大学清华人清华大师自强不息【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亮】
就如同一位长辈在岁末给我们讲起——曾经有一位远方的老祖母,她家世显赫,留学美国,曾是北平城最受人关注的女性学者。她客厅里的沙龙聚集着当时最受人膜拜的诗人、最得推崇的哲学家、最受喜爱的文学家。但是,当国难当头,她也会在简陋没电的山村为国守节,面对学生们“若日本人打来怎么办”,只是淡淡地一句“投江便是”。
《无问西东》对于当代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脉脉的讲述者,告诉我们的前辈们都是怎样的过去。特别是在结尾长长的彩蛋中,看到了那些大师的身影在此出现时,又一次地戳中了泪点。人,就是这样,往往愿意在功成名就时回忆起创业时筚路蓝缕,在忆苦思甜中获得奋斗后的成就感;或者是在家道中落时回忆起钟鸣鼎食的富足时光,在追古溯今中获得血统上的崇高感。而这部电影,同时满足着人们这两方面的心理需求。
作为一部拍摄于百年校庆之际的电影,它所讲述的故事一定是“世纪级”的,它所表达的情怀也一定是“家国级”的。事实上,《无问西东》也是这么做的。
不管四段故事讲述得怎么样,这种多线叙事、平行剪辑的手法,穿插着四季变换的校园风物和历史场景还原,本身就能给人以历史洪流的感觉。虽然故事是散的,但是主题却非常的集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里几乎所有的清华人,都闪耀着自由、正义、执着、热情的光辉,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一次精神的胜利。这样“阳光”的作品,在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习惯上被称作“主旋律”、“正能量”。
这样的作品,喜欢的总会从中得到力量,相信真善美的光辉会战胜苦难;不喜欢的总会觉得是一碗鸡汤,现实社会中不会有电影里讲述的世界这么纯净美好。这因人而异,本无高低对错之分。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从电影片名来看,它所表现的主题似乎必然是清华精神的体现。然而时隔6年后上映,作为一部院线电影,《无问西东》对于主题的处理显然更“大众化”。
但是,至少《无问西东》让人们再次有机会、有兴趣探索清华精神。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2001年清华90周年校庆之际,就曾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清华精神本身就是众说纷纭的、见仁见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陈寅恪先生所题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朱自清先生所说的“实干”都是清华精神的体现。有清华校史研究学者将清华精神概括成“明耻与自强”、“独立与会通”、“科学与实干”三个方面,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明耻与自强”是清华前行的历史动力。清华的历史源头是“庚款办学”,诞生于辛亥烽火中的清华学校,从一开始便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三批庚款留学生也诞生了中国早期的一批赫赫有名的大师,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等。他们也在多个领域影响着近代中国的发展。“寻道图强”的使命感,一直是清华精神的核心。
“独立与会通”是清华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冯友兰先生所言:“清华大学的成长,是中国近代学术独立自主的发展过程的标志。”这种独立在早期并不是日后的“独立精神”,而是相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独立,不崇洋不复古;而是在中外、古今、文理三大关系上加以“会通”。时至今日,清华新百年依旧以“东西融会、文理渗透”作为办学特色。
“科学与实干”是清华精神的“方法论”。“清华精神就是实干”这是早在朱自清先生就提出的论断。清华校友赠送的日晷上镌刻“行胜于言”也是“实干”精神的体现。在某些历史时期,也衍化出“听话、出活”的校风。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一建立,主任吴宓就宣称本院与其它大学不同处在于重视“科学方法”,而工科背景的梅贻琦校长主政清华也更注重了科学方法。
在清华百年的历史上,清华精神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清华始终主动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二是清华精神始终和当时所处时代的精神紧密结合。
“爱国”,一直是清华精神的关键词。早在五四运动中,清华国耻纪念会曾立下“清华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的誓词。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中国面临民族危亡,梅贻琦校长在当年12月就职演讲中要求清华师生“紧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电影中“沈光耀”的原型,1932届毕业生沈崇诲在上海吴淞口驾机撞向日本海军旗舰,壮烈殉国。法学院学生张甲洲带领东北籍同学打回东北老家,举起了“东北人民抗日义勇军”的大旗。在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特别提出“爱国”是要“爱新中国”。在同一时期,众多清华人学成归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中。如今,在校史馆门口进入展厅的看到的第一幅画便是绘有“两弹一星元勋”清华校友形象的《以身许国图》,足见清华对于爱国的重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评论 4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评论 190“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评论 211一场数学竞赛背后的中俄科技与教育合作 评论 53澳大利亚有心追赶,“但中国控制着价格”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不装了!特朗普撂下电话就挑拨中俄关系
-
美军削减开支,原定驻日美军扩张计划悬了
-
特朗普想给中国下“毒计”,自家人却先遭殃了
-
军火不买美国货,欧洲官员:打我们脸的盟友留着干嘛
-
美俄乌即将三方会晤?美方回应
-
“特斯拉名声被马斯克毁了,他要忙不过来就把CEO辞了吧”
-
雪佛龙CEO找上鲁比奥:我们撤了,中国就要进来
-
密会乌克兰反对派,库什纳、小特朗普…他们都有份
-
“对华干邑出口下跌60%”,法国外长计划访华
-
百度通报“谢广军女儿开盒”
-
“外资创纪录半年抛售近290亿美元印股,资金流向中国”
-
特朗普大喊要清理DEI,连这些都被美军删了
-
“美俄周日继续谈,细节决定成败”
-
股价近乎腰斩,特斯拉高管已抛售1亿美元股票
-
一场数学竞赛背后的中俄科技与教育合作
-
埃尔多安主要政敌被拘,土耳其金融市场剧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