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味”短片破圈,中国车企更会“对话”了
最后更新: 2025-05-23 15:25:29【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2025年5月16日,时值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这也是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
围绕着新工厂,长安汽车发布了三则“泰味”短片——《泰迅速》《泰懂你》《泰全面》,它们从三个不同角度展现了长安罗勇工厂的特色。在泰国本地发布的同时,这三则短片也同步登上了国内的社交媒体。
长安汽车官方视频号 视频号
这些短片风格轻松、设定跳脱,它们全部贯穿了“泰味”十足的幽默:演员长相“凶狠”却自带喜感,街头场景热闹、松弛。更重要的是,炒粉、骑手、理发店、泰拳等等泰国元素一应俱全。这使长安汽车与当地文化产生了化学反应。
观察者网联系到负责这次传播的总策划,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全球化品牌推广专员王怀义。
从一个负责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员工的视角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车企全球传播策略的演变——如何从单向输出,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对话?
“文化上的差异,反而带来独特的创作效果”
观察者网:这次脚本和拍摄是和当地团队合作的吗?
王怀义:对,这是我们首次启用泰国本地团队拍摄。在前期的创意和脚本打磨的过程中,我们和他们进行了多轮跨国会议和文化调研。拍摄团队、演员和取景地都是泰国本地的。
观察者网:在创作过程中,您怎么看待文化差异带来的创作张力?
王怀义:文化差异确实很明显。比如工作节奏,中国这边通常主导性更强,节奏也快。但这次我们尽可能尊重泰国团队的反馈。他们坚持使用本地演员,虽然我们觉得演员的长相比较“凶狠”,但他们认为这种反差感更有趣。
长安汽车官方视频号 视频号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สบาย ๆ(sabai sabai)”文化,意思是“慢慢来”。这种生活态度体现在外卖慢、节奏慢,但其实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反馈效率都非常高。虽然节奏慢,但产出质量很高,他们也更了解本地市场。
长安汽车官方视频号 视频号
如果内容完全交给中国团队制作,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泰味”——文化上的差异,反而带来了独特的创作效果。
这也让我们在全球化推广中更加意识到,尊重本地文化是前提,必须深入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属性。
从单向输出到全球对话
观察者网:除了通过长安汽车的传播渠道,这些视频在泰国本地也有传播吗?
王怀义:有的。我们在泰国运营本地社交媒体账号,在这些账号上同步发布了视频内容。
同时我也负责全球社媒传播,比如Facebook、Instagram等。与传统TVC相比,这些更贴近生活、有故事和悬念设计的视频更容易获得点赞和评论,传播效果也更好。
观察者网:从传播角度看,您怎么看把海外传播内容同步回国内?
王怀义:这次我们尝试突破以往局限于国内视角的做法,通过这种形式的创作,实现文化破壁。我们邀请了泰国本地演员、网红,融入街头、外卖、美食等元素,用反转、幽默的方式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
长安汽车官方视频号 视频号
在国内传播方面,我们并不认为海内外传播是割裂的。我们在创作初期就设置了多语种版本,希望做到“内容一处开花,全网飘香”。
这三则短片对国内观众而言,是中国品牌自主建厂、文化融合的有力体现,也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对海外用户,则强化了长安作为全球品牌的形象。通过内外联动,实现1+1>2的传播效果。
这次创作也体现了我们“In Thailand, For Thailand”的战略理念,从单向输出转变为全球对话。
车企从容走出去,世界坦然走进来
回顾近几年的发展历程,长安汽车其实是中国汽车出海东南亚的一个缩影。
从2023年11月到2025年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已经建成投产,并且会辐射全球右舵市场。这也意味着,长安汽车目前在泰国具备了从零件到整车的全流程制造能力,也完成从“贸易出海”到“产业出海”的跨越。
王怀义也在对话中提到,这标志着长安的海纳百川计划从1.0迈向2.0阶段。但在迈入中国车企迈向出海新阶段的过程中,“品牌出海”也同样重要。
“因为工厂在泰国,我们选择以泰国本土化叙事激发全球用户的情感共鸣。”王怀义表示。
以长安汽车的三则短片为例,它们以轻松自然的叙事方式切入了三个不同角度,《泰迅速》聚焦本地化生产带来的交付提速;《泰懂你》强调工厂的柔性生产和定制能力;《泰全面》则通过泰拳表达工厂的制造实力。
如何在传递出自身优点的同时,走进“他者”的语境,寻求“跨文化共鸣”——这同样是车企出海之路背后的重要命题。
正如泰语中的那句俚语“สบาย ๆ(sabai sabai)”,“慢慢来、别着急”。在全球化之路上,我们同样希望有更多的中国车企能像这句话所表达的态度一样,包容和接纳当地文化,从容地走出去,也坦然地让世界走进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长安- 责任编辑: 周盛明 
-
网友吐槽入境卡“拖后腿”,泰国旅业新规划“换汤不换药”还是真变革?
2025-05-23 15:0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欧洲阳台”吸引力激增背后,谁在扮演关键角色?
2025-05-23 14:3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东南亚游客“用脚投票”,深圳为何成为“全球客厅”?
2025-05-22 17:21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股东施压奥博穆:大众集团CEO、保时捷CEO不可兼得
2025-05-22 16:37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马斯克:特斯拉将在6月底前启动Robotaxi测试
2025-05-22 16:3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村戏+非遗+赛事,文旅融合的“印江作业”如何抄?
2025-05-22 14:21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日本新建芯片工厂半数未投产
2025-05-22 11:3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为用户而改变”,魏牌发布全新智能化平台
2025-05-22 10:5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美国旅游业突现寒潮,特朗普政策背后藏着哪些消费危机?
2025-05-21 17:47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财报季丨零跑计划年内盈亏平衡,将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建设
2025-05-21 17:26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纯电下降混动上升,本田电动化投资将减少3万亿日元
2025-05-21 17:24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202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定档10月,AITX将迎来首展
2025-05-21 17:2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捡垃圾换午餐?哥本哈根吸引游客“另辟蹊径”
2025-05-21 15:55 观出行 品位·出行 -
千万元补贴、百项新体验,如何在这一“大礼包”中找到旅游“理想型”?
2025-05-21 15:46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推动构造改革,丰田将为所有新车提供后加装服务
2025-05-21 11:23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体系化出海: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泰国翻三倍
2025-05-21 11:20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研究发现,“通人性”的自动驾驶能降低事故伤害
2025-05-21 11:15 观出行 洞察/视频 -
新车看点|全新智己L6上市,权益价20.49万起
2025-05-21 11: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
互免签证!“为区域旅游合作树立典范”
2025-05-20 17:50 观出行 出行热点 -
摩根大通称中国汽车价格战比去年更残酷,乘联分会:不准确
2025-05-20 17:11 观出行 产业新闻
相关推荐 -
再升级,以军称打死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 评论 240“她带了块磁铁只为蛐蛐中国,G7没胆写进声明” 评论 362特朗普最新表态,伊朗提出条件 评论 313“在以色列,就连死亡也不平等” 评论 125巴黎航展4家展台被关,以方怒了:这些武器与法国竞争 评论 134最新闻 Hot
-
再升级,以军称打死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
-
高志凯提建议后,印度真有人怕了...
-
美国施压对华“脱钩”,越南企业哭了:要“毁了”我们
-
“他俩闹掰,中国把美国看得更透了 ”
-
“中国不要,欧亚买家接盘”
-
伊朗发布指南:这些人,通通可疑
-
“她带了块磁铁只为蛐蛐中国,G7没胆写进声明”
-
美驻以使馆:帮不了,撤不走,自求多福吧
-
巴黎航展首日,“悲喜两重天”
-
白宫呛奥巴马:美国人要真在意你的想法,哈里斯早上位了
-
“为成为全球顶级芯片供应商,我们必须走出中国”
-
伊朗外长:内塔尼亚胡把美国总统当傻瓜
-
特朗普最新表态,伊朗提出条件
-
内塔尼亚胡放狠话:不排除干掉哈梅内伊
-
有条件接受美国10%关税?欧盟回应
-
“在以色列,就连死亡也不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