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军缴获攻入本土的美制装甲车 美方回应:质疑
-
王世怡高武德势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5月22日,两个反俄武装组织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地区发动袭击,并声称“完全解放”该地区一个村庄,俄军则宣称这些武装分子是“乌克兰军队”,并迅速组织“反恐行动”。
综合塔斯社、俄红星台和美联社5月23日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下午,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乌军侦察破坏小组已被“封锁和击溃”,共打死70多人、4辆装甲车和5辆小货车被摧毁,残余分子被赶回乌克兰境内。俄方随后放出了击毙乌军的尸体照片和边境检查站内的乌军车辆残骸,其中包括多辆美制装甲防雷车M1224“和美制装甲突击车M1151A1。
在俄军展示攻入俄本土的美制车辆后,美国国务院23日晚些时候回应称,我们对“进入别尔哥罗德州的乌军使用了美国提供给乌军的美制武器”的报告感到质疑,因为这些“影像模糊”。此前23日早些时候美国务院表示,美国和乌克兰政府“进行过明确的交流”,美国并不支持和提倡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攻击。
随后在23日晚些时候,俄军陆军总参谋长兼联合集群部队副总指挥拉平上将与缴获的美制装甲车辆合影,左起第二位是拉平上将 图源:社交媒体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当地时间23日说,美国政府目前对有关“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武器,被用于‘俄罗斯自由军’在别尔哥罗德南部地区”的报道真实性,表示“怀疑”。米勒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很多报道,看到了模糊的图片,还有所谓的情报分析人士在发表言论。我们怀疑它们的准确性。”
此前米勒曾在23日早些时候表示,美国已告知乌克兰,“不促使也不鼓励袭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而五角大楼新闻秘书莱德则表示,美国政府没有批准向乌克兰武装部队以外的准军事组织转移任何设备。
他补充称,美国官员“定期与乌克兰沟通”,华盛顿的安全援助必须仅用于乌克兰境内,以捍卫其主权。与此同时,莱德也对美制装甲车的镜头提出质疑,“当看到这样的图像时——你知道,这是我们要调查的事情——我不清楚这些图像是真的还是假的”。
此前,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发言人安德烈·切尔尼亚克周二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乌克兰没有向这些“俄罗斯民兵”提供任何设备。他说:“乌克兰武装部队获得的所有西方武器仍然处于最严格的控制。”
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州长维亚切斯拉夫·格拉徳科夫在Telegram表示,一个乌军侦察破坏小组于当天进入格赖沃龙区,自今日起,全州进入反恐行动状态。。随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证实此事,并称总统普京已听取相关报告。
佩斯科夫指出,俄军正在努力将他们赶出俄罗斯领土,同时分析说,乌方此举试图通过实施破坏活动转移注意力,将乌克兰失去巴赫穆特控制权的政治影响最小化。
在俄方通报后,乌克兰方面火速撇清关系,称乌克兰与相关“入侵”行动无关。
当天晚些时候,反俄武装组织“俄罗斯志愿军”在社交媒体宣布对袭击负责,并声称已和另一个反俄组织“自由俄罗斯军团”一同“完全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州的科津卡村(Kozinka),“前方部队已进入格赖沃龙区域”,并成立“别尔哥罗德人民共和国”。该组织还发布了别尔哥罗德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社交媒体流传的图片和视频显示,两个组织成员还声称缴获了俄边防机构武器装备,包括一辆维修中的BTR-82A步兵战车。
不过,这些袭击并未持续多久。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3日说,俄罗斯武装力量对潜入别尔哥罗德州格赖沃龙的乌克兰武装人员进行了空中打击和炮击等,共打死70余名乌武装人员,摧毁4辆装甲车和5辆卡车。残余武装人员退回乌克兰境内,俄军继续对其实施打击。
俄军展示缴获的美制武器和乌军尸体 图源:俄新社、社交媒体
当天,别尔哥罗德州宣布取消该州境内实施的反恐行动状态。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通报说,乌方在过去一天内向该州约20个居民点发动攻击,导致1人死亡、13人受伤。
随后在23日晚些时候,俄军陆军总参谋长兼联合集群部队副总指挥拉平上将带领俄联邦调查局(FSB)的边防机构和西部军区装甲部队等部队进入别尔哥罗德州格赖沃龙区,并于缴获的美制装甲车辆合影。
根据俄方发布的影像和视频资料,有3辆美制装甲防雷车M1224“MaxxPro”、3辆美制装甲突击车M1151A1“悍马”、1辆乌克兰制装甲突击车KRAZ COBRA、1辆波兰制装甲突击车AMZ Dzik-21 辆美制装甲输送车M113和一辆皮卡。其中一辆悍马的车体上还存留着乌军写下的“为了巴赫穆特”字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停飞6个月以后 美B2轰炸机恢复飞行
2023-05-23 17:42 -
“里根”号今出港,开始轮换回国前最后一次部署
2023-05-23 16:35 -
换料大修近6年后,“华盛顿”号出港试航
2023-05-23 16:32 -
湛江舰完成参展集结!
2023-05-23 15:06 -
想震慑谁?美军展示秘密钻地武器,却马上删了
2023-05-23 14:01 -
日本将向乌克兰提供100台自卫队车辆
2023-05-22 16:30 -
台湾自造潜艇要不要政治下水?要!
2023-05-22 16:30 -
高能炸药产能不足,五角大楼要填补和中国的“分子差距”
2023-05-22 14:12 -
一周军评:想展现“全力抗俄”,北约援乌不止需要F-16
2023-05-21 09:21 一周军事观察 -
G7开幕之际,美航母停靠日本佐世保
2023-05-20 15:28 -
“美国不允许乌克兰飞行员接受欧洲F16训练”
2023-05-18 17:34 -
拍摄“爱国者”发射 乌安全局:抓起来
2023-05-18 14:58 -
拉萨舰编队完成绕日航行
2023-05-18 12:56 -
巴斯钢铁铺设首艘“伯克”Ⅲ龙骨,落后友商三年半
2023-05-17 16:09 -
“向英勇的塞尔维亚250导弹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3-05-17 15:52 -
美军战机扎进灌溉渠,飞行员爬出战机
2023-05-17 14:22 -
美国媒体坦言“爱国者不是万能的 也会被俄军摧毁”
2023-05-17 14:02 俄乌冲突一周年 -
搞沉一艘“宙斯盾”,查了四年半,缓刑六十天
2023-05-16 21:16 -
俄国防部:“匕首”摧毁“爱国者”
2023-05-16 19:39 -
乌克兰运输机给波兰运来美国火箭炮
2023-05-16 17:49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基辛格是一面镜子,今天的美国政治精英却走偏了”
-
“我们在欧亚非交汇处,能帮中国”
-
奥地利外长欢迎拉夫罗夫:一起谈谈,西方不能怕
-
“美西方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影子都没见到”
-
反华议员又搞事:除非中国交出TikTok算法,否则…
-
普京哀悼基辛格:睿智、务实且有远见的政治家
-
美司法部指控印度官员雇凶暗杀:杀手其实是美国卧底
-
“在中国发展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大众需要迎头赶上
-
基辛格逝世,官网悼文11处提到中国
-
“在国内卖2000,在美国卖6万,价格依然能打”
-
连续三年!“韩国第一名被中国夺走”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基辛格去世,中国驻美大使: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
韩国仅得29票,他们怒了
-
“为什么澳大利亚军舰要去东海?中方采取的行动非常专业”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