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成兴:“美国世纪”结束后怎样?
关键字: 美国世纪亚投行约瑟夫·奈软实力李光耀独立宣言和平崛起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在新书《美国世纪结束了吗?》里,约瑟夫·奈(观察者网注: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以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而知名)解释了“美国世纪”兴起的部分原因:1940年代时,唯独美国能响应世界需求,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他以一种运筹帷幄的姿态,再次向我们展示了他那“无坚不摧”的“软实力”概念:影响力远比军事实力来得重要,而支配者也未必能成其领袖。他提醒我们说,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曾告诉过他,美国将永远领先于中国:中国也许能夸说自己那13亿人口,美国拥有的,却是70多亿人的才智与好感。
但全球公共产品供应商的角色再非美国独有,一家独大的日子显然已一去不返。过去曾落在美国东海岸一带的世界经济重心如今已向东偏移了5000公里。世界陷入的诸多困境需要全球协作来解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承担全球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或者世界性流行病等难题,美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开启“美国世纪”的独特动力经已不在,要想让新的世纪继续属于美国,美国就得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不能仅仅采取单方面行动。
大势所趋……
选择有二。美国可以通过震慑世界来取得全球领导权:它有军队,有科技和经济实力,控制着世界储备货币,还拥有创造力,以及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
或者,它可以通过推动世界进步,进而领导世界。
这两个选择它都曾实践过。问题在于,如果今时今日的美国选择了前者,它还能像李光耀所承诺的那样,继续赢得全球70亿人的好感吗?
厚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这也不是什么奇思异想,不过是个经济学原理罢了:在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存在的唯一理由,就在于它能向社会提供公共货物。民主政治最可贵的原则之一,就是允许社会选择那些负责、能干、高效且一心为公的领导人。美国《独立宣言》第二大段的主要精神,正在“被统治者的同意”一词。
这是个超越票选的概念。“厚天下之利”惠及了社会上那些不会或不能投票的群体:领袖服务的对象,是受其领导的整个社会。如果这些领导人口惠而实不至,就会被社会淘汰。当我们讨论世界领袖时,着眼点也在国际社会。
中国为世界领导权带来了新话语。随着中国不断推动包括亚投行在内的整体发展战略,中国的叙事基调亦有所变化:“我们做得还远不够好,但起码我们理解发展经济的艰难处。就算我们没摸对门道(更谈不上引领你们摸对门道),却仍然能体会到那种艰辛。我们在此愿尽绵薄之力帮助你们。”——正呼应了中国“和平崛起”的长期政策。这个朴素的想法也许能赢取65亿人心:这些人不住在大西洋的轴心,也从未真正融入过“美国世纪”。
相形之下,如今约瑟夫·奈在阐释“美国世纪”时,是否越来越强调美国的震慑力,越来越忽视美国的推动力?此亦发人深思。
(观察者网刘旭爽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刘旭爽
-
亚运会首金!中国赛艇队姑娘夺冠 评论 58开幕式总导演:我们选择的点火方式是充满自信的表达 评论 85习近平宣布杭州亚运会开幕 评论 65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评论 111“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评论 215最新闻 Hot
-
被拜登爽约过的他们将缺席此次峰会,美方“失望”
-
“不该对乌开出空头支票,除非...”
-
美外交官认了!“是五眼联盟...”
-
他在联大怒批日本:应立即停止
-
“无法将中国排除在外,非常乐意合作”
-
美对华芯片限制“护栏”最终规则公布
-
“乌克兰已头脑发热,美国应让他们冷静冷静”
-
“拜登已对泽连斯基承诺,将提供远程导弹”
-
“中国唤醒成功了,但印度还没收到月球探测器信号”
-
“俄罗斯明年将大幅提高国防开支,至GDP的6%”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