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片《大国外交》披露中国外交“朋友圈”的两个变化
关键字: 大国外交【文/观察者网-正经君】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正在热播中。这是十九大之前,《将改革进行到底》和《法治中国》之后,中宣部牵头拍摄的反应“砥砺奋进的五年”的专题片。
《大国外交》展现的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在外交领域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领中国外交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和前两部专题片一样,《大国外交》的第一集也是总括性质的,如果时间紧,只看第一集机也是能领会全片的大意的。
观察者网-正经君注意到,片中所反映的中国外交新格局当中,日本从“大国关系”中消失了,而以往作为发展中国家合作平台的金砖国家合作升格为“大国关系”中的一部分。
比如,在第一集《大道之行》中,介绍了中国近年来编织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
解说词是这样的:
积极运筹大国关系,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
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向更高水平;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共同建设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携手打造金砖国家新的“金色十年”。
秉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让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站上更高起点,正式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重新启动中日韩合作;与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增强;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入新阶段。
同发展中国家守望相助,共同进步。
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确立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共同打造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同阿拉伯国家致力于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
这里没有单独提日本,只在周边外交中作为中日韩合作的一部分提到。
而在《大国外交》第二集《众行致远》中,梳理了过去5年来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讲述中国更加奋发有为处理同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可以说是对第一集中上述三个段落的扩展说明,然而这一集当中也一次日本都没有提到。
近年来,中日关系一波三折,在总体向好的同时仍具有敏感、复杂、多变等不确定因素。
如果对这十几来年中国外交话语比较熟悉,那么应该会注意,日本从“大国关系”中消失是有迹可循的。
长期作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曾经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外交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以往,不管中日关系怎么差,在中国涉及外交、国际关系的出版物中,中日关系总是放在对世界主要大国关系中,这一梯队基本包括美、俄、欧、英、法、日、德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如今,与英法德的关系还可以说合并到中欧里面,日本则没有出现在这一栏里。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形成以周边和大国为重点,以发展中国家为基础,以多边为舞台,以深化务实合作、加强政治互信、夯实社会基础、完善机制建设为渠道,全面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的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日本处什么样的位置?日本学者也很关注。
2015年初,日本《产经新闻》刊登了原滋贺县立大学研究中国的教授荒井利明的文章,题为“中国外交与中日关系”相关的报道。
荒井利明观察到,从中国外交部每年出版的外交白皮书《中国外交》来看,2003年版所讨论的2002年外交,把中国以外的国家分别分为西方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三种,而日本和俄罗斯被划分到周边国家的范畴。
到了2004年版的外交白皮书所记述的2003年中国外交,西方发达国家的说法已经消失不见,替换它的则是“大国”这种说法。伴随这个变化,俄罗斯和日本与美国、欧盟一起被分到了大国行列中。在此之后,中日关系在中国的外交白皮书中开始经常作为与大国关系的一部分来讨论。
从“西方发达国家”到“大国”表述的改变,正好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中国的快速发展相关。荒井利明认为,这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大国化是有关的。
不过,根据2006年版外交白皮书,中日两国关系恶化的2005年,即小泉纯一郎时代,中国不再把中日关系看作是中国与大国间的关系,而是包含在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
但是,从2007年版的外交白皮书中对2006年的外交所进行的描述来看,安倍晋三政权的登场使得中日关系得到了改善,因而中日关系再次被记述在了与大国的关系中。
2014年版外交白皮书,因为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的关系一直很好,均被作为与大国间的外交所记载,却没有提及与日本的关系。甚至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日本也没有出现。仅仅作为其它选项,只记述了关于钓鱼岛等问题。
正经君也注意到,这种变化体现在中国外交部和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之中。
2014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外事工作会议召开,对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作出全面部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提出了中国要培育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致力于追求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7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在汉堡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华社图)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抓好周边外交工作,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要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扩大同发展中大国的合作。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正经君认为,这段表述已经暗含了升格“金砖国家”合作的密码。
一个月之后,在当年年底的外交部新年招待会上,王毅外长说“我们将探索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保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运行,以构建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深化中欧互利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加强同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大国的战略务实合作。进一步弘扬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美、中俄、中欧关系均是大国关系的组成部分,而新兴大国也点名了印度、巴西、南非,这三个国家加上中俄,就是“金砖”了。
2015年,中国外交部的一项举措惊动了日本。当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援引相关人士的消息称,中国外交部取消了专门处理对日关系的“日本处”。 中国外交部随后证实确实对亚洲司司内的处室等进行了调整,但表示“这是正常的行政调整”。
由于中国的邻国基本都在亚洲,因此亚洲司承担了繁重的外交任务。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中日韩合作、亚洲合作对话、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地区组织、合作机制和热点问题都与亚洲司有密切关系。
在这次调整中,亚洲司将把以往按国别划分的多个处室,合并成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几个大处,把相关外交工作梳理得更加高效和清晰。前日本处处长杨宇就是新任的东北亚处处长。
虽然中国外交部强调对日政策不变,但是单独设处和合并设处体现的程度对于观察人士来说还是明显是不同的。
今年1月,《人民日报》刊发《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指引下不断开创对外工作新局面》的文章,指出“要切实促进大国协调与合作,努力构筑总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架构。同美国新政府加强沟通协调,妥善管控分歧,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全方位推进中俄高水平战略协作,深化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重大项目合作。加强中欧四大伙伴关系建设,扩大在全球治理及新兴领域的沟通交流。大力提升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夯实伙伴关系网络坚实基础。以我国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为契机,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南合作重要平台。”
而今年第一期的《求是》杂志刊发了王毅外长的文章“在世界变局中坚定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运筹大国关系棋局”一节中,单独出现的是仍然是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和金砖国家领导人果阿峰会。
对中国而言日本早已不是大国了吗?这是前述荒井利明教授的疑问。不过习近平主席在最近一次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见中,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习近平指出,中日互为重要近邻。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关系着两国人民福祉,对亚洲和世界也具有重要影响。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双方应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精神,排除干扰,推动两国关系朝着正确方向改善发展。
那么,日本没出现在中国的“大国关系”中会是暂时的吗?正经君认为还有待观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歼-35A官宣!将在珠海航展首次展出 评论 366亲欧派赢了,她还特意用俄语说… 评论 221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在京举行:不应也不会“脱钩” 评论 46“美国关税紧咬,中国太阳能企业找到新路子”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美国这项对抗政策,反而让中国获意外之财”
-
跟中国冷战,与美国热战,欧盟“小可爱们”吃得消吗?
-
美国人准备好“内乱”?
-
“粗鲁!他们侮辱我的国家和领导人…”
-
法官员称“支持对华谈判但不妥协”
-
特鲁多、莫迪谴责
-
选前最后民调“无异于抛硬币”,博彩平台特朗普优势收窄
-
美国一男子因企图炸毁变电站被捕,曾鼓吹“加速主义”
-
对华更强硬!他开始“表忠心”了
-
中企开发的秘鲁港口揭幕在即,美军方又煽风点火
-
歼-35A官宣!将在珠海航展首次展出
-
亲欧派赢了,她还特意用俄语说…
-
菲律宾举行三军演习,“演练夺岛”
-
孟加拉国拖欠8.5亿美元电费,印度前首富上手段了
-
中日高级别政治对话在京举行:不应也不会“脱钩”
-
“史无前例,简直荒谬!”瑞士高校加强对中国学生审查引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