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博会观察:电动整车拼不过中国,多家日企开始另辟蹊径……
纯燃油车已经完全让出了中心位置,外国车企想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在魅力的彰显上需要相当用力,仅靠一个名牌、仅有过去的辉煌显然已远远不够。[全文]
-
不吹不黑,评价下台积电在日本的投资
无论如何,台积电生产的都是最有市场的芯片,给拉辟达斯留下的都是风险大、投资多、市场窄的2纳米市场。把这说成“分工”,怎么看都有一些掩饰不住的尴尬味。[全文]
-
本届进博会,日企在电动车和氢能“两头押注”
经济安保让高技术不再能够顺畅地与中国交流后,日本企业技术的先进性该如何维持?日企如何在中国市场保有现在的口碑和影响力?笔者参观进博会时一直在思索答案。[全文]
-
面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美企大胆“示爱”,日企小心翼翼…
中国市场让不同地域的企业不得不去正面评价、尽可能地参与,从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如何在中国稳定地开拓市场、如何构筑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地产地销”供应链,当下日本企业应清醒地认识这些问题。[全文]
-
引进台积电,日本半导体产业就能复兴?
日本在半导体生产方面落后于中国台湾及韩国以后,在国际半导体产量方面变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国家,但日本在原材料等方面具有众多独到的技术……[全文]
-
日本笔记本电脑,为何会从“世界第一”沦为无人问津?
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东芝,在35年后彻底退出了自己一度称王的领域。东芝的电脑生产路线是不是错了?该如何使用代工?代工分哪些使用方法?[全文]
-
继半导体、电池,日本这一产业也正被中国赶超
日本机器人产业会不会像半导体、电池等产业一样,从主角退为配角,紧接着进入跑龙套阶段?日本是不是更愿意享受跑龙套的角色?[全文]
-
“岸田私下抱怨,安倍厌华拳头举太高”
安倍意外离世后,按说岸田可以省去不少与安倍争先恐后地表现厌华的需求了,一个真正的岸田也许在参议院选举之后,会渐渐露出水面。[全文]
-
安倍去世,日本国内的“中国威胁论”或将弱化?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日本引导了国际社会与中国的对立或者对抗,而始作俑者正是安倍。[全文]
-
拜登访日,要利用它的“不正常”
不正常的日本国内局势带来了中日关系的极不稳定、不正常,但没有这种不正常就不能压服日本国内的怨气。而这不正常已经发展到,连经常刊载厌华文章的《朝日新闻》也发表了题为“日美首脑会谈,岌岌可危的对华发力倾向”的社论。[全文]
-
一个汉堡,见证了日本国力的衰微
技术革新、经营革命等等,在今天的日本已经被高涨的财政政策、日元贬值有益论所淹没。而今天的日本仍在强调经济安保,舆论、政界有种极为猛烈的厌华情绪,这将让日本更加难以从失落中挣脱出来。[全文]
-
日本跟风制裁俄罗斯,如“仰天而唾”
为跟随欧美脚步,将关乎日本国家社会稳定的重大项目让给中国,这显然不是日本乐于看到的局面。而且,真这么一番操作下来,俄罗斯实际上不甚在意日本表态,能源又有第三国顺利接手,中国也能从中得利,最终受伤的只有日本——这无异于自损一千,伤敌近乎于零。[全文]
-
被美整惨过,日本现在想用同一招来对付中国
日本企业三菱重工曾用二十年时间研发乘坐百人左右的中型客机。但美国不给飞行许可,飞机就飞不出日本;而日本国内市场有限,一个标准就把三菱重工卡死了。有无数这方面经验的美国,加上深受其害的日本,现在想用自己制定的标准来彻底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全文]
-
美军带着奥密克戎大摇大摆地来了,日本能怎么办?
美军基地的士兵有个较大的特点是喜欢酒驾、斗殴、盗窃民宅。……12月21-31日,日本警察共逮住4名酒驾美军士兵,在对他们的询问(不是讯问)中,得知他们从美国进入日本时,没有做核酸检测,来到日本后也未做。[全文]
-
我在安倍老家见证了日本的政治斗争
在山口县,笔者用地方方言和林芳正聊天,林无缝对接了地方方言。从山口县选区选出的议员安倍晋三,则到最后也是一口标准的东京话,在地方集会上同样不会使用一个山口方言中的词汇。[全文]
-
有些日本人早就想借台湾问题,再来场甲午战争
其实并非军人将经济视如粪土,是战争能给日本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带来超乎寻常的利益。甲午战争的成功体验,让今天的日本军人依然热血沸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