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美国对中国采用“意识形态驱动”策略彻底失败
关键字: 美国中美关系南海局势重回亚太美国对华政策美国对华政策错在哪里?1月6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以此为题刊登文章,作者约翰·海明斯(John Hemmings)称,美国的亚太战略有不少错误,其中之一就是,以“意识形态驱动”的战略对中国不管用。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美国决策者现在还在假设“中产阶级壮大将促成‘政治自由化’”。
文章称,出于自由主义的全球性抱负,决策者们的假设经常将政策引向对整体战略有害的境地。比如,在重建阿富汗时,西方国家总是优先实施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项目,比如扩大女权、发展新闻自由,而不是建设水利;而在伊拉克,这种以为“当人们从威权主义下解放出来时,会选择西式民主(democracy)”的思路则“无意中令伊拉克的国家建设重回起点。”
观察者网编译如下。
报道截图
纵观亚太地区,美国的决策者们有不少值得自豪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值得担心的地方。一方面,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旧金山体系”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和制度发展,消除了该区域欧洲殖民主义的最后遗产,鼓励用新自由主义的手段进行制度建设。开明的精英、开放的文化态度,再加上美国提供的贸易和安全保证,这一切都令许多国家能专注于经济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
但是,美国决策者基于价值观的亚太政策也存在着严重的弱点,这值得思考。虽然这并没有否定整个基于价值观的政策本身——毕竟这是软实力的来源——但它的确要求,应该对美国采取这一原则所造成的后果进行冷静审视。
中国实力在本世纪的复兴,与美国的战后决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美国人可以将这一政策视为最大的成功,而矛盾的是,也可以视为最大的失败。中美关系正常化最终令两国贸易自由化,同时激发邓小平进行经济改革。邓小平希望中国脆弱的经济能重新焕发生机。1979 年,邓小平和卡特发布《中美建交公报》,随后,中国坐上联合国最高席位(观察者网注:中国的合法席位早在1971年恢复)。1980年,美国继续对中国推行优惠政策,中国一直享有最惠国地位,直到2000年,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地位,为中国加入WTO放行。从那以后,中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
在推动中国崛起方面,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谓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当真正理解了这个国家,或者从鼓励中国崛起后的间接影响上看,这些政策却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受益于经济成就、科技能力和迅速发展的军事实力,北京变得自信且强大,已经开始对该地区投射军事力量,并威胁区域稳定和繁荣。面对美国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包容”,中国并不想予以友善的回报,看起来,中国更想消除美国在该区域的影响力,将华盛顿排除在地区秩序之外。运用一系列源自“区域拒止战略”的技术,北京公开把矛头对准了美国的“防务”能力,“威胁海上航线”。此外,在意识到自己建立全球霸权的潜力后,中国似乎试图通过采取多种策略,挑战美元的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很可能想让人民币取而代之。
那么,美国决策者能够从中吸取哪些教训?一个答案是,重新思考美国决策者在分析过程中对“意识形态驱动型”假设(观察者网注:ideologically driven assumptions)的使用。比如,现在还在使用的“中产阶级壮大将促成‘政治自由化’”的假设。这似乎是一个已经操作并验证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获得了不少案例的支持。但是,由于中国政治精英的阻力,这一假设并不能成立。但也是因为它,几代美国政治家和决策者才会认为应该让中国获得经济实力的原因。它成功了吗?当然,很自然两种答案都有。中国现在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国度,许多公民可以出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也有了更多的思想和资金交流。然而,它所产生的意外结果也一样重要,中国可能崛起为美国地区和全球利益的主要挑战者。
这个“假设错误”显示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政策制定者在做决策时令人担忧的趋势。他们并非将政策置于多种非预期的后果下检测,自由主义社会坚持在某些真理(truth)的基础上做决策,然后指导整个政策框架的制定。出于自由主义的全球性抱负,这些假设经常将政策引向对整体战略有害的境地。欧洲捐赠国们如何重建阿富汗就是其中一例,他们总是优先实施符合西方价值观的项目(观察者网注:culturally Western projects ),比如扩大女权、发展新闻自由以及其他一些符合自由主义价值观的项目,而不是在那些更中性的领域努力,比如国家建设、水利建设以及其他机构。
美国外交政策上,因“意识形态驱动”而犯下错误的另一个显著例子是,新自由主义假设的“当人们从威权主义下解放出来时,会选择西式民主(democracy)。”在这一假设的指导下,美国认为解除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的政权、军权,就能通向西式民主。但众所周知,制度、机构的缺失,失业者、武装分子的涌入加剧了区域动荡,无意中令该国的国家建设重回起点。
这并不是说,这些假设总是错的,在特定时期内,它们有时候是对的。但是在学习决策的过程中,制定者不能假定原则是永远可靠的。当正在使用的假设还没有被严格验证,却被外交机构和商业团体采用时,它们很可能导致政策陷入上述的盲目进程。这不是说,美国应该一直采取限制中国的政策,或者应该维持伊拉克复兴社会党的统治。但是,这两个例子可以说明,文化和大环境(context)比假设重要,由此,我们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在未来犯下类似错误。
美国正面临着复杂和充满潜在危险的多极化时代。虽然中国的霸权野心很可能会因其人口挑战而受阻,但未来,它仍将是世界上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国。美国决策者必须改进技巧,若实际状况与预期不符,要学会对基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假设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美国领导的单极化时代过去,我们面临的局面可能将更加困难,国家利益将面临更大的风险。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应该提高技能、学会用“以结果为基础”的手段应对国际问题。未来,美国霸权(American power)不容放弃,也依赖于此。(观察者网 编译/隆洋)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隆洋
-
“无论谁赢,欧洲已输” 评论 70市场疯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银比民调更准确? 评论 93看!中国人的双航母编队 评论 537无论谁胜选,华裔科学家们都担心再遭迫害 评论 324“欧盟将派特使赴华探索关税替代方案” 评论 32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