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卖了俺们民工图立功!”面对质疑,党如何做通支前民工的工作?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团耐心、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不仅把一群散漫的农民组织成了钢铁般的队伍,支援了战争赢得了解放。更为重要的是从枪林弹雨走出来的新党员、干部迅速填补了老区干部南下解放全中国的空白,更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全文]
-
保证淮海战役“小推车”顺利运转的是什么?是政治思想工作
民工特点思想极易波动,每因一个情况变化,地区转移,任务的接受与完结,甚至细小事故,都会引起他们的思想变化。必须进行不间断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适时的宣传鼓动工作。 [全文]
-
伟大的新中国“母亲”:淮海战役胜利背后的劳动妇女
解放战争时期的劳动妇女在他们的父兄、儿子、丈夫或在前线浴血战斗或走在支前的路上,晋冀鲁豫、山东、中原解放区支援淮海战役的妇女参与支前,这是淮海战役六十万打败八十万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说:“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全文]
-
国民党杂牌军抗日表现差异很大,问题出在哪里?
全面抗战前蒋介石为了拉拢地方军阀抗战,动用了很多“杂牌军”去前线抗日。有的杂牌军在抗战前期表现还可以,但后来战斗力越来越差;有的军队如70军就能一直保持比较强的战斗力,背后的缘由是什么?[全文]
-
1943年广东旱灾,一场日伪和国民党联手制造的人祸
抗日战争时期,由人祸造成的巨大灾难除了河南1942,还有广东1943。1942-1943,处在日伪统治下的广东一场涝灾接着一场旱灾。国民党第七战区也参与了救灾活动。然而,赈灾成了伪政府和国民党搜刮民脂民膏的手段。[全文]
-
被吹的神乎其神的薛岳,是如何治理湖南的
薛岳抗战时期国民党战区司令还兼任所在省主席,也兼任湖南省主席,在很多“专家”、“学者”眼里,薛岳是歼灭日军十万的神将,还说他治理湖南时,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推动教育的功臣,还说他曾经铁腕“肃贪”,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全文]
-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何继续支付对日庚子赔款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按规定向各个列强支付战争赔款,即“庚子赔款”。之后日本曾经效仿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即便如此,国民政府依然发扬了“契约精神”,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决定继续对日支付庚子赔款,此举无异于“资敌”。[全文]
-
用庚子赔款建清华,美国人的“善心”你真的懂吗?
1900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涉及到有关战争赔款的内容被称为“庚子赔款”。之后,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并将此款用以“兴学育才”,搞了几期留美预备班。美国人真的在大发善心吗?[全文]
-
中共在晋察冀边区的杀手锏:干部教育
传统的封建社会农村基层权力把握在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士绅手中。他们把持着经济权、司法裁判权、教育权等。为了动员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参加抗日,必须对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加以变革,中共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才能牢牢的掌握政权,才赢得了未来的中国。 [全文]
-
破心中贼: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成人教育
半个世纪前的边区社会教育深刻的改造了华北农村的生态,新的生活、新的观念代替了愚昧、无知。不对农民进行教育,不让一群不知道国家、民族为何物的农民知道为何而战,是不能赢得抗战的胜利的。 在教识字的同时也普及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全文]
-
真正的民国大师在哪里?在敌后边区
八路军所在的地方都是农村,半个多世纪前的敌后根据地和边区农村竟然有学校?旧中国女童入学是极为困难的,如何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让女童入学呢?“军民誓约”又是什么呢?请听我慢慢为您道来。 [全文]
-
1938年花园口决堤的来龙去脉
1938年6月4日,河南中牟县境内黄河大堤较薄的赵口,一群士兵卖力的进行着土木作业。9天后花园口和赵口决堤之水汇合,如脱缰的野马冲向中原大地,究竟是什么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掘开花园口大堤呢?又为何这么做呢?[全文]
-
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的雪耻一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对于国军是小败,第二次长沙会战是大败,发生在1941年末的第三次长沙会战对于国军是一次小胜,此役国军吸取了第二次长沙会战所犯错误并加以改进,为同盟国对日作战首胜,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荣誉。 [全文]
-
前两次长沙会战,国军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大捷”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1939年9月、1941年9月、12月三次进犯长沙,国内某些书籍说这三次会战击败了日本占领意图,还说薛岳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十余万人。究竟事实如何,让我们从当时交战双方台湾、日本方面的史料中看长沙会战,探究历史的真相。 [全文]
-
1942年的中国,有两个世界
1942年河南大旱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与之相邻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也了遭遇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对日军对对北岳区进行的“铁壁合围”和对冀中区进行“梳篦”、“拉网”式大扫荡,晋察冀土共有何解决之道的?与日军在正面战场对峙的国府又是如何应对困局的?[全文]
-
真实的地道战地雷战比想象的还精彩
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真实地再现了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民兵机智灵活的打击日寇的史实。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构成边区三位一体的战争动员体系。 中共是如何将一群不知道国家、民族为何物的庄稼汉变为英勇无畏的战士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