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天龙:从弗格森到巴尔的摩——美国种族问题的背后
关键字: 黑人青年白人警察美国黑人美国廉租房去工业化种族隔离贫富差距巴尔的摩弗格森又一个黑人青年不明不白地死在白人警察的手上,引发了又一场大规模的警民冲突,又一场蔓延全城的骚乱。看看眼前这一幕,和2014年的弗格森案是如此相像,自去年夏至今,这样的骚乱在全美各处此起彼伏,不禁让人想问美国到底怎么了?
这似乎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去年是《人权法案》50周年,今年是《投票权法案》50周年,这两个法案代表着60年代民权运动的高峰,是肯尼迪总统和马丁·路德·金博士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遗产,去年上映的以争取投票权运动为背景的电影《塞尔玛》,甚至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演和最佳原创音乐四项金球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创音乐提名。
可大多数黑人的困苦现实却在嘲讽少数黑人取得的成就。过去的半个世纪,虽然美国在民权事业上取得巨大进步,在制度上拆除了种族隔离的藩篱,但弗格森和巴尔的摩的骚乱再度揭开了种族问题的伤口,将其血淋淋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背后盘根错节的历史、经济、教育和选举问题让美国黑人看不到一丝改善自身命运的希望。
历史:廉租房政策推动种族隔离
回顾去年的弗格森骚乱,事发地所在的圣路易斯历史上就是种族矛盾的高发区,1857年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历史上臭名昭著的Dred Scott一案最初就发生在圣路易斯,该案判决将奴隶制合法化、全国化,最终激化南北矛盾将美国推向内战。战后,因为圣路易斯交通枢纽地位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南方很多黑人迁往圣路易斯,导致该市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早几个将种族隔离政策制度化的城市之一。早在1916年,圣路易斯就通过住宅隔离条例。在该条例被高院判违宪之后,该市又通过地产经纪协会等私人组织来维持种族隔离。正因为圣路易斯市的种族隔离现象非常严重,1948年反隔离的里程碑案件Shelly v. Kraemer案最初就发生在这里。
而因为各种隐性歧视政策的存在,导致黑人区的房产价值降低,黑人难以赶上房产增值的经济发展上升期,结果进一步扭曲了国家政策的制订。联邦政府曾设立屋主贷款公司给屋主提供低息贷款,但因为黑人区房屋贬值,黑人区的物业被标为最低级的D级,结果导致黑白社区的贷款利率差超过2%,黑人更难获得贷款,甚至连黑人区的房子都买不起,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抑制了黑人区房价的升值,迫使黑人屋主低价抛售物业。
在种族隔离制度被判违宪之后,1950年到1970年的二十年间圣路易斯市的60%白人迁往郊区,待黑人逐渐占据市区并开始向郊区迁移的时候,白人则迁往远郊,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继续维持事实上的种族隔离。这种“再隔离”现象导致黑白融合极其困难,导致圣路易斯市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巴尔的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巴尔的摩89%的黑人被联邦政府的房屋政策隔离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区。联邦和巴尔的摩政府甚至连廉租房都要施行黑白隔离,部分联邦官员都承认“这不是贫民窟清扫计划,而是利用廉租房政策阻挡黑人侵蚀白人的领地”,唯一建在黑人区外的廉租房位于郊区的一个半岛,比邻市政垃圾场和焚化炉。而巴尔的摩也遭遇了严重的人口减少问题,大量的白人搬出市区,人口从一百万减少到六十万。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巴尔的摩是美国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几个城市之一。
经济:“去工业化”导致大量黑人失业
种族隔离制度严重削弱了黑人社区的经济潜力,而去工业化则进一步导致受影响地区经济停滞和持续衰退,大量蓝领工人无法跻身中产。圣路易斯和巴尔的摩作为旧工业区的代表,也是这场转型的受害者。
圣路易斯市曾是美国工业中心之一,二战期间因为远离两岸而成为民主的兵工厂,甚至连原子弹用的铀矿石都是在圣路易斯提炼的。而因为二战黑人几乎都不能上战场,因此留在后方从事生产的黑人成为二战美国工业发展的受益者,上升通道被打开。巴尔的摩曾是美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在炼钢、航运、汽车和运输业享有盛誉。黑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发起民权运动与其在美国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有直接关系,黑人在制造业的广泛从业也让其罢工罢市游行更有杀伤力。
但因为白人在战后得到政府扶持免费读大学,大量白人转型为白领阶层,工作上错开了和黑人的岗位竞争,并且因为黑人把持的工会势力大、福利高,白人企业家推动美国进行“去工业化”转型,大量工厂关闭并被转移到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等亚洲地区,结果导致黑人失业问题加剧。持续数十年的转型导致美国工业城市失去税基,在金融危机中抗风险能力极低,汽车城底特律破产托管,而圣路易斯则遭遇历史规模最大的人口外流,巴尔的摩则在二战后的五十年间失去了十万个制造业岗位,如今巴尔的摩经济的90%依赖低端服务业。
黑人失业率升高带来的是贫困率上升。2013年美国4530万人生活贫困,贫困率高达14.5%,而黑人的贫困率则高达50%。研究显示,早在1980-1990年时期,黑人社区贫困率的增长速度就高于其他族裔的社区,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所致。而产业结构调整短时间内并不能解决黑人的就业问题,中小制造业能部分吸纳工人但会降低收入和福利,服务业吸纳制造业工人的能力有限,而信息产业等新经济带来的就业则远不足以弥补“去工业化”带走的岗位。
教育:再次回归种族隔离
教育领域是最早打破种族隔离的地方,但如今这里再度出现隔离现象,黑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黑白差距固化且扩大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67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5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6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