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没有所谓中国“债务陷阱”,不发展才是最大的陷阱
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起来,那才是最大的陷阱。因为一个国家发展无望,就会导致就业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这样老百姓就要遭殃。即使是发达国家,如果一个地方不稳定,也会波及其他地方。[全文]
-
这张照片,见证了历史
在习近平主席与费尔南德斯总统的会晤结束时,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用中文对习主席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阿根廷学者,我能感受到牛望道大使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全文]
-
“坐着火车去新加坡”,能实现吗?
泰国官员表示,泰国政府要加快与老挝和中国同行达成协议,以便在泰国铁路系统与中老铁路之间建立无缝连接,以此增加中老泰之间的经济机会。用地面变轨距装置连接中老铁路和泰老米轨铁路,恰恰符合“无缝连接”的字面含义。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就看泰国的了。[全文]
-
中老铁路开跑,会撬动东南亚“经济版图”吗?
越南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是对抗中国的,所以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一直很暧昧,既不像印度那样反对,也不积极,很多项目都交给日本做,结果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越南在这方面已经吃了很多亏,再继续下去,哪天经济被老挝和柬埔寨追上来,也不是没可能。[全文]
-
一些西方国家抵制北京冬奥会,让我想到1980年的苏联…
人权问题一直是东西方的争论焦点。我还记得1980年苏联举办奥运会时,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入了抵制的行列。我希望体育运动能够远离政治冲突。奥运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全球事件,不应被视为政治斗争的一种工具……[全文]
-
“这是一个战略,而非中国接管世界或该地区的阴谋论”
在某种程度上,中美关系正处于自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以来最难以预料的时刻。对于这种史无前例的状况来说,没有人能自称专家。这是一个我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的情况。因此,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我认为中美双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全文]
-
“一带一路”要重视细节:中国员工到海外住工棚,对方说不行
宣传要适度,做不成也不要强人所难。我们要和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跟踪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一带一路”合作的方向和资源配置。政治关系稳定、经济效益可控,信誉相对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应当成为今后我们注入资金、投入技术的重点方向。[全文]
-
西方自己发展时从不提“碳排放转移”,轮到中国就变了
我们一方面要承担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全球减碳任务,现在还加了第三个责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减排低碳,所以对中国来说,这是三重责任。[全文]
-
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印度和巴铁怎么想?
从我们中国方面来讲,我们在海外建设的燃煤电站项目都是清洁燃煤项目,并且都使用的是超临界机组或者是超超临界机组,我们中国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我们并不是说把落后的燃煤发电技术输出到国外去。[全文]
-
美国一个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来,怎么敢打中国?
我记得当时小平同志吸了一口烟,然后以浓浓的四川口音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苏联是个超级大国,但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他说了两遍“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来,怎么敢打中国?[全文]
-
美军撤走了,中东就是权力真空?
中东人,包括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非常陌生。他们连“朝贡体系”的概念都没有,模模糊糊地以为,“中华帝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约略近似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的关系。以基辛格为代表的西方右派汉学家又提供了一套为中国量身打造的“历史观”。[全文]
-
美撤军后的阿富汗是中国的黄金机遇
阿富汗一直被视为“帝国坟场”—从亚历山大大帝、大英帝国,到苏联和今天的美国,概莫能外。现在中国来了,带来的不是炸弹,而是建设蓝图。中国有机会证明这一诅咒能被打破。[全文]
-
非洲搞基建,会陷入“债务陷阱”?
简单地套用中国的经验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这一方法并不会奏效,这种综合性转变要求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多样化转型。因此,以一个可持续性的增长目标为指引比遵循固定的模式更重要。[全文]
-
只要塔利班新政府不再藏匿恐怖分子,巴基斯坦就支持
美国又与它过去要清除的所谓“恐怖分子”达成了协议,这再一次彰显了美国外交的双重标准:根据他们的政治利益需要,一些国家和人民有时可以被认定为“恐怖分子”;同样因为政治利益需要,同一群“恐怖分子”又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国际政治中的合法参与者。[全文]
-
拜登的计划没法实现,最好是和“一带一路”融合
随着美国的绝对优势逐渐消失,尽管拜登G7期间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B3W),但比起中国的“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拜登的计划已经远远落后且毫无希望达成,未来的大势所趋仍旧是更高质量、广义上的“一带一路”。[全文]
-
我去了张桂梅校长的女中,孩子们问了我三个问题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中国处理际问题的理念,恰恰是这倡议最具价值的原因之一。中巴经济走廊不是中国的,而是欢迎各个国家共建,中国只是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至于各国借鉴多少、如何借鉴、怎样实施中国经验,这是巴基斯坦自己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全文]
-
塔利班攻城略地,后美军时代阿富汗未来在哪里
过去几年中,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都表达了在权力方面让步的意愿及对彼此更大的宽容。随着阿富汗国内局势逐渐在军事上陷入僵局,武装冲突可能会逐步降级,这也会促进阿富汗内部和平谈判的进程。[全文]
-
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还有哪些事情可做
煤炭发电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单一最大来源。如果“一带一路”拒绝投资新的煤电项目,将有利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提升“一带一路”的美誉度。但绿色标准要“高且可行”,去煤化绝不是完全无煤,或立刻无煤。相反,要支持金融机构投资改造现有的火电厂。[全文]
-
拜登:重建不了美国,那就重建世界吧
在七国集团峰会结束后发表的公报里,B3W项目只是被若隐若现地提了一下。这或许是一个迹象,表明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也都认清了它的真实面目——这不过是一位急于取得外交成果的新当选总统专门说给国内民众听的语言花招罢了。[全文]
-
罗马帝国还是秦帝国?中美如何想象未来的世界模式
“一带一路”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中国第一次打破自我孤立状态,打破“天下”的被动设想,不只是等待和被动地与其他国家接触,而是主动向世界伸出手。这是一个美国几乎无处不在的世界,虽然美国没有直接统治其他国家,但拥有一个帝国,类似于罗马对大地中海盆地的统治。[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南非冰箱出口英国的背后
-
匈塞铁路贝诺段开通,“中俄朋友与我们共同建造”
-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天下一家篇:人类做的是同一个梦
-
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有多重要?
-
日媒抱怨英国忽视巴巴多斯:中国人来了
-
澳国防部审查结果出炉,有些人要失望了…
-
“美国这么干,只会把这些国家推向中国”
-
美国学者驳斥“中国债务陷阱”,却遭BBC恶意剪辑
· 这很BBC… -
抗衡中国?欧盟公布3000亿欧元“全球门户”投资计划
-
热解读|绘好这幅“工笔画”,习近平落笔“高质量”
-
第一报道 | 习主席讲“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国际社会强烈共鸣
-
学习进行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作出全面部署
-
【每日一习话】加强绿色发展合作
-
共建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述评
-
越南首条城市轻轨开通,中企承建
-
抗衡“一带一路”,拜登先从拉美下手了
-
“白俄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中欧班列顺利运行”
-
“美国在非洲还能卷土重来,和中国较量吗?”
-
美澳为“全球基建计划”暖身:中企想买,我们就拦
-
欧盟嘴上不敢提中国,脑子里“写满中国”
-
-
· 一带一路 ·
-
孟加拉总理:印度,你是大国,不要担心“一带一路”
-
怎么当好“一带一路”主力行?专访中行行长刘连舸
-
州政府自行加入“一带一路” ,澳总理惊了
-
甩开“中央”单干,澳这州加入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5岁了,真好!
-
这是真鲜为人知了…
-
一部影片,为何在上映半年后得到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的点名称赞?
-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电视台给新疆主持人发感谢信 为什么?
-
当炸弹成为商机 阿富汗电商飞速发展
-
印尼80多岁老华侨当年年级第一 他聊了聊回国高考
-
“舌战群儒”视频5|张维为:价值观念彼此尊重,这才是中国的行事之道
-
斯里兰卡前大使:印度对中国的这个担忧很可笑
-
中国为全球贡献多少就业?仅一带一路就超16万
-
骑行18国抵北京,这是第一个骑摩托穿越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
-
当一带一路来到电影世界,中国的角色依然很重要
-
这个台湾人连赞3遍大陆——非常强,非常强,非常强!
-
“太好吃了!”外国吃货眼里的“一带一路”
-
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吗?观网读者:工业化推动世俗化
-
分头行动!“第一夫人们”现身秀水街买买买
-
和习近平一起“走路”是什么体验?马云和他们来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