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鸣:女性治国受阻 朴槿惠毕竟不是默克尔
关键字: 朴槿惠闺蜜干政【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王一鸣】
男人也能当首相?
上世纪80年代,当撒切尔夫人满身荣耀之时,大英帝国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女孩问男孩,“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男孩说:“当首相。”
女孩很吃惊:“男人也能当首相吗?”
笑话虽然夸张,但是反映了民众对于前任詹姆斯·卡拉汉政府高度干预下经济滞缓不前,工会失控社会混乱的极大不满。在撒切尔的三届政府治下,英国的通货膨胀率由1975年的27%降至1986年的2.5%,第三个任期时,英国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这是女性国务家的伟大成就。
笑话也反映了人们对21世纪性别政治的预判。2001年,美国方言学会举办了一次“世纪之字”的评选活动,结果出人意料——“她”以绝对优势战胜“科学”、“信息”等候选字,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据几个月前“Politico”杂志的统计,到明年年初,女性将很有可能在21个国家和地区担任领袖。并且,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今时今日,这些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大国,她们将构筑从“Blue House”(青瓦台)到“White House”(白宫)的广泛而深刻的政治影响力。
一时间,人们开始聒噪——“她世纪”已经正式来临。
这几天将深刻地检验这个鸡汤命题的真伪。
历史将极有可能以狠狠的耳光将那些数字背后的幻象击碎,十余年温顺的政治气候里滋养出的一切性别平衡的微曦与曙光正在模糊,有可能旋即散去。
就在今年,希拉里在竞选宣言中告诉期待已久的选民“美国需要一位捍卫者”,朴槿惠在多年的勤勉蛰伏中暗暗酝酿着革命性的修宪连任,罗塞夫满心期待地守望自己治下的奥运即将结出硕果,潘基文的继任者名单上已经悄悄登载了六名女性的名字。
同样是在今年,罗塞夫没能走进马拉卡纳体育场的大门,潘基文没能等来任何一位异性继承人,而如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希拉里和朴槿惠此刻正在几近相同的命途中等待、惶恐、企盼。
信息太多,变量太大,结果太深重,每一天都有无数的选民在转身,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希望在蒸发。现在没有人敢于过早去触碰“她世纪”这样的定义,我们无法如笑话里小姑娘讲得那样乐观。
或许,更适合我们此刻的,是系统性的深省——到底是什么构筑了女性治国的樊篱。
难行的“玻璃悬崖”
首先,让我们回到撒切尔夫人。2002年评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中,撒切尔名列第16位。然而由于退位后仍然“垂帘听政”,撒切尔给保守党带来了持久性的负面影响,次年评选的“最坏的100名英国人”中,她也高居第3名。
撒切尔是足够敏感的,她曾说过,“在我有生之年,英国不会出现女性首相”。她说的对极了,她去世后的第三年,特蕾莎·梅的当选姗姗迟来。
撒切尔很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政坛出现,为人拥戴继而为人憎恶,她深刻地感知到自己所代表的女性领导映像必须并且只能成为历史的一瞬,突然升起,而后迅速散去,此后许久都不能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这样的政治生态仅仅在男性权势斗争的偶然间隙才能出现。事实证明,在撒切尔的时代,她的确是孤独的。
英国的米歇尔·瑞恩与亚历克斯·哈斯拉姆教授通过对首席执行官、律师、准议会成员、甚至中学生代表等群体的研究显示出,女性常常被分派棘手的任务、高风险的案件以及(对英国大选的分析显示出)较难赢下的选区。在他们看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于被推上危险的职位,他们把它称之为“玻璃悬崖”。
很多时候,女性走上政治生活的前台并非性别的进步迹象,而仅仅是由于男性政客的世界正在进行派系妥协、看不清前行的路向或仅仅是需要更换政治口味,女性在这样的意义下将起到缓冲、转承甚至替罪的作用。等到她们短暂而局促的使命结束后,再迅速将其政治地位打回原形。
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这些女性失败的话,结果可能打击到未来几代有抱负的女性竞逐者,并且会比上一轮被按的更死。
金融危机后,冰岛有一批女性金融家和政客填补了国家的高层空缺,甚至包括同性恋总统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韩国也在连续多任的男性总统丑闻后选出了朴槿惠,以涤荡国内沮丧的民主政治氛围。
英国脱欧公投更是如此,进退的两派力量在这场民族路向的撕扯中气力用尽、两败俱伤,谁都无法累积足够的合法性带领整个帝国前行,谁也不愿承担责任,甚至干脆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走,特蕾莎·梅的身影于是从内阁的冷衙门中逐渐凸显而出。
她被先验地安排好了所有任务,没有退路、没有曲线、没有中间选项,她将务必带领英国退出欧盟、退出关税同盟、退出单一市场。如果说卡梅伦的政治遗产是开启了一场史诗般的民主试验,那么她将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试管内的化学反应,并且宣布一个个令人震惊的试验结果。如果结果不好,我们可以换一个人再来操作这场试验,但绝不会再是一名女性。
在这样的意义下,女性走上政治的前台,更大的意义其实是多元主义的胜利、机运的胜利。正如瑞恩教授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在危机时期,组织倾向于任命看起来不一样的领导者,未必是因为她们会带来改变,而是因为任命他们的决定本身就预示着改变”,我们永远不能因之过度兴奋。
现在或许正是性别转换的时刻,希拉里、朴槿惠已经被置于火上,男性政治家有足够的理由以性别之名将所有的罪责归结于女性天性的柔软与感性,将这份历经几代女性政治家累积的合法性肆意烤炙。
不要说闺蜜干政 基友治国屡见不鲜
其次,还需洁身自好、门无杂宾。
人们现在开始埋怨一向坚定、节制的朴槿惠不应该有这样的迂腐之事,他们观察一张张旧日镜像里她的眼神背后写满了操控与无助,在这场史料挖掘的盛宴中,不断有新的案底滋生兴奋,不断有新的细节引发怀疑。
在惊呼之余,她的回忆录和日记也常常被翻起,读到她自己记述的那些上下浮沉、进退维谷、价值两难,也不时会泛起阵阵怜惜和同情。
这些感喟大抵相同,毕竟朴槿惠无父无母、无夫无子,我们也方才得知,原来她与妹妹和弟弟实际上早已寡淡如水。在这样的意义下,如果人性自然就存有一种倾诉的需求,作为朴槿惠而言,她应该找谁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评论 71长江口“造出”两个横沙岛大的“海上良田” 评论 169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评论 306美媒反思:美国最热门APP前5名,中国为何占了4个? 评论 274他回击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不会屈服于外力 评论 260最新闻 Hot
-
美空军承认:洛马高超音速项目“下马”
-
美国离正式结束对伊拉克战争“又近一步”?
-
乌披露军事开支:达财政收入的1.6倍
-
中欧投资协定短期内会解冻吗?我大使回应
-
洪都拉斯总统近期将访华,其女儿已随外长参访北京
-
洪副外长:建交目标是互惠互利,不是中国要“供养”我们
-
凶手这个身份,让美国吵成一锅粥
-
沙特向加入上合组织又迈进一步
-
长江口“造出”两个横沙岛大的“海上良田”
-
关于大国竞争,他提到“澶渊之盟”
-
“中国从来不逼我们选边站,希望西方也能做到”
-
新加坡部长反对“香港衰退论”:我们不是经济对手
-
他回应美媒:我有权热爱我们的文化,我为什么不能爱国?
-
马斯克等千人呼吁暂停训练高级AI
-
“中国实际取代了美国这一地位,但方式大有不同”
-
“我跟菲律宾学生讲1977年的中国,再让他们亲眼对比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