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绍成:太阳花一周年| 学运背后的美国之手
关键字: 太阳花学运太阳花学运一周年318学运反服贸林飞帆美国绿营大陆马英九两岸关系【去年3月18日,台湾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突破警力,占领“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由此引爆持续将近一月的“太阳花学运”。时光流转,“太阳花学运”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台湾经历了“九合一选举”,经济持续低位徘徊,年轻人依旧前途迷茫。当初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早已归于平静,台湾却在“小确幸”里安然度日。时隔一年,曾经的运动到底给台湾带来了什么影响,又将把台湾引向何处?在3·18学运一周年之际,观察者网特此策划专题“太阳花一周年”,以飨读者。】
3·18学运一周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整起事件好像已经产生了不同的样貌。
激情过后回归理性?
去年十月,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还在院会中全票通过,表扬当时的学运领袖政治系学生林飞帆,并颁发“学生利他奖”。该校社科院院长林惠玲则称,3·18学运彰显民主化发展及社会公平正义,更唤起青年学生和大众对台湾民主的价值和程序正义的检视,并提醒政府施政要注意民主化应备的程序正义,不希望服贸是黑箱作业,应先立法后审查,“国人”也要先了解服贸的利弊等等。
但今年二月,上述获奖人以及其他共百余参与者,被台北“地检署”起诉,理由是学运涉违反《集会游行法》、煽惑他人犯罪等。而“行政院”也表达不撤除对学生告诉的立场,因为“行政院”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官署安全,未来“行政院”将对相关被告提出附带民事求偿,索赔公务修缮费三百万元。
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则表示,诸如美丽岛事件大审、野百合学运与太阳花学运等,若认为“如果追求民主是一种罪,我们通通都有罪”,力挺太阳花学运之意不言可喻。但其态度也显得有气无力、欲言又止,否则她大可再度发动群众包围官署,可见其立场的转化与改变。
从目前情况来看,上述过程是否意味着台湾社会在激情过后回归理性?因为当“地检署”发布起诉时,并没有大规模的抗议行动。因而从社会正义的角度来看,行动是错,判决是对,这是一种解释。或者可以说,就算是犯罪,参与者也愿意承担?颇有一股豪情壮志在所不惜的意味,那就可以解释为行动是对,判决是错,但仍旧必须付出代价,否则社会正义如何维护?再以手段与目的模式来分析,就算手段错误,但目的正确,而手段可以将目的合理化吗?更进一步观之,上述奖励与起诉,可谓是小道与大德之区别。在小的范围内可能是对的但放在大的格局内来观察,可能就不是这回事了,难道“地检署”与“行政院”的立场与观点不比台大社科院更正确?学术与执行孰非?其理自明。
“太阳花学运领袖”林飞帆
学运背后的美国力量
一如前述,台大社科院学者都专注在台湾的社会正义与民主价值方面,这当然有其重要性,但这就是整起事件的全貌吗?还有没有更重要的背景与内涵呢?换句话说,若站在台湾的角度来观察,整起事件可能无可厚非,但若放到两岸与国际的层面来理解,可能就值得商榷,这同样是小道与大德的差异。
台湾一向是多方关系的交叉点,如果单单只是社会正义事件,比如乐生疗养院的搬迁问题,与两岸及国际的关联性较小,只要不危及政府稳定,应该还是可以在台湾内部解决的。但是,3·18学运的议题比较敏感,一旦牵涉到大陆,再加上其规模比较大,很难排除其中的美国因素。
其实,台湾的命运极难掌握在台湾人手中。以当前的形势观之,台湾若要独立,不但北京这一关过不了,美国也不会罢休,因为陆美关系极其复杂,双方之间交换的筹码不少。这就是所谓:假独只能骗选票,真独确实做不到。
再者,台湾统一是美国所乐见的吗?这不就等于让大陆势力直接进入太平洋,更是切断了日本的生命线——台湾海峡。但美日会拉拢中共来防堵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吗?这是极端难以想象的场景。可以说,统一的阻力要比独立的阻力较小,但仍旧不得小觑。
所以,台独势力必定要拉拢美日为其支撑,而统一势力则不见得需要如此。这正如孙中山在1923年敬告日本一样:日本要做西方霸道的鹰犬,还是东方王道的干城,必须审思慎择,这也是台湾最佳的警示!虽然如此,目前台湾的最佳选择,当然是在大陆与美国两大势力中求取最大的生存空间,这是现实问题也是结构问题,一时还不易被改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229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评论 105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