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光:中国要在中东深耕,美国因素的影响有多大?
最后更新: 2022-02-17 09:43:23【导读】 当全球正在“向东看”的时候,中东也是如此。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日趋升温,签署的合作协议不断增加。据悉,2020年,中国已取代欧盟成为海合会的最大贸易伙伴,且双方有意考虑开展自贸协定的谈判。
今年初,海合会四国集体访华,伊朗、土耳其两国外长也纷至而来;随后,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领导人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此番外交情景引发外界密切关注。
与此同时,中东内部局势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如以色列总统访问阿联酋,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问以色列等等。今年又恰逢中以建交30周年,怎么展望中以关系的前景?中国在发展与中东地区的关系时,如何平衡与长期在此地经营、且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美国的关系?
观察者网采访了上海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东学会高级顾问潘光。
观察者网:今年年初,中东六国组团访华,但这里面并没有以色列。其实从去年巴以再次爆发冲突之后,中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国,对该事件也有表态,中方甚至邀请巴以双方到中国会谈。外界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动向一直很关注,尤其是联系到美国在该区域长期以来的影响力。您如何评价近段时期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往来,以及外界的关注?
潘光:这个问题不复杂。年初,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四个海合会国家访华,它们跟中国本来就有协议。在海合会国家中,跟中国关系最密切的是阿联酋,不过这次海合会国家中的阿联酋没来,可能双方互访比较多了,也不一定在年初访问。卡塔尔也是如此,本身跟中国的双边往来很多;再者,卡塔尔和其他几个国家存在矛盾,曾在2017年时发生过断交危机,所以也不会跟其他国家一起访华。实际上,这是中国和海合会之间的一个安排。最近,阿联酋和卡塔尔领导人都来参加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以色列和海合会之间本身有点隔阂,也不会跟他们一块来。不过总的来说,这几年以色列跟海合会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热,特别是跟巴林、阿联酋的关系较好,与沙特的关系也还不错,但是还不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至于伊朗就更不会和这些国家组团访华了,伊朗外长和土耳其外长都是单独访华。
从另一层面来看,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改变前任特朗普时期的一些做法。特朗普任内提出的几个政策太过极端,一是退出伊核协议,二是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的领土,三是将美国驻以大使馆迁到耶路撒冷。后两者完全违背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决议认为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耶路撒冷为国际共管——最早的联合国决议将耶路撒冷作为联合国管辖的地方。
不过,当时这几个政策在民主党内部也没有强烈反对,因为怕得罪犹太社团,奥巴马任内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搞得很僵,比如内塔尼亚胡曾直接进入美国国会作演讲,但根本没有通过政府,奥巴马对此非常不满。
现在拜登上台,正好内塔尼亚胡也下台了,所以他也有可能逐步作些改变。我估计美国可能重回伊朗核协议,但目前还有些事情没有跟伊朗方面谈妥,美国驻以大使馆应该就继续放在耶路撒冷了,但会重新在特拉维夫建立领事馆。因为美国和巴勒斯坦的交流主要通过特拉维夫领事馆。至于戈兰高地,拜登不会专门发声明说美国不再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领土,这会直接影响美国跟以色列的关系,但会慢慢回到奥巴马时期的政策轨道上去,同时尽量保持低调,不要触怒以色列。
以色列现在很紧张,但也不敢公开出来高调反对美国调整政策。以方的表态其实就是,你们与伊朗谈,我也不反对,但对于这个协议,我们是反对的;即便恢复伊核协议,就能确保伊朗拿不到核武器吗?
去年突发巴以冲突,中方提出可以为巴以双方谈判提供场所;其实过去也有过类似情况,不过不是巴以官方,而是双方的民间非政府组织或非执政党派到中国来谈过,这种谈判是比较容易的,以前已经谈过若干次。
海合会会徽及成员国旗帜/资料图
观察者网:在谈到中以关系的时候,总绕不开美国因素。一方面,美国政府更迭、以色列新政府上台,美以关系是否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尤其是针对特朗普时期的几项举措会否继续延续?另一方面,美国因素究竟在当前的中以关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比如《耶路撒冷邮报》1月称,以色列同意向美国通报有关与中国贸易的最新情况,以避免紧张局势;去年中资投资承建的海法港也历经美方施压。这类事件对中以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潘光:今年恰逢中以建交30周年,中国已经成为以色列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很多以色列官员,像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在跟我们的谈话间,都表示中国对以色列的重要性。比如,以色列海法港、特拉维夫轻轨,这些项目都是中国在承建,以色列也加入了亚投行,而且是作为亚投行发起国,还参加了“一带一路”,他们认识到要在中东、以色列搞基建项目,不得不靠中国,美国人只会带来枪炮,但不会来修路。
前些天我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时候,还是说了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中国的经济投入和美国的军事投入在某些地方是可以互补的,比如在海湾国家。很简单,美国的几大海外军事基地都在那里,在卡塔尔的军事基地最大,在沙特有两个,在阿联酋也有,但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美国工人在做,而是中国工人,以及来自泰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劳工在做。几年前我到卡塔尔去,发现这个国家里面有80%以上是外国人,主要是来打工的,拿本国护照的只占20%左右,阿联酋也是如此。
此前,中以签署海法港协议的时候,美国起初根本没注意,等到开工了,才出来反对,还声称如果海法港由中国承建,那么以后美国军舰就不会停靠了。现在,海法港已经修建完工,全自动化码头,以色列人看到的时候都愣住了,没想到中国的工程技术这么先进;然而美国却在以色列背后施加压力,问题是美国不可能来帮助修建这样一个港口。
以色列第一大报纸《耶路撒冷邮报》为此刊登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文章说如果中国要在以色列搞间谍活动,根本用不着建一个港口,它只要在海法租一套公寓就可以了。大家纷纷赞叹,这个话说得太妙了。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日11时25分,以色列当地时间下午6时26分,上港集团以色列海法新港正式开港。图自央视新闻
最近以色列要跟美国签署一个文件、向美国通报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情况。这实际上只是应付美国的一个手段。事实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根本不用通报,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商务部等机构发布的相关文件中都能公开查到。
美国最关注的是要以色列通报所谓的敏感高科技项目,但以色列说我现在与中国合作的也没有敏感高科技项目。过去中以合作的最大问题是,美以合作项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能转让给中国,20年前以色列原定要卖给中国的预警机,最终在美方压力下只能撤销,撤销后以色列还赔了几个亿,因为中国已经付了定金,此后以色列也不敢跟中国做军火贸易。当然私下有没有交易,这可能就说不清了。
还有一个美国比较忌讳的方面就是美以合作技术,规定10年以后可以作为以方的技术。所以,国外民间往往有很多传得神乎其神的东西,什么中国的歼十战斗机像以色列的飞机、技术是以色列给的等等。以色列方面则一直坚持,如果是美以合作的技术,要给别人,肯定是超过10年了,如果是以色列单独技术,那愿意卖给谁就卖给谁。
而且,军火武器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以后,几乎是完全自由流动的,到了谁手里,谁又再转手卖出去,这个动向很难摸清。打个比方,武器从中国卖到另一国,如果再经由这个国家卖到第三国,我们也管不了。
但现在在武器军火这种事情上,我们也很谨慎,比如我们跟以色列承诺不会向伊朗出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们就很放心。最近,有美媒称中方将导弹技术卖给沙特,以色列也没有太大反弹,因为它也想跟沙特、阿联酋恢复关系。所以,这其中的问题很复杂,我们也要结合局势变化来分析。
美国要施压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以色列表个态,有重要敏感技术会向美方通报。不久前,我碰到上海中以创新基地高层人士,也提到了这个美以协议,对方表示签这份协议前知会了中方,而且签了协议也不代表不跟中国做生意。
类似这种情况,可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存在,即一方面美国施压、以色列应付,另一方面以色列和中国继续开展贸易往来,有的公开做,有的私下做。
如果你去看一下中以关系的定位,就会发现跟其他国家的描述都不太一样,中以是创新合作关系,“创新”一词意味着什么,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明白。美国当然也清楚,但对以色列也没办法。如果美国对以色列施压太大,也会得罪美国国内的犹太人。
当然,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有些事情不要过多计较。之前我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也说了,有很多项目中方愿意做的,但如果以方现在有困难,我们可以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扎哈罗娃嘲讽英美媒体:请发布来年“入侵时间表”,以便安排休假
2022-02-17 09:13 俄罗斯之声 -
驻柬使馆:中柬警方就“血奴”案正协同开展相关侦查工作
2022-02-17 08:32 -
国际奥委会高度赞赏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
2022-02-17 07:37 北京冬奥会 -
美国新增确诊15.8万例、死亡4041例
2022-02-17 07: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加媒炒作所谓“西藏强迫藏族青少年入读寄宿制学校”,中使馆驳斥
2022-02-17 06:52 中国外交 -
BBC报道苏翊鸣赛后采访,怎么不敢放他这句话?
2022-02-16 23:21 北京冬奥会 -
米饭和欧洲不同,瓜比捷克甜…各国运动员最爱吃的来了
2022-02-16 23:04 北京冬奥会 -
土耳其外交部长阳性,将居家工作
2022-02-16 21:14 -
亚裔接连遇害,美媒已搞不清谁是谁
2022-02-16 20:42 美国一梦 -
美国大报和大台为北京冬奥吵起来了
2022-02-16 19:35 北京冬奥会 -
韩国大选拉票首日:2人疑似中毒死亡、宣传车翻车、候选人停选
2022-02-16 19:23 三八线之南 -
美短跑名将抽大麻被禁赛也来喊冤:IOC双标,因为我是黑人
2022-02-16 18:55 北京冬奥会 -
北上遇阻,拉美移民大军自缝嘴巴绝食示威
2022-02-16 18:38 -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去世,终年94岁
2022-02-16 17:31 缅甸局势 -
-
选情胶着:韩国“最激烈大选”进入拉票阶段
2022-02-16 17:21 三八线之南 -
德国总理:欧洲安全需要俄罗斯
2022-02-16 17:13 乌克兰之殇 -
俄国家杜马通过决议,呼吁普京承认乌东两地独立
2022-02-16 16:57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对华这么干,我们到底算美国盟友还是人质?”
2022-02-16 16:46 -
美运动员批美媒冬奥报道后,质问推特:我做了啥
2022-02-16 16:20 北京冬奥会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