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naK:香港本土派崛起?只有国家才配得起民心
关键字: 香港香港反对派香港本土化爱国主义国家建构身份认同一国两制蔡英文当选,本来也是意料中事,但是得票多朱立伦一倍,还是比较震撼的。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国民党这几年热脸去贴太阳花的屁股,不提爱国,甚至“中华民国”视角的爱国都不怎么提,结果呢还是让人白日,自己满地红。
香港和台湾情形多少有些相似,相似的经济困境,相似的本土主义,还有相似的建制党派。而且建制派也在玩“本土”。上周行政长官梁振英发表施政报告,批评者指他没有提及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和一国两制的实践问题,包括建制派“新民党”也对其有所指责。其实,要是梁振英真的谈这些,争议未必会减少,要是他提出政府坚持“限奶令,零双非”,岂不又将再次挑起已被渐渐淡忘的两地矛盾和争议?
尽管政府没有言明,我在不少官方、半官方人员、建制政党高层口中,已经多次亲耳听到他们要“重新定义本土主义”。后来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说“本土”也和爱国不矛盾,部分内地舆论哗然,其实建制派内部已有准备。
梁振英发表施政报告
重新定义本土的界限
香港所谓的本土,是最近七、八年冒起的思潮。最初它是一种反全球化的本土运动,在世界各地并不鲜见,好像韩国农民那样;但是香港经济缺乏本土产出的内销,所以它欠缺基层支持,只流行于学界小资圈子。
后来随着“自由行”造成一些社会和生活问题,加上国民教育课程被反对势力用来煽动学运,所谓本土就成为了一个全民概念,那时的“反蝗海报”、反国教事件的“抗殖反国教”旗帜,道尽它的内涵,就是反抗中国和北京政府。后来香港大学学生会公然主张“港独”,只是“顺理成章”的发展。
那么建制派如何重新定义本土?读者可以参考我在《香港区议会选举赢了,但还有些事要处理》这篇文章最后一部分的介绍:
1.汉皇:中国内地什么都好,有仇港心理,最好香港特区立即取消。
2.深红:爱国主义左翼,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性,冷静看待两地差异,支持香港有序融入,我就是。
3.蓝丝:主流建制派,不反对两地融合,但是多数回避,且坚持“香港主体性”,最好一国两制五十年后继续不变。对于爱不爱国的问题,通常演绎成“中国大陆充满机遇”。
4.白鸽:爱国民主派,反对共产党,但坚持爱国立场。老一辈就是“民主党”(白鸽就是党徽);新一辈就是“中间民主派”,他们在实践之中发觉不能对抗中央。他们抗拒内地政治影响,但尊重国家主权;在文化融合方面比较保留,但不会完全反对。
5.黄丝:本土主义,未必反抗中国主权,但是非常抗拒;至于两地文化融合更是死罪,谁写个简体字都是人类公敌。
第(5)已是“独港”,但与《基本法》没有冲突,建制派如果重新定义,理论上最下限就是(5),而上限就是(2)。不过主流建制派自己就是(3),所以本土重新定义的话,估计也只会在(4-5)之间,然后努力引导为(3)。
这个“543”,下文会一再提到。
去年年中我在别处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也这样说,大同小异:
在内地与香港的政治关系上,香港社会的光谱是:
1.一国一制,取消特区,中央派员管治
2.按《基本法》实施高度自治,目前体制不变,承认中央全面管治权
3.超越《基本法》的高度自治,目前体制不变,抗拒或质疑中央全面管治权
4.独立建国、宣称拥有保留权力而成为“联邦”一员
而在文化身份上,社会光谱就是:
1.香港人就是中国人,不应该有所分别
2.尊重香港本身的文化和身份特质,但与内地进行良性交流,顺其自然
3.努力保留香港的文化和身份特质,抗拒与内地交流以免受到影响、同化
4.攻击内地文化,把香港的身份认同与中国割裂,建立“香港民族”
值得注意的是,(2)和(3)大体都在《基本法》框架之内。(3)虽然抗拒或质疑中央的全面管治权,他们的自治理想超出《基本法》,但这毕竟是个法理问题,只要他们追求维持现有制度,就总要承认和接受这个法理基础;“传统泛民”目前遭遇困境,他们可能的出路就是回到《基本法》框架,同时出于这个原因。长远看来,政治上的(2)和(3)是一样的,分别只在文化认同上。
所以现在建制派的“再定义”,就等于说:“香港本土文化好,很珍贵的,应该保留,香港利益优先,但是不能反抗中央哟,不能歧视内地人,这样适得其反。内地文化入侵?呃,一切按《基本法》办。”
爱国面前,人人平等
读者一定觉得很自私,很功利,又自大吧?真的爱国哪用谈条件?我当初也是这样,非常受不了这种提法。但在历史视角上,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
试想自己穿越回去鸦片战争的前夕,你看见一群拖着辫子光着脚丫子的村民围着一队英国“龙虾兵”,不是在扁他们而是给他们卖吃的,填补他们那被黑暗料理残害多年的肠胃。你怒其不争,八王之气涌然于胸,你跳上崖边,顶着正午的太阳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愚也矣!”然后掏出95式,把“龙虾兵”突突掉。
村民会不会感动,会不会跟你朝着夕阳奔跑?不会的,他们只会怨你坏了生意。你的爱国感情来自他们未经历的历史,而他们的世界就是“帝力于我何有哉”,何况原话你也说错了,是“国家兴亡,食肉者为之”。(顾炎武:“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即使到了民国,抵抗列强的民族思想一般只存在于知识分子之中,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村村户户都被鬼子屠戮,不团结就要死了,大我亡了,小我也活不了,民族主义才爆发出来。
所以我常说,香港人就是辫子民,还没经历现代国家建立的历程,小我和大我缺了纽带。我去年初发表于《紫荆》杂志的文章这样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