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克尔·本田:等不来的安倍道歉
关键字: 安倍安倍晋三日本首相安倍道歉慰安妇李容洙安倍国会演讲慰安妇抗议【美国当地时间29日中午11时,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迈克尔·本田(Mike Honda)和87岁的慰安妇受害者李荣洙(Lee Yong Soo)都在座,希望安倍能就慰安妇问题进行真诚、直接的道歉,但最终他们也没能等来安倍的道歉。
迈克尔·本田与87岁的慰安妇受害者李容洙握手
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迈克尔·本田(Mike Honda),自2001年在国会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15选区(即硅谷所在的选区)。本文改编自他4月21日发表的一次演讲,文章所有观点来自迈克尔·本田(观察者网译)。】
1944年,南朝鲜(后来的韩国)大邱,16岁的李容洙(Lee Yong Soo)在朋友的引诱下去见了一位上了年纪的日本男人。
这个男人把李容洙和她的朋友,还有其他3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拐走,带上火车,后坐船带到了台湾。在台湾,她们被强迫成为性奴隶,每天“服务”4到5个日本士兵,整整持续了一年。
期间,李一直受到毒打折磨,染上了性病,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冬天冷得身上结了冰,毫无人身自由可言,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被解救。
李容洙只是20多万韩国、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其他亚洲国家受害妇女之一,二战中,她们被强征为日本军队的性奴隶。这些“慰安妇”在生理、情感及心理上都受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创伤。
韩国慰安妇抗议
周三(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联合会议发表演讲,可借此为这些妇女们做点正确的事,向她们致以明确、无争议的道歉,肩负起自安倍政府责任的道歉。
2007年,就在安倍即将发表演讲的这间国会会议室里(迈克尔发表观点时,安倍还未演讲),众议院不计名通过了由我起草的121决议,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寓意深刻的信息。此决议要求日本政府以清楚明确的方式,正式承认、道歉并承担历史罪责——日本军队胁迫年轻女性为性奴隶,公开反对从未性奴役及贩卖“慰安妇”的声明,并教育当前及未来的日本民众这一可怕罪行。现在,我们还在等待日本政府的回应。
2006年,安倍在第一届任期时,发表了没有证据表明日本胁迫并共谋建立及组织“慰安妇”制度的言论,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批评。
第二届任期时,安倍及其右翼同盟继续质疑历史,并企图淡化、重写历史。去年,我与17名众议院同事,向日本驻美国大使馆写信,称日本政府对1993年“河野谈话”(该谈话是日本政府首次承认日军直接参与在朝鲜半岛等地强征大量女性充当“慰安妇”,并对该罪行表示道歉。——观察者网注)调查报告的时间和内容,很遗憾,难以接受,并破坏其政府的稳定。
去年,安倍政府试图(未成功)让联合国撤销部分1996年的官方报告,这份报告要求日本向受害者道歉,并对被迫成为性奴隶的幸存者给予赔偿。更重要的是,今年初,日本政府试图修改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慰安妇”的描述,但并未成功。
有人说,日本道歉得够多的了,是时候该向前看了。对这些人我要说,考虑到这些不断试图重写历史的举动,日本政府向着和平每迈出一步,就要退回两步。
作为一个俘虏收容所里长大的孤儿,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政府不应忽视自己的历史。1942年二战期间,美国政府不顾美籍日裔人群的宪法权利,共监禁了12万人群。我们也是美国公民,但仅仅由于我们的祖籍,政府把我们像敌人一样对待。几十年后,我们美籍日裔群体为得到一声政府的道歉而奋斗。
1988年,里根总统签署国会通过的《自由法案》,向二战中被不公正监禁在俘虏收容所的日裔美国公民正式道歉。
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敦促日本首相安倍正视日本历史。这点上,德国知道怎么做。二战后,德国全国积极参与到一段痛苦的“向历史妥协”的运动中,这撕裂了他们的旧伤,但有助于日后愈合。
时间是道歉的关键。如今,整个亚太地区只剩下不到100名的慰安妇,每年,这一数字还在减少。李容洙是剩下的53名韩国慰安妇幸存者之一,幸存者还在逐渐减少。她们理应得到欠了70年的公平和道歉。
向国会联合会议发表演讲是一殊荣,我们把它送给给我们最亲密的盟友——日本领导人。到时,我会在会议厅听安倍发表演讲,李容洙女士作为我的客人也会出席。我们两人都希望安倍能借此机会,最终坚定地道歉,并诚实谦虚地教育未来的子孙历史事实。李容洙和她的姐妹们不应该再受到伤害了。
29日,安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但并未道歉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常蕾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40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90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36俄维和部队副司令等遇袭身亡,阿塞拜疆总统向普京致歉 评论 215印度“外交战”再升级:停发加拿大人签证 评论 307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