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海:不吃中国食品,日本人还指望吃啥?
关键字: 日本中国食品中国食材工业化痛痛病水俣病JAS法规食品安全新近拜读了日本著名财经公知橘玲的网文“中国食材或许比日本国产食材更为安全的理由”,着实让笔者“SHOCK”了一下。万万没想到,日本还会有公知给咱们中国的食品唱赞歌。说实在的,在日本生活数年,虽然在饮食上面已经逐渐习惯了日本式的生鲜鱼获,可是毕竟时间一长还是需要用真正的中国风味一解“思乡之情”。鉴于日本满地铺开的中华料理店并不地道,采购食材自力更生便成为了不二选择。
中国食材在日本素来缺乏响亮的名声,能吸引日本消费者的也仅在于它的廉价。众所周知,由中国出口日本的食品都是严格按照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苛刻要求,按照日本的农技农法栽培生产的。即便如此,只要挂上“中国产”的标牌,无论多好的产品还是会立时变得“低人一等”,成为“廉价低质”的东西。
不吃中国食品,日本人还指望吃啥?
即便是在拥有日本最大中华街的横滨,想要获取纯正的中国食材也并非易事。除了几家中华物产店品种较为齐全之外,在一般的食品超市中,连必需的中国酱油和米醋都难以凑齐。而在专门的食品超市中,过去常见的廉价冷藏蔬菜和冷冻食品(以饺子、包子和春卷等点心类为主),也日益罕见了。
2008年的“天洋毒饺子”事件发生后,日本社会对中国进口食品更是疑虑重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上个月大阪府的大米批发商社“AEON RICE”涉嫌使用中国大米冒充日本大米的事件又引起了日本举国骚动。每每看到这种报道的时候,心里难免会为中国食品有些不平。
无论在哪个国家,食品安全都是具有高关注度的社会问题。人们对“吃得放心”和“吃得安全”有迫切的要求,这本无可厚非。日本人当然也不例外。古有言之,“民以食为天”。无论古今中外,“吃”的问题从来就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据说,人类的祖先非洲的南方古猿从树上走向地面,智人从非洲走向全世界的直接动力都是为了搜寻食物。不过,自人类祖先在全世界繁衍生息的数百万年来,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类对食物的要求仅限于果腹而已。
食品安全问题实则源自于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城市的兴起。工业革命将数十百万的农村人口引入到了城市。巨大的食品供给需求在催生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近代食品工业企业的同时,也第一次产生了诸如“有毒物质”、“食品添加剂”、“细菌超标”等现代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德裔英国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昆(Friedrich Accum)在1820年写成的《锅中有死亡》(There is death in the pot)一书披露,当时在一般市场出售的面包中普遍都混有明矾作为增白剂,而在廉价的茶叶、咖啡和香辛料中则大多混有铅这样的有毒物质。到了1850年代,食品中添加的重金属等有毒添加物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由此引发的以慢性胃炎为表征的食物中毒在伦敦市民中蔓延了开来。反过来,也促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食品安全法规的出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国会开支僵局难破,白宫通知员工做好“关门”准备 评论 32假期第一天,多地火车站开启“人从众”模式 评论 92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朔尔茨这么回 评论 141“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评论 150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马来西亚总理:平衡东西方科技,华为将更有效参与5G建设
-
“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
“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我不确信”
-
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与中国竞争?CIA捞情报有了AI新工具…
-
他回美国了,白宫:感谢中国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
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
俄外长: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
都想减少“对华依赖”?谈判遇挫,澳部长对欧盟警告上了…
-
俄罗斯再制裁23名英国公民,包括英国防参谋长
-
“我不会坐在那里听美国人说教,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