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学伟:法国教育制度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关键字: 法国法国教育中西教育免费经济人才流失精英教育双轨制【由BBC纪录片引发的,讨论中英教育的余热仍在持续,中西方教育之差别反复成为舆论焦点。近日,纪录片中科学老师杨军接受采访时表示,纪录片剪辑不够客观,英国媒体的的批评也有失偏颇。中英教育应互相学习,加强交流。多年来,中式教育始终被认为是分数导向型,缺乏创新能力,而西方教育大都宽松自由,不重成绩。事实果真如此吗?旅居法国三十多年的观察者网专栏作者刘学伟,以自己作为家长的亲身经历,细细道来法国的精英教育体系及其特征。继上篇之后,观察者网继续向您呈现精彩下篇。】
精英大学
法国最好的五大精英名校,是 Polytechnique(多种工艺学院)、Ecole Normal(高等师范学院)、Central(中央理工学院)、Pont et Chaussée(桥梁和公路学院)和Mine(矿业学院)。每个学校一年只招两个班100人左右。
法国中学生每届有60万人左右,其中只有10%,大约6万人就读各类预科。两年以后,国家为预科生组织专门的全国统考。这个统考按水平分为五个联考。最高的一个联考由上段所述五个学校联合主办,然后等而下之。之所以要有五个联考是因为这个宝塔尖太尖。6万人若都参加第一个联考,有太多的人会得0分。若都参加最后一个联考,则有太多的人会得满分,因此无法给成绩合理排序。一般而言,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两三个联考参加就行了。
法国的精英学校共有数百所,最顶尖的规模都只有数百人,目标是培养领袖级人才。次一等的规模可以达到一两千人,目标是培养仅次于领袖级的最高级人才。专业则大体分三个方向。占比高达80%的是工程师学校,就是工科。这类学校一贯能拿走绝大部分最优秀的学生。而且其中最优秀的基本上都是去国立、免费、甚至倒付奖学金给你的最好学校,但你必须要有足够好的分数才能考上。第二类是商科。这些学校都是私立,都需付费,按等级每年八千到一万五千欧元。不过你只要考得上,都有银行愿意提供助学贷款。第三类是纯理科和纯文科,包括政治外交。理科院校以巴黎高等师范为代表,它能招到全法国最优秀的理科尖子,和多种工艺学校一起,这两所学校不仅不收学费,还要给每个学生发放不菲的工资。唯一的条件还是要高分。法国的政治人才主要靠两所学校培养。第一所是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 Po)。这个学校规模很大,还有多所分校。超过了一般精英学校的规模。主要培养的是本科生,是法国各级公务员和外交官的主要来源。第二所是国立政治学院(ENA 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那都是博士级别了,学生都是已有若干年从政经验的优秀年轻官员,其性质十分接近于中国的中央党校,培养的那就都是实打实的政府高官了。反观美国,似乎根本没有这种类型的学校,也不知道他们的官员都是从哪里来的,标榜的学历,好像就是哈佛了,但那是一所无所不包的综合大学。
为了陪儿子去设在多种工艺学校内部的第一联考的考场,我们驾车去了该校的校园。虽然远在巴黎南郊,但的确是个世外桃源。数所不高的教学楼宿舍楼分布在大片绿茵中,教员们则是一家一栋小楼,围绕着教学楼分布。依照当时他的成绩排名,知道他极难有机会进这里,可能我们这一辈子也就有这唯一的一次机会进这里了。这所学校军事编制,每人发有军装和佩剑,参加军训。每年的国庆游行,都会走在军事方队的前列。那种荣耀,真是万人欣羡。
第二,尤其是第三场联考的规模就大得多。记得第三场考试的仅一部分在巴黎东郊的万森公园中举行。黑压压有大概两千人。放眼看去,90%以上都是深浅不同棕色头发的欧洲人。余下的多数是黑发白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就无法凭外貌分辨。再次是黄种东亚人。数量实在不如我期望的多,而黑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总之,在欧洲,亚洲人已经很努力,很出色。但是比起在美国的亚裔,还有很大差距。我想,这个差距在旅欧的亚裔的努力下,会在以后的一些年头明显缩小。
我那儿子选了前面三个联考参加考试。在第一个联考中,排名1000上下,在全体同届考生中,已经是前0.15%,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那五大名校就与他无缘了。
早在高中毕业时,他在LLG时,他的数学老师就告诉我们:“你儿子的实际工作能力远强于他的读书考试能力。不用担心他的考分稍差。他会有一个极好的职业生涯的。” 事实证明,这位老师说得一点不差。我们当时也是有这样的预期。但看到他的考试成绩不是真正一流,自然还是不会开心的。
我儿子实际考上的是法国所有电脑行业的工程师学校中排名第二之Ensimag(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informatique et de mathématiques appliquées 国立高等计算机与应用数学学院)。
这个学校坐落在紧靠阿尔卑斯山的名城格勒诺贝尔(Grenoble)。该学校的内部运作我们知之甚少,只能重点介绍我们还能观察到的他们这个制度的一大特色,就是组织大量的到企业中的深入实习。
从上Ensimag开始,儿子在我为他提供的大量实践机会中积累的经验优势再次显现,而他的相对劣势比如文科生物化学等都不再学。他很快在学校崭露头角。工程师学校的学业一共三年,他第一年就当上了学校的学生示范企业中的技术部长,同时在学生宿舍区的(600个床位,600台电脑)的网络管理机构中凭水平当上了首席工程师。在二年级时,他甚至主持制定了这个 600台电脑网络的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的全套设计。到头来,这套方案,让宿舍管理当局拿去转让给了一家专业公司。他们的考虑显然是这样,学生们吃的是流水席,过两年,这一届学生走掉,哪里再去找一个和他一样够水平的学生来自行主持这个600台电脑的网络?他主持的网络得到学生们的超级拥护,以至有300名学生联名写信给更高当局,要求由他为首的学生团队而不是那家专业公司来负责这个网络升级工程。
一年级毕业之时,儿子就已经以自己的创意竞得了一家美国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一个外包程序编制权,暑期3个月就在家中工作,也挣到了好几千美元。
他还参加过数次有关Linux的国际学术会议,甚至有份在会上就自己的课题发言,据说还颇受欢迎。说给业内的人都不相信,因为他还只不过是相当于中国大学3-4年级的学生而已。
这第二年的实习,时运不好,竞争加剧。就是Ensimag的学生,也有一多半都只能找到国内的企业去实习,有些甚至是免费的,就是有实习工资,也都十分有限。我儿子还是到这家公司申请实习。申请过程长达两个月,前后经过5轮电话口试,5轮淘汰,儿子终于胜出,自然绝非幸至。总之他拿到的是他们学校本年度,本专业的最高实习工资。而他这年实习的总评语竟是Super Star!
第三年他在这家公司的实习,长达半年之久。他做出了很杰出的工作,独自挑头一个项目。在最后的总评中,几乎所有的分数都是满分。
那年9月,他还在Grenoble的Ensimag参加了自己的硕士论文的答辩。事后他告诉我们,主持答辩的老师认为他的程序编得极佳,但论文的撰写不合规定,主要是没有开头结尾和足够数量的引文脚注,就是一个赤裸裸、光秃秃的程序。最后给他的成绩居然仅是及格。我儿子认为只要编得出好程序,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都不要紧。他说:“我只要真正的分,白给的不要。”
他的这种特立独行,自负狂妄,已经让他,后来也还让他栽过好几个不算小的筋斗,然后才懂得收敛一些。更多的他与这家公司有关的其实很精彩的故事,就不在这里说了。这里只补充一句,还是经过种种周折,他终于如愿以偿,到这家公司当上了工程师。
欧洲一样存在严重的高端人才流失
可以说儿子从高中开始就接受了全法国几乎最优秀的公费教育。在快要毕业时,我很明确地看到,他毕业后一定不会留在法国工作。我曾问他,你就这样拍拍屁股离开法国,不觉得有些愧疚吗?他说了两个理由。第一,法国的任何法律都没有限制像他们这样的人毕业后立刻离开法国到外国就业。他这样做是完全合法的。而且欧美国家互相培养高端人才,早已成为惯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第二,法国为高等科研人员提供的个人待遇和科研经费都远远不是世界一流。法国的科研人员似乎得把一半以上的时间花在争取有限的科研经费上。事实上,一毕业就离开法国的高端人士多了去了。当然也有人喜好法国的福利制度和极多的假期,宁愿少拿工资也要留在法国。我也不能否认还有许多人才应为热爱法国而留在法国。否则法国也保不住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的荣衔。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评论 85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 评论 15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评论 151停火协议最后一天,王毅:决不能让战火重燃 评论 145以色列已释放150人,“但又抓了133人” 评论 169最新闻 Hot
-
外交部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
美国“拦不住”,阿联酋高校加入中俄牵头的月球项目
-
谋杀未遂?乌称情报总局局长夫人遭投毒,正接受治疗
-
驻日美军一鱼鹰旋翼机坠海 机上载有8人
-
没见到拜登,他跟沙利文谈了1个小时
-
拉夫罗夫决定参会,这三国联手抵制
-
“巴以冲突令美国年轻人政治觉醒,代际鸿沟正在形成”
-
再次延长?“双方已达成初步谅解”
-
被质疑有美国籍,柯文哲副手:这是我跟美国政府之间的事
-
美国会也要对华敏感技术投资设限,结果在众院受挫了
-
果然,马斯克拒了
-
这国要改国旗:中间图案像向日葵,代表“善变和奴性”
-
他俩跑卡塔尔会面,谈停火和人质释放
-
“俄乌打仗,这个北约国家怒赚300亿美元”
-
“遭美国延发签证,伊朗外长错过联合国巴以重要会议”
-
“这是以色列社区,我决定不开炮……而是用机枪射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