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红海行动》和成功的特种作战,中间差几步?
关键字: 红海行动特种作战特种兵【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希伯】
《红海行动》,帧察众里的河马山猫和养鸡这两天都去看了。近年关于我军的军事题材电影越来越多,上映后的褒贬却不一,那么这部由于和《战狼2》均根据撤侨行动改编,导致在上映后经常被一起拿出来比较的五亿大制作,究竟诚意如何呢?
观后共同的感受是,对于讨厌在战争片里看过多文戏,就要看打打打打的军迷朋友们来说,这是一部非常解渴、毫无尿点的好电影,买票就是——记得位置别太靠前,尽可能找个舒服的位置;这片看着虽然爽,但全程紧绷的视听节奏和138分钟的时长的组合,导致看完之后很可能会出现类似过年吃大鱼大肉吃多了之后的疲劳感。
尽管林超贤导演自称“只打算拍一部这样的片子,所以把想拍的都拍了”,算是部分解释了战斗场面塞得过于满坑满谷的问题,然而这种堆积也导致了片子后半段战斗处理相对简单,没有给观众带来足够的释放感。即使结尾部分用CG再现的中美舰队南海对峙场面也没有帮到多少忙,如果能从大力支持本片的海政这个渠道弄到我方当时拍摄的对峙原片该多好?究竟意难平啊。
有这样质量的实拍镜头也行啦
总之尽管类型不同,但从大众的观看体验来说,如果说《战狼2》这部动作片选择让观众们在熟悉的好莱坞爆米花大片热闹感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国家代入感;那么《红海行动》可以说不仅在热闹感这个层次上更加高级,在部分战斗细节的真实程度上更是做到了新世纪国产战争片的里程碑。但也正如您点开这篇文章时候的想法一样,帧察的老几位看电影不是光看热闹而已。
虽然说小众的军迷不可能撑起任何一部电影的票房,但作为军迷的我们在本文中仍然要说点军迷对这部电影所延伸出一些问题的看法。这与我们对《空天猎》的无视不同,恰恰因为这是一部我们心甘情愿为之贡献影票钱的出色之作,我们才有了下笔千言的动力——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尽管架构和故事上仍难免有“超级港式警匪片”之嫌,但《红海行动》在对战争残酷的体现上尺度堪称杰出
需要硬碰硬的时候,就是干
前面已经多次提到《战狼2》。《战狼2》跳出了以往军事电影的窠臼,把背景设置在广袤的非洲大陆;《红海行动》则基于现实事件把背景放在中东,又有海军政治工作部的大力支持;《战狼2》的主角是退役特种兵,有点《使命召唤:黑色行动》系列的味道;而《红海行动》的主角是整个中国海军,得是《现代战争》了。
之所以拿因为每年推出一部新作,而在游戏界被俗称为“年货”的《使命召唤》作为比方,也是因为电影是一种和游戏平等的艺术形式。既然是艺术,总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戏说与演义不可避,而关于本片中所有战斗的核心关键词——特种作战,更是无数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所津津乐道的。
近年来国内部分影视作品对特种作战部队的描写,已经有了同质化的趋势
这也很正常,传媒的本能当然是去寻找爆点——这样在近乎磨难的训练选拔中反复突破自己心理、生理极限的人,与大众实在不同,值得关注。也不能说这些描述统统不实,特种作战内容太丰富庞杂了,来自一次报道中的描述最多也只是自己“管中窥豹”所见的“一斑”。
特种作战,当然是特种兵组成的特种部队,在关键时空节点介入战场,以奇兵行险着,达成常规作战力量无法达成的目标。
从纯剧情的角度看,蛟龙小队人数越打越少,任务越来越艰巨的几场战斗,将兵行险着这四个字步步推向了极致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于宝辰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评论 140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评论 228“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评论 82“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评论 206最新闻 Hot
-
“豪华黄金周”出境游火爆,中国游客获得“VIP待遇”
-
又酝酿对中国光伏开刀?欧洲业界警告:不要重蹈覆辙
-
得知美国“援乌预算”被搁置,乌克兰连忙降温:我们理解
-
胜选后他明确表态:停止对乌军援,我们的人民正面临更严峻问题
-
佐科宣布:正式启用!
-
“没有中国参与,解决方案难以想象”
-
埃尔多安怒了:再也不指望他们
-
美参议员强行加戏:这样做等同于对台湾宣判死刑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
英国将首次向乌部署军队?苏纳克急为新防长灭火
-
又一个北约国家,立场要反转了?
-
“生日快乐,中国!”华春莹连发11组对比照片
-
投票关键时刻警铃炸响,“我寻思这是门呢…”
-
“在全球南方,几乎每个人都认为有替代西方的选项”
-
拜登回应政府“续命45天”:拿不出钱也得援乌
-
欧盟能做,中国做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