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0万窃婴案”首名被告定罪,不用坐牢...
10月8日,马德里法院对震惊世界的西班牙“大规模窃婴案”首名被告作出判决:现年85岁的妇产科医生诶杜瓦尔多•贝拉被控“非法领养”、“非法监禁”、“伪造出生证件与篡改官方文件”,被裁定全部罪名成立。原告寻求被告入狱11年的刑期处罚。但由于此案受诉讼时效期过期,贝拉将免于监禁。[全文]
-
有人组团抢孩子?警方:8名嫌疑人被控制,自称走村算命
7月17日,河北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社杖子村“人贩子组团抢小孩”的相关视频在网上流传。18日凌晨,青龙公安局发布通报称,目前,8名嫌疑人员已全部被警方控制。[全文]
-
湖北十堰警方破22年前拐卖案,一家三口团圆跪地抱头痛哭
22年里,陈珍本来可以陪伴着儿子慢慢长大,享受平凡的天伦之乐,但这一切,都因为儿子被拐卖发生了改变。22年里,湖北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没有忘记这个案子,终于在今年5月3日上午,将陈珍被拐走22年的儿子送到了她面前。[全文]
-
保姆拐走主人儿子后续:亲妈22年前已找到“儿子”
2月6日,被保姆何某拐走的儿子刘金心,与丢了儿子的妈妈王小琴(化名),终于在26年之后见面了。母子团聚,这件事情却没有完:在儿子被保姆拐走三年半之后,王小琴是从河南找到了“亲生儿子”的,还有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给她出具的《亲子关系鉴定》。现在,突然告诉她当年的鉴定报告出了错、她养了22年的“亲生儿子”不是她的,那这个儿子又是谁的儿子?他的亲生父母又在哪里? [全文]
-
保姆拐走雇主儿子26年 称找到亲生父母就去坐牢
48岁的何小平无意中看了一档电视节目——《宝贝回家》,讲的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一辈子都在找四五十年前丢失的孩子,满头白发了还在找。这勾起了何小平26年前的一件往事。 据上游新闻1月11日报道,上周,何小平辗转联系到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她说:“我一定要把这件歹事说出来,说出来,我才能赎罪。” 1992年,何小平在重庆解放碑附近一户人家做保姆,只做了两三天,就把主人家一岁多的男孩儿拐跑了。随后,何小平把被拐的孩子起名刘金心,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养了26年,直到最近才说出真相。 这件事对刘金心打击很大。另外一方面,记者与何小平进行了沟通以后认为,她逻辑清晰、精神正常,不是在开玩笑。 对于何小平希望赎罪的表态,法律界人士表示,按照旧刑法的规定,案件已经过了追诉期。[全文]
-
8万卖亲生女:妈妈后悔自首 爸爸豪赌一场输7万
8万元,一对深圳的情侣将9个月大的女儿卖了。临行之前,孩子母亲提出和买家一起陪孩子到天津,双方在火车上思虑再三都觉得有些后悔,最终在途经北京时报警自首。而孩子的父亲拿着卖孩子的8万元钱到澳门一场豪赌,只剩了1万元。目前,当事双方均因拐卖儿童和收养被拐卖儿童被警方刑事拘留,孩子母亲因哺乳期被取保候审。[全文]
-
湖北女子17岁失踪,27年后父亲在四川一精神病院找到
据成都商报客户端22日报道,一个多月前,74岁的刘宴斌从儿子刘祖泽手机上看到寻亲消息上的信息和照片,他一眼认出,这个在四川资阳市精神病医院的女病人,就是27年前在湖北老家走失的小女儿刘祖春,忍不住老泪纵横。[全文]
-
陌生女子街头抱走3岁女童 事后称临时起意想抱养
西安市长安区一个三岁女孩在街上玩耍,不料被一名陌生女子抱走。孩子找回后,家长报了警,这名女子却说自己是临时起意想要将小女孩暴走抚养的。[全文]
-
男婴出生3天"被死亡" 35年后真相大白:婆婆送人了
1982年,李桂英在成都市第一工人医院(现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生下了一名男婴;出生后第3天,李桂英说自己去看了孩子,“完全是正常的”;丈夫向贵成却说,“出生后第3天,医院跟我说,孩子可能有点恼火,之后就得到了孩子死亡的消息”。[全文]
-
1岁幼女被爷爷外籍女友拐卖 警方苦寻21年
据南宁晚报8月25日报道,21年前,年仅1岁的陈静被爷爷的“女友”拐卖至广西梧州。如今,她已嫁为人妇,并迁居江苏省常熟市。她不知道的是,21年来,南宁警方从未放弃过寻找她的线索。日前,广西南宁江南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民警辗转广东、江苏两省,奔赴千里,终于找到了即将成为第二个孩子母亲的陈静。24日下午,家住南宁市衡阳东路的陈静的姑妈陈阿姨心怀感恩、带着锦旗,来到江南公安分局刑侦二大队表示感谢。“21年来,一桩心病,总算了结了。”[全文]
-
-
-
网民真能帮到被拐妇女?我还是先说点乡村工作亲历吧
拐卖妇女儿童必须谴责,必须法办,但是这背后的巨大结构因素不是城里人摆摆良心发发义愤有用的。说实话,除了像郜老师这类被骗拐遭辱的,更多的现象是家庭对家庭的买亲换亲。说句不中听的实话,这种交易也就是体面程度比人民广场公园相亲角的交易差一点罢了。很多穷地方的人走正常渠道是没法成家的。[全文]
-
感谢人贩子谣言刷屏,我终于可以说出一个憋屈多年的故事
善良的网民们纷纷转发要求人贩子一律死刑,然后是理性派站出来反驳。营销帐号居然打着刑法的幌子,利用人们的情感,人为制造了这样一个冲突。有害无害?大道理我讲不好,但说一个深藏多年的故事吧……[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