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的金融危机:西方的危险,中国的机会
在10年中,中国经济规模几乎又增长了两倍。“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它缩短了东西方的距离,使中国成为—个无处不在的亚欧大国。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仍远远落后于美国,但北京正在对航空母舰和远征能力进行大规模投资。[全文]
-
恐袭发生在当下,但西方早就知道无法“摆平”中东
近期欧洲城市所遭受的无差别攻击提醒我们,我们无法通过修墙把外部世界隔离开来。袭击者手持英国护照,却受到中东教派冲突烈火的激励而制造爆炸案。[全文]
-
白宫早知欧洲怎么看亚投行,但…
无论形势如何演变,美国及其盟友必须从现在开始将经济和政治结合起来考虑,支持基于国际规则的秩序,同时允许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国际治理中拥有适当的影响力。这场围绕亚投行的争议对英国和美国都没好处,想来对全球体系也是如此。[全文]
-
一年前英国还是世界中心
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英国人会为夺得金牌的莫•法拉和杰西卡•恩尼斯欢呼,没有人抱怨他们是“棕色英国人”,似乎英国已经不再把肤色作为国民标志。然而,此类胜利不会冲淡英国乡村酒吧里的仇外情绪。内政部把载着广告牌的卡车派到伦敦的多种族聚居区。广告牌上写着什么?非法移民“要么回国去,要么等着被捕”。 [全文]
-
奥巴马,你还是扔硬币吧
英国央行行长对货币政策做再大的改变也是瞎忙和;印度央行行长根本救不了本国经济;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甚至是世界经济崩溃的罪魁,他们的错误在于对新金融资本主义顶礼膜拜。既然央行行长没有点石成金的能力,那奥巴马就别纠结了,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就抛硬币决定吧。[全文]
-
埃及政变提醒西方改变援助方式
在穆巴拉克下台后,说好的将用于帮助促成政治多元局面的经济援助到哪里去了?我确定,我曾听到有人讨论过在该地区实行“马歇尔计划”。这个人甚至可能就是奥巴马。美国每年向埃及提供的援助中,大部分是新军事装备。叙利亚内战和埃及政变说明,阿拉伯国家已开始倒退。这意味着西方应该反思自己提供帮助的方式。[全文]
-
全球中产阶级决定21世纪走向
决定21世纪走向的不会是对国家的抽象选择,变革的力量将属于新出现的全球中产阶级。不出20年,现在主要由穷人构成的这个世界将呈现中产阶级占多数的局面。随着受教育机会的增多(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再加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产阶级会越来越多地要求在社会组织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生活富足的中产阶级可能会要求政府提高公信力。数字革命的影响已经在阿拉伯世界显露无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