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求稳了?倪闽景委员:不要满脑子“央国政”
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发展和拔尖人才培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两份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
2月23日下午,倪闽景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讲述了提案内容,并就就业、考公、职业教育和ChatGPT等热门话题分享了观点。
问:您今年打算提交什么提案?
倪闽景:一是聚焦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科创教育是童子功,孩子们需要更多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学校的科学课程要更加贴近生活、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希望科技场馆能够免费对孩子们开放,科学家能够走近孩子们,孩子们能够走进大学、走到实验室、走到科研机构,甚至是到高科技企业,体验科技的发展。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对科技的热爱和好奇心,再通过系统的培养,成为能够引领整个国家科技发展的人才。
二是拔尖人才培养。我有个观点,只要是个正常的孩子,人人可以成为拔尖人才,关键问题是我们怎么给他土壤。这个孩子可能有特殊的表现、突出的爱好,可能会偏科,在关键阶段我们能不能给他帮助。培养方式上,过去喜欢把智商超常的儿童挑选出来,集聚在一起专门培养,这个方法被证明是错的,我们不能再走这条路了。拔尖人才培养一定是各种各样的人才在一起培养,独狼式创新不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
对于博士生,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博士生,我觉得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现在博士生一个月补贴大概3000元,我希望至少能提高到1万元,这样全中国超50万名全日制博士生大概需投入超50亿元,但这是值得的。如果拿不出这么多钱,能不能对从事科创研究的博士生优先支持,这会导向更多的孩子从事科创学习和发展。
问: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大家每年关注的重点,今年的就业怎么落实?
倪闽景: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去年全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人。
现在,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一方面经济调整、国际社会动荡,对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我还是有信心的,疫情以后,今年经济大概率会恢复发展;这几年高校专业设置也在及时调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专业在减少招生,甚至取消。
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来看,不是岗位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我们需要的岗位没有对应的专业或者人很少,而有些专业在社会上已经过剩,接下来各个高校的培养方向需要做大幅度的调整。
问:面对就业压力,考公和考事业单位非常热门,有人说大学生越来越求稳了,您怎么看?
倪闽景:现在,不仅仅大学生求稳,中学生都求稳。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初三学生、一个高一学生,问他们人生目标,就是稳稳地拥有生活。社会变化太快了,很多人都想稳一点,有更多安全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的问题。
可能需要一段过程,大家慢慢就会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而不是停留在几十年以前。我们会在意工资怎么老不变,但是对于工作环境、技术发展,我们往往有惰性。
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也要想到我们现在有广阔市场,你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将来可能成为独角兽,既对社会做贡献,也会给自己带来非常美好的有挑战的人生。
做公务员,进入以后一眼看到了头;但在科创企业里,(前途)是看不到头的,很难想象的。我们鼓励大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要觉得社会变化很快就求稳,正因为社会变化快,大学生的机会才多。
问:加强职业教育的呼声喊了多年,职校仍是很多家长不情愿的选择。您怎么看待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
倪闽景:很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校去读书,是因为制度设计中存在一些瑕疵。孩子往往是高中考不上,然后进入职业学校,给孩子的感受是“我是失败者”,给家长的感受是“我觉得没有面子”。
实际上,从就业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远比本科就业率高,收入也高。本科所学,进入单位可能用不上,将来机器都可以替代一般的白领工作,而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很难替代的。
斯坦福大学等学术性大学喊出了“技能第一,知识第二”,他们的观念就是知识是共享的,技能是私有的,技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在这个层面,职业技能会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在实际上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
实际上所有的教育都是职业教育,这需要全社会的理解。让从事职业学习的孩子觉得骄傲,收获好的待遇,我觉得社会的发展正在往这个方向走。
问:ChatGPT出来后,可能会对高校教育产生冲击,您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倪闽景:学校教育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比如学生会利用ChatGPT直接寻找答案,写论文或对论文进行润色,有学生已经在做了。我们的教育有一套惯性,新的东西出来后,短时间会手忙脚乱的,我认为可以理解,甚至有的学校会短时间屏蔽ChatGPT在校内的应用。
但是我认为,一个新技术出来,一定是新的、好的学习工具,在新的层面带来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和新的思维能力的构建。以往所有的新技术发展都导致这么一个结果。
大家还是要敞开胸怀来拥抱新技术、研究新技术,用新技术促进教育,这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 原标题:迎两会看发展|大学生越来越求稳了?倪闽景委员:不要满脑子“央国政”
- 责任编辑: 林铃锦 
-
驻港公署约见美国总领事,当面划三条红线
2023-02-24 10:04 香港 -
【跨国企业在中国】“我们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2023-02-24 10:02 跨国企业在中国 -
工人日报:现在定论四天工作制更好还为时尚早
2023-02-24 09:25 -
内蒙古塌矿已致6死6伤,将调整救援方案避免次生灾害
2023-02-24 07:05 -
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这些重点工作
2023-02-23 22:12 上海观察 -
我国首颗超百Gbps高通量宽带卫星成功发射
2023-02-23 21:17 航空航天 -
【跨国企业在中国】小小孵化器孕育本土创新大能量
2023-02-23 20:39 跨国企业在中国 -
中国—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在广东启用
2023-02-23 20:27 中国外交 -
奋进的春天|提供精准服务,大虹桥-中欧企业跨国交流合作平台成立
2023-02-23 19:25 跨国企业在中国 -
云南文旅厅:不存在“云南文旅局”,勿轻信网络谣言
2023-02-23 19:20 网络谣言 -
倪安悦、施天爱:华灯尽显城市温暖
2023-02-23 18:42 上海观察 -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出,共2977名
2023-02-23 18:03 2023两会 -
解放军2027年前攻台?国防部回应了两句诗
2023-02-23 17:31 台湾 -
2023年中国房地产怎么走?
2023-02-23 17:15 观察者头条 -
3月1日至14日北京禁飞“低慢小”航空器,含多种气球
2023-02-23 17:09 2023两会 -
最近又发烧、腹泻,是新冠“复阳”吗?中疾控回应
2023-02-23 17:00 抗疫进行时 -
XBB与BQ变异株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中疾控回应
2023-02-23 16:42 抗疫进行时 -
华春莹连发10图后,观网网友这波接龙更给力!
2023-02-23 16:30 -
梁万年:本轮疫情已经基本结束
2023-02-23 16:01 抗疫进行时 -
外卖员穿工装禁入高端商场被指歧视,成都SKP回应
2023-02-23 15:28
相关推荐 -
中国,找到一条“拯救世界”之路! 评论 27中国政府就黄岩岛领海基线发表声明 评论 185“台积电答应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证明…” 评论 144“中国提议交换样本,美方至今没吭声” 评论 541安排10万亿为地方政府减负,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评论 18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