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韶山| 耶伦访华:美国是时候照照镜子了
最后更新: 2024-04-16 14:21:47【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鲍韶山(Warwick Powell)】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带着强烈的“使命”来到中国。
她警告中国,如果中国企业为俄罗斯对乌战争提供支持,中国将面临 “重大后果”;她还指责了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及其对全球市场的扭曲,她认为,中国的产能过剩是对全球就业市场和企业界的威胁。她指责的目标主要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等行业。
4月8日,耶伦在美国驻华大使官邸举办新闻发布会。 图/中新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耶伦的评论?
毫无疑问,这些强硬言论更多是为了在大选年吸引美国国内听众,不太可能对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或工业决策产生什么实质性影响。
目前,美国市场上还没有来自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但耶伦和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员显然担心中国低成本汽车进口可能会影响拜登在密歇根州的连任前景,而密歇根州是大型汽车制造商的故乡。耶伦抨击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是扭曲的,造成了不公平的竞争和全球发展不平衡。
在支持第三方战争的问题上,数十年来,美国自诩的例外主义、天赋权利和肆无忌惮的优越感让人的耳朵听出了茧。
美国是当前俄乌战争中对乌最大弹药供应国,即使那些对意识形态抨击不感兴趣,而只想了解并为可能的谈判创造条件的观察家们也不会忘记这一点。美国无法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方面指责他国绥靖“敌对行动”,一方面自己却是最大的军备供应国。
在巴以冲突中,美国向以色列提供炸弹和导弹,导致加沙3万多平民死亡之后又放弃粮食援助,清楚表明了美国在道义上的缺乏和虚伪,而这已经从根本上侵蚀了美国在世界很多地方的信用和地位。
关于经济问题:首先要注意的是,耶伦的言论实际上表明,美国已经承认自己无法再与其他国家竞争。
然而,更糟糕的是,试图在价廉质优产品(尤其是那些缓解气候危机的低碳产品)的制造和出口上对中国横加指责,无异于攻击全球大多数(Global Majority,指非白人的全球大多数人群)的发展雄心。最后,耶伦试图斥责中国对全球平衡的所谓“影响”,这掩盖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国内的失衡才是问题的根源,对美国和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产能过剩?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讨论过中国制造业的问题,特别是电动汽车,有一些要点值得回顾。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工业强国,绝大多数制造业产品首先服务于国内市场。1995 年,中国每年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其年产量的 11%。这一比例 2004 年达到峰值 18%,此后逐渐回落,目前约为 13%。
随着中国制造业产量的逐年增长,国内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今,中国制造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要远低于耶伦的想象。至于电动汽车,在 2020 年至 2023 年期间,其产量不断增长,国内市场每年能消化电动汽车总产量的 75% 至 85%。
“产能过剩 "的说辞毫无意义,原因有二。
首先,随着全球对电动汽车、光伏发电和锂电池需求的增长,产能需要持续增加。也就是说,目前的产能是不足以满足未来需求的。我曾估算过,要满足到 2035 年全球对电动汽车的预期需求,全球年总产能需要在 2023 年的基础上再增加 6040 万辆。
其次,耶伦的“产业过剩”说辞假设了所有国家都拥有相同的工业能力,不需要国际贸易,这很荒谬。全球化和专业化意味着一些国家将在某些产品类别上发展更多的工业产能,而另一些国家则不会。
为此,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积极扩大在其他国家的产能。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世界其他地区投资建厂,为市场提供服务。他们已经在匈牙利、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巴西建立了工厂。这些投资将有助于全球布局的平衡,为这些国家创造发展机会。在欧洲,意大利最近也与比亚迪进行了接触,希望在那里建立工厂。
耶伦还暗示,中国的竞争力是通过政府支持(产业政策和补贴)而非市场驱动实现的。中国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供应链以其强大的竞争力而闻名,但这在西方对中国经济的漫画式描述中常常隐而不宣。然而,残酷的价格竞争才是中国经济实践的一大特点。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是一个现实原因,它是中国在电动车制造领域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例如,有报道称,小米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每 76 秒就能生产一辆 SU7 型汽车。
如果说集约型和扩张型产业政策支持有什么可争议的地方,那就是欧洲。在 2023 年 8 月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一篇论文, Juhasz、Lane 和 Rodrik三位学者发现产业政策在世界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发现在 2010 年至 2022 年期间,产业政策干预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西欧和经合组织的长期成员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欧盟委员会已开始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的产业政策展开调查。
欧美富裕国家才是产业政策的最大施行者。上图A组第一横栏为按人均GDP划分的最高等级收入组的富裕国家,2010-2022年间共实施了13712项产业政策,中国位于第三等级收入组,该组执行产业政策仅有1308项
内需疲软?
耶伦还称,中国通过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 年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921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6.3%。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实际增长 6.1%。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6796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2%,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长 9.0%。居民可支配收入自 2010 年以来增长超过 300%。这些证据表明,中国国内家庭收入和消费需求并不 “疲软”。
耶伦还声称,中国内需不足是因为中国家庭储蓄过多。中国家庭爱储蓄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正如之前的数据所显示的,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也很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收入下滑利润大涨,宁德时代卷死同行
2024-04-16 13:34 观网财经-汽车 -
100万元/平方米!上海老洋房卖出历史新高
2024-04-15 22:10 观网财经-房产 -
郑州:将启动二手住房“以旧换新” 试点500套
2024-04-15 18:23 观网财经-房产 -
京东官宣:刘强东AI数字人即将开启直播
2024-04-15 18: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被曝涉行贿受贿,本人回应
2024-04-15 16:59 观网财经-科创 -
净利润超5亿为何不分红?上交所发问“铁公鸡”
2024-04-15 16:49 观网财经-金融 -
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苹果丢掉第一,小米传音出货骤增
2024-04-15 14:53 观网财经-科创 -
对话商汤CEO:中国AI的机会在哪?
2024-04-15 11:22 观网财经-科创 -
万科回应烟台举报公司挪用资金问题
2024-04-14 22:11 观网财经-房产 -
“中方过去半年主动聊过两件事,其他时候总已读不回”
2024-04-14 16:08 中美关系 -
美媒反思:美国错失引领芯片制造,史无前例的战略失误
2024-04-13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
“他们仨卖力宣传,后面一片混乱…”
2024-04-12 23:18 -
一季度净利预增超两倍,京东方称AMOLED折旧压力仍较大
2024-04-12 22:31 观网财经-金融 -
时隔10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
2024-04-12 15:26 观网财经-金融 -
李彦宏内部讲话:模型开源意义不大
2024-04-12 13:59 观网财经-科创 -
“最稳”的理财产品,银行正纷纷下架
2024-04-11 18:07 观网财经-金融 -
P70还没亮相,华为PC先抢了风头
2024-04-11 17:58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参议院讨论延长TikTok剥离期限,或至大选之后
2024-04-11 10:19 观网财经-海外 -
暴雪国服回归:破镜重圆的童话结局?
2024-04-11 08:39 电子游戏 -
中方向欧盟提出严正交涉
2024-04-11 06:55 观网财经-海外
相关推荐 -
“无论谁赢,欧洲已输” 评论 43市场疯狂下注特朗普,真金白银比民调更准确? 评论 82看!中国人的双航母编队 评论 510无论谁胜选,华裔科学家们都担心再遭迫害 评论 313“欧盟将派特使赴华探索关税替代方案” 评论 324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