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国民经济数据出炉:面对严峻的需求不足,下半年中国如何接招?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国民经济数据。公告称,7月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下阶段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作为下半年的开篇,7月的经济数据引人关注,“扩内需、稳就业”传递了哪些信号?我们又该如何审视并应对今后的挑战?日前,知名经济学者、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接受了观察者网采访。
观察者网:滕老师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7月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速只有2.7%,国家统计局今天提到“扩大国内需求”,我们此前也聊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和国内整体供需关系等问题。整体而言,现在国内总需求相对不足,这从经济学上应该如何解读?
滕泰:需求起不来有多种原因。它是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叠加的结果。
短期影响需求的毫无疑问是疫情防控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居民消费倾向递减、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企业投资信心减弱等等。
7月刚公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6.4%,值得重视的是这个数据能好转吗?从比较长的周期来看的话,目前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已经处于一个下行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提出全球大的房地产基建周期一般是15~25年——也可以把它叫做“库兹涅茨周期”或基建投资周期。我们取中值的话,那就是20年。2000-2020年是中国房地产和基建的上行周期,那么2020-2040年就是一个下行周期。目前来看,相对而言中国房地产和基建总体过剩,短期内大规模修建新项目的需求很少。可能再过20年,很多房子、道路老化或者废弃,需要大规模更新和修建,那时房地产和基建才会再次进入下一个上行周期。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俄裔美国经济学家,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图源维基百科
基建周期进入下行周期,它带来的需求收缩是巨大的。中国去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55万亿,新增资本形成在114万亿的GDP中占比超过40%,欧美发达国家是20%多,印度是27%。从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角度来看,未来10年如果中国房地产基建在GDP的比重从40%以上降低到25%以下的话,那么投资增速的放缓就是可想而知的。
可能个别年份固定资产投资是负增长。这种情况下,它带来的需求减少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这也就是说,跟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相关的产业链上的建筑、建材、钢铁、水泥……这些需求增速长期趋于放缓,这是长周期带来的需求收缩。
从中周期来看,现在也是制造业投资的收缩周期。制造业的厂房设备投资周期,也可以把它命名为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朱格拉(法国医生、经济学家)观察到了经济有9-11年周期波动。实际上,这就是厂房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
在中国高度的、快速的工业化以后,它要走过一个阶段,在下一个阶段才会迎来大规模的更新换代。目前来看,中国很多厂房、设备现在无须立马推翻重来。从制造业厂房设备投资周期来看的话,未来一段时间内,恐怕也是个收缩周期。
图源:兴业研究
从3-5年的库存调整周期来看,现在是去库存周期,它也是下行的。相对而言,我们总体是生产过剩的,而不是供给不足。
金融周期是信贷收缩与扩张所带来的周期。现在来看,全球金融处于收缩周期。美国和欧洲都在回笼货币,资本市场在下跌,它的金融周期是收缩的——现在中国谈不上是收缩,但是它也不处于扩张周期。目前我们金融周期对需求的支撑作用,可能也是不够的。
此外,今年二季度人民银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这比上季度上升了3.6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下降了3.7个百分点。居民储蓄存款意愿边际上升,投资意愿边际下降。
这就是说,在我们经济和收入增速出现下滑的时候,大家的储蓄增速居然是提高的。这也会带来总需求的收缩。
因此综合来看,当前中国的需求下行,既有长期的房地产基建周期下行因素,也有制造业厂房设备投资周期“高峰已过”的原因,同时还有金融扩张力度不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消费倾向递减和整个社会平均利润率下滑、疫情防控等等影响因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毅 
-
富士康回应“成都工厂停产6天”
2022-08-16 07:15 观网财经-科创 -
陆金所控股回应赴港上市传闻:已研究上市路径,无明确时间表
2022-08-15 18:46 观网财经-金融 -
四川:能源保供形势严峻,工业企业错避峰生产让电于民
2022-08-15 15:19 极端天气 -
两大利率双双下调10个基点,释放什么信号?
2022-08-15 14:21 观网财经-宏观 -
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8%,新能源汽车增112.7%
2022-08-15 10:18 观网财经-宏观 -
4000亿元“麻辣粉”上桌,利率下调10个基点
2022-08-15 10:11 观网财经-金融 -
统计局:7月一线城市新房售价同比涨3.1%,三线跌3.2%
2022-08-15 09:58 观网财经-房产 -
秦皇岛港回应“60亿元铜精矿离奇失踪”:未参与,公安已立案
2022-08-15 09:25 疑案追踪 -
“28城住房空置率12%”靠谱吗?如何正确看待空置率
2022-08-14 14:01 观网财经-房产 -
西藏新增本土59+443:核酸初筛阳性不再复核,按无症状管理
2022-08-14 10:18 -
面对美元霸权危机,中国该做什么?
2022-08-14 08:34 这就是中国 -
美国对EDA等技术实施新出口管制,针对中国吗?
2022-08-13 19:50 观网财经-科创 -
7月金融数据出炉:新增社融创6年新低,短期贷款缩水明显
2022-08-12 20:02 观网财经-宏观 -
银保监会:目前还有40家村镇银行吸收账内互联网存款,余额39亿元
2022-08-12 18:55 银行钱荒? -
地狱难度翻盘,瑞幸真的要干掉星巴克了
2022-08-12 18:18 -
互联网卖菜终于赚钱了?叮咚买菜的黎明静悄悄
2022-08-12 18: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中石化等多家中企宣布启动自美退市,证监会回应
2022-08-12 17:54 大公司 -
半导体周期反转之际,中芯国际的喜与忧
2022-08-12 17:16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3016亿元,净利润率5.0%
2022-08-12 16:50 观网财经-科创 -
用一次要收3-4毛,部分外卖取餐柜试水对骑手收费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王毅会见缅甸副总理兼外长:彻底铲除网赌电诈毒瘤 评论 27“正与美国政府合作,确保中国特供芯片出口” 评论 166“美国想把中国排除出其电池供应链,但输家多于赢家” 评论 139欧盟这样做,“巴西怒批,并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支持” 评论 110大众:经独立审查,新疆工厂不存在任何“强迫劳动” 评论 150最新闻 Hot
-
“没有中国,你就得不到‘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
-
“美国想把中国排除出其电池供应链,但输家多于赢家”
-
这处核设施被曝出现核泄漏,“官方已掩盖至少三年”
-
“以军已进入加沙南部的心脏地带”
-
才缓过来?“美国一边施压一边军援,以总理毫无压力”
-
尼前总统:中国登月时,可别忘非洲兄弟
-
美对以“最严惩罚”来了,但效果…
-
“中国的恩情,我们没齿难忘”
-
欧盟这样做,“巴西怒批,并获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支持”
-
“2030年我国将实现6G商用,6G不仅仅是一个快字”
-
立陶宛,又对中国搞事情
-
台积电欧洲首厂,可能要黄?
-
他披露了美英澳一项“绝密计划”...
-
泰国人质谈判代表不上套,英媒主持人表情崩了
-
这国至今未批准,美方竟赖上中国
-
“普京罕见出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