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为什么拍不出《无间道》这样的警匪片了
关键字:“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号4月8日消息,《反贪风暴》系列已经到了第四部。这一部目前在该系列中豆瓣评分最高,6.3,前几部都是五点几——仅就评分而言,属于“烂片”系列。
排片维持在30%上下,在略显惨淡的四月初,算是勉强撑起了清明档的票房,但票房表现依然算不得优秀。
近些年,香港电影颓势明显,越发难以独当一面。《红海行动》算不得根正苗红的港片;《无双》是个例外,但缺乏做系列片的潜质,也难以复制。今年春节档的《廉政风云》也遭遇滑铁卢。
2019-2020年,因为政策变动等多方面原因,内地项目较少,香港电影片单拉长。但套路化严重的港片,真的能够“救市”吗?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香港电影衰落这个话题,已经说了小十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电影只是表象,实际是经济等多方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是70-90年代这段时间。那时改革开放不久,香港担起沟通贫富之间的那条桥梁,所有贫富矛盾,就集中在了香港这一个出口来爆发。就好比摁图钉,压强十分之大。
但千禧年之后,随着内地的发展,香港这根“图钉”上的压力就越来越小了。矛盾缓和之后,很多类型片就在事实上不再成立。
首当其冲的就是警匪题材。
《反贪风暴》也属于警匪片。第一部讲基金,第二部讲赌马赌球,三四部都讲到腐败的内地官员,但侧重点不同:第三部主要讲洗钱,第四部则是围绕监狱展开。
整个系列,主角都是以陆志廉为首的ICAC。陆志廉这个角色本身乏善可陈,除了太太因为电梯事故坠亡外,没有什么大的情感波动,让古天乐这个“万年面瘫”来演正合适。反派就很多,互相关联的一群,像俄罗斯套娃一样,掀开一个里面还有一个,缺乏强力核心。
《反贪风暴》剧照
这种设置,从根上就有问题。
反派形象模糊的警匪片,大都是以黑帮为主角的。比如《教父》《跛豪》《省港旗兵》《新宿事件》等,反派都是面目模糊的一群,有其他敌对帮派,有警察,有叛徒,也有政府官员。
因为黑帮片实质上是小人物的史诗,是一出堂吉诃德战风车的戏剧。表现的是小人物在跨越阶层时沿途遇到的各种险阻。结局也很固定,少有洗白上岸,多数都是陨落,或者被当成夜壶一脚踢开。颇有种人定胜不了天的悲凉。
《新宿事件》剧照
以公职人员为主角的电影也有,但打击腐败这种事,悬念从来都是来自政府内部,并且最大的阻力往往来自主角的直属上级。韩国人最爱这么拍,比如《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
最后的结局也无外乎三种:主角失败,人生就此毁灭;主角千辛万苦,终于扳倒了恶龙;主角自己变成了恶龙。
一旦政府齐心合力要剿灭某个势力,整部电影的核心悬念就坍塌了。就连《毒枭》中烂到根里的哥伦比亚政府,一旦下定决心要抓人,照样打得埃斯科巴和罗德里格兹家族屁滚尿流。
因为敌人形象在事实上立不住,所以只能通过做效果来渲染敌人的强大。比如一只脚跨出车门的特写、不明觉厉的洗钱技术、手枪乌兹炸弹齐飞、频频暗示反派和“境外势力”有勾结,根源上,反映的其实都是导演对剧本的不自信。
《反贪风暴3》剧照
好的电影,总是讲遗憾的。因为人生本来就少有圆满,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一点遗憾都不留,就不会成为经典了,只能沦为“爆米花片”。
角色硬伤
即使把要求放低,仅就“爆米花片”的标准来评价,这个系列也充满了瑕疵。
最糟糕的是第二部。
编剧大约觉得角色太平,为了塑造“缺陷英雄”,强行在张智霖饰演的刘帮办身上加了不少戏,生生把刘帮办写成了一个浪子回头的烂赌鬼。
《反贪风暴2》剧照
但这样逻辑前后就割裂了。且不说如何还上的赌债,按道理,这种人根本不够资格做警察,充其量做个线人。但刘帮办却坐上了领导位置,还独自带一个小队。不合常理。
平心而论,“缺陷英雄”是编剧的常用套路,用得好会很出彩。比如《盗火线》中阿尔·帕西诺醉心工作,妻子出轨;《大地惊雷》中的老警长有暴力倾向,且贪财;《无间道3》中的黎明老爱用些栽赃手段迫使嫌疑人就范。别的老港片就更不用说了,警察身上个个带点江湖气息,和黑帮分子称兄道弟是常事。
但这些负面性格特质,和警察的职业要求基本一致,或者至少并不冲突。
而烂赌鬼这个人设,对破案并无多少好处,只能说明这个人缺乏自制力,并且智商不高。
除此之外,刘帮办的过往历史,还是通过他和妹妹在酒吧里的大段对话来交代的。在电影中,表现一个角色的生平有很多种方式,大段包含直接信息的对话,是最尴尬的一种。因为正常人不会这么交流。
还有“悲情反派”,杀手被步枪贯穿大脑,躺在地上回忆起自己童年在丛林中作战的那场戏,不仅解释不了故事中的行为动机,反倒叫观众看了生理不适。
以上两张为《反贪风暴2》剧照
这种烂俗桥段,香港电影又偏偏爱用,比如《追龙》中玫瑰临死之前突然化身小女孩,一边持枪突突一边哇哇直叫,让观众看了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大约是从日本动漫中学来的。香港导演普遍受日漫影响颇深,王晶、刘伟强早年都拍过不少漫改片。日漫有个特点:总爱给不很重要的配角加戏。比如《火影忍者》音忍三人组中的萨克·镫,在被佐助掰断双手之际,就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大蛇丸相遇时的画面。
日漫大多是连载,岸本齐史这么画,很有凑工作量的嫌疑。但因为漫画很长,剧情走向可能性众多,所以读者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总有种“也许他以后还会再回来”的宽容。
而一部电影平均也就90分钟到两小时,节奏紧凑,且多为闭合结局,靠台词和动作体现人物性格足矣。平白无故加一个闪回,纯属画蛇添足。
反观《枪火》中,王天林嚼几口意大利面,就把身为黑帮外姓二当家的一生无奈表现了出来,一帧多余的画面也没有。高下立判。
《枪火》剧照
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到了第三部,编剧终于不再乱加内心戏。但人物塑造依旧单薄。依赖“蠢女人”发疯来推进剧情的毛病也毫无改善。
对反派游子新的设置,也相当于游戏开发者给NPC打上“武力80;智力100;强项:拧魔方很快;弱点:怕喇叭声”的一系列标签,完全流于表面。
这依然是游戏和动漫的思路,不是电影的。
反派缺乏魅力
第四部之所以比前几作分高,除了导演砍掉了上述一些明显的硬伤,再加上同档期对手不行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故事场景在监狱展开。
正儿八经的电影观众没多少真正蹲过号,对监狱的理解,都是基于过往的影视作品,外加一点合理想象。再加上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观众对“监狱是真正的法外之地”这个概念,有一定共识。
再加上香港导演确实擅长拍摄监狱题材,所以破天荒地,整个系列中,观众第一次对陆志廉的命运产生了担忧:他不会在三个月的刑期中死掉吧?
《反贪风暴4》预告片截图
但后来反派曹元元出狱,穿着一身紫色西装,在安全屋和ICAC枪战的戏码,就把影片前半部分创造的肃杀气氛毁了个干净——这个富二代的行为完全不合逻辑。你把人杀了ICAC就不查你了?杀人就杀人,还非得提前叫人恐吓一番,给人留足报案时间,想什么呢?
再说,身家几十上百亿,非得亲自掏枪上阵泄私愤,命就这么不值钱?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偷懒的解释:“富二代就是神经病来的嘛”。
这思路,可以说相当《老手》了。
反派自然可以是神经病,但问题是这样的角色立不住,属于B级片水平。比如《惊声尖叫》,观众看完后,回忆起的不是反派的人格魅力,只有满屏的鲜血和尸体。
那些叫人印象深刻的反派,比如《七宗罪》《银翼杀手》《电锯惊魂》《沉默的羔羊》中的几位,都是基于编剧赋予的世界观,外加演员的出色发挥,在多重化学作用之下,才成就了大荧幕上的经典。
《沉默的羔羊》剧照
而曹元元并没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他的所有行为模式都建立在草履虫式的应激反应之上,谁惹毛了他就要杀谁,通俗点来说就是个弱智。虽然编剧给他安排了一点喝醉之后回忆童年阴影的戏码,给他的弱智行为找了个解释,但这种解释完全是在敷衍观众,并不比第二部中的杀手回忆自己的童兵往事强上多少。
财阀这个阶级,是朝鲜半岛的特殊产物。《老手》之于韩国老百姓是爽片,之于我们,是四不像。
一个成功的反派角色,智商、疯狂、完整的世界观,三样中起码要占两样。《新警察故事》中吴彦祖饰演的富二代,虽然行为模式也颇为“草履虫”,但好歹爸爸是警务处长,遗传智商是够的,所以疯起来观众感觉就还好。至少观影过程中还能有些悬念。
《新警察故事》剧照
最怕表里不一
随着经济发展,香港年轻人就业变得越来越充分。黑社会也在快速洗白,打打杀杀越发少见,所以警匪片已经在事实上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
这两年,香港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导演和编剧都在急速老去,脑子里装的都是过去的事情。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不会再重现。现在的形势又看不太懂,只能靠臆想和模仿来试图迎合新一代观众。
不过香港电影也是有它的优势在的。主角西装革履,拿枪一阵突突突,打完了发型还不乱,这种画面在香港拍不违和,在内地拍就叫人看不下去。所以我们只能拍出《心迷宫》《追凶者也》《白日焰火》这种土味犯罪片。
想要高大上,还得去香港。
可拍电影最忌讳表里不一。观众不傻,表里不一的故事,没几分钟就能感觉出来。套上一张光鲜亮丽的皮,故事内核却青黄不接,只能做出可怕的作品。
总而言之,《反贪风暴》整个系列都反映了香港警匪片的尴尬现状:立不起主角,找不到敌人,撑不起故事,只能靠行活——音乐、剪辑、场面调度,外加一帮老戏骨的高超演技——续命。
至于这样续下去能续到什么时候?这就没人知道了。
标签 香港- 原标题:香港为什么拍不出《无间道》这样的警匪片了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9-04-08 20:17:03
-
实干以兴邦 奋斗代代传
2019-04-07 08:45 捍卫英雄 -
牢记嘱托 响鼓重锤决战脱贫攻坚
2019-04-04 20: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小学考试考卷试题全泄露 背后牵连副校长的大生意
2019-04-04 10:53 基层治理 -
今天,请你一起为英雄做一件事
2019-04-04 10:12 -
侮辱牺牲救火英雄的“人渣”,又抓了5个!
2019-04-04 08:28 网络战线 -
-
30岁辣妈血拼回国,因一个举动损失145万,还被判刑...
2019-04-03 11:42 依法治国 -
广东茂名海关连续查获自日本涉核泄漏区进口商品
2019-04-02 21:08 福岛核泄漏 -
三部委联合宣布!中国兑现了承诺,该美国了
2019-04-02 16:58 禁毒战争 -
世园会生态气象馆吉祥物“朵朵”首次亮相
2019-04-01 12:08 -
世园会三年培育四十多种抗寒花
2019-04-01 12:07 -
中办国办: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
2019-03-31 20:54 京张冬奥会 -
成都一麦当劳播网络歌曲被顾客投诉:太不搭了,能不能换别的
2019-03-29 15:04 -
一杯奶茶=11块方糖?!网友:奶茶这么美好怎么可能有错
2019-03-29 14:15 -
柔道冠军再曝:村支书好友迫使村民签字支持村支书
2019-03-29 11:27 基层治理 -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想要亲密关系 不能宅家里
2019-03-29 11:16 -
李小琳首谈退休生活
2019-03-27 19:52 -
新一轮大规模减负将至 浙江企业累计减负将超1500亿元
2019-03-26 20:53 中国经济 -
响水三天三夜:妻子光着脚把丈夫从砖头堆里刨出来
2019-03-26 15:38 安全生产 -
913家无痛分娩试点医院公布
2019-03-24 16:04 全面二孩
相关推荐 -
“他告诉以色列:一个月内结束” 评论 93中国海警:菲船只故意冲撞我海警舰艇导致发生剐蹭 评论 328深陷“反犹”风波,超70名美议员要求她们立即离职 评论 277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他说:希望哈马斯加入 评论 190美国投下唯一反对票,中方:极大的失望 评论 485最新闻 Hot
-
“美官员到访商讨战后加沙治理”,巴总理:希望哈马斯加入
-
加沙高校又有学者遇难,曾将哈马斯突袭比作“华沙犹太人起义”
-
俄沙“振臂一呼”:所有OPEC+国家都应加入
-
这个时候,美国和圭亚那举行联合空中演习
-
他敦促国会赶紧“打钱”,“中国正在太平洋伺机而动”
-
丹麦通过法律:焚烧古兰经违法
-
“西方主导的不公正国际秩序应当终结”
-
美使馆人员行贿窃取情报,被西班牙驱逐
-
韩国与荷兰将强化芯片同盟,“与中美有关”
-
委内瑞拉公投后,圭亚那:已与美国、巴西等国商讨
-
“美国不断军援下,加沙被炸7周堪比二战末期德国”
-
“欧洲的保护主义者会利用他”
-
德国这州规定:想获得公民身份“不能反犹”
-
“新加坡和中国将30天互免签证”
-
伊朗宣布“发射成功”:2029年前要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
“请安理会行动…”以色列:辞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