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岁战地记者张崇岫逝世,曾拍下一两千张抗美援朝战争照片
9月6日晚9时,合肥。95岁抗美援朝战地记者、长津湖战役亲历者张崇岫,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走完了这一生。
终了,他穿上了定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服,似乎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他曾拼过命的战场。“那是父亲的荣耀时刻。”
九旬妻子深情吻别丈夫
9月6日晚上9时许,张崇岫在合肥逝世,享年95岁。
9月7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张崇岫家中,十多位亲戚已经从各处赶来悼念、安慰,帮忙料理后事。
时隔一年,记者再见到张崇岫老人,已是在照片里。
照片中,老人穿着抗美援朝老兵服装,闭目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他已九旬的妻子陈同莲在女儿的搀扶下,轻轻吻别着她挚爱的丈夫,用自己的形式,表达不舍,与他告别。
2021年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张崇岫老人。
“老头子也是个苦命的人,从小吃了不少苦,遇到难受的事也不对外露,都放心里。”张崇岫妻子坐在沙发中,两个女儿陪伴在左右,陪着说说话,翻看着老人生前的照片和相册,怀念着,“老头子待我好啊,很好,我都知道。”妻子声音已有些哽咽。
今年,是老两口结婚68周年,前几日,子女们还为老人庆祝。张崇岫二女儿张女士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父母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雨,感情深厚,父亲在住院期间,每天下午都坚持坐轮椅回家陪伴母亲一小时。“其实,两个人聊天也听不见,但就是把手握着手拉在一起,讲讲话,看看电视,吃点水果。”
“有时候母亲好忘就问,你爸还回不回来了?我就跟她说,你放心,我爸下锥子都要回来的。”张女士一边说着,也一边像父亲一样,将母亲的手握在手中。
张崇岫老人向大皖新闻记者展示所拍的照片。
“父亲最后的时光过得还是很愉快的,因为他想做的事情都慢慢一点点实现了,住院期间还写了四首七言叙事诗。”张女士对大皖新闻记者说,今年5月底,父亲因突发脑梗住院,后来渐渐又康复了。“那时候我爸在电话里叫我回来了,说不然看不到他了。”
张女士辞去了工作安排好后,8月份,从海外回到了合肥,近身照顾父亲。“这一个多月,每天和父亲在一起,就能感觉到他已经是做好准备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该吩咐的也都吩咐了。”
拍下一两千张抗美援朝战争照片
在张女士眼中,父亲是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两位老人就像一块磁铁,将一家人紧紧地吸在一起。父亲年轻时的光辉岁月,她也是从小耳濡目染,听着父亲的故事长大的。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下一代就要打。”2021年国庆节,年度力作《长津湖》刷屏,和电影一起刷屏的还有张女士的父亲——抗美援朝战地记者张崇岫,这位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记录者,用相机镜头、三卷胶卷,拍摄下真实的长津湖战役。
张崇岫老人。
近几年间,大皖新闻记者曾多次采访张崇岫,老人1929年出生于当时的安徽巢县,13岁那一年,张崇岫就加入了抗日战争的队伍,此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张崇岫接受安排,奔赴朝鲜战场。那一次,他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入朝。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卓绝,非亲历者不能言,忍饥挨饿的张崇岫,入朝随军作战2年多时间,携带着一部相机、几十卷胶卷,拍摄下了一两千张战地照片。“胶卷很珍贵,拍一张就要成功一张,长津湖战役我只用了3卷胶卷。”
张崇岫说,搞摄影,一定要胆子大。在张崇岫的摄影集里,有一张美兵从坦克中爬出来投降的照片,他还记得,那张照片是当时美军部队撤退的混乱中摄下的。“子弹、炮弹都没停,一般人没胆子,那他不敢下去拍,那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1952年11月25日,中国第一套志愿军邮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发行,全套邮票共计四枚。其中,第三枚《涉江追击敌人》、第四枚《胜利会师》的画面均采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而“胜利会师”也是张崇岫在拍摄抗美援朝战争中,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为了拍下这张照片,张崇岫独自一人,冒险在雪地里徒步四五十公里,用铁脚板走了七八个小时,才到达咸兴港,追上了先头部队。“前方路上有什么危险,我也不知道,当时也算是抱着‘有去无回的心’去的。”
“照片不老,照片里的故事不老”
2023年,张崇岫获得中国文艺界最高奖项——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
他曾在《张崇岫摄影作品集》的扉页上写过这么一句话:“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者和他们没有姓名的墓碑。我是把对胜利的渴望,对所有我方战士的尊重以及为他们壮举的骄傲和自豪,都用相机一一记录下来了。我老了,但是照片不老,照片里的故事不老。”
2024年9月初,张崇岫二度脑梗,昏迷了两日后,于9月6日夜间与世长辞。张崇岫的遗体告别仪式定在9月12日上午8点,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
“父亲走得很安详,没有痛苦。”大女儿张雯雯说。
父亲逝世当晚,张雯雯回家为他找出了一套收藏着的抗美援朝的老兵服装,为父亲换上。“父亲生前时常说起那段抗美援朝的往事,说他在战场上拍照片的故事,父亲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
张雯雯说,就让父亲穿着抗美援朝老兵的服装走吧,这应该更能称得父亲心意,让他回到那段峥嵘岁月,拼过命的战场吧。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 江振焕)
- 原标题:95岁战地记者张崇岫逝世 曾拍下一两千张抗美援朝战争照片
- 责任编辑: 范维 
-
中美商贸工作组举行第二次副部长级会议
2024-09-07 19:23 中美关系 -
小行星来袭!我国首次开展接力追踪观测
2024-09-07 18:26 -
“进口原研药”真的消失了吗?
2024-09-07 17:25 医疗改革 -
最大风力重回17级!“摩羯”在越南北部登陆
2024-09-07 16:09 极端天气 -
超强台风“摩羯”致3死95伤,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2024-09-07 15:51 极端天气 -
美发布所谓“更新版香港商业警告”,中方坚决反对
2024-09-07 15:36 香港 -
要求员工重新签署劳动合同?娃哈哈否认
2024-09-07 15:18 大公司 -
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2亿元支持台风灾后应急恢复
2024-09-07 11:43 -
唐山持续反腐,遵化市市长张学峰被查
2024-09-07 07:39 廉政风暴 -
“摩羯”二次登陆湛江徐闻,最大风力17级
2024-09-06 22:39 极端天气 -
国台办:杨智渊犯分裂国家罪,被判9年
2024-09-06 21:15 两岸关系 -
“80后”王立军,拟任副厅级领导职务
2024-09-06 21:12 -
中印边境6名解放军牺牲?西部战区辟谣
2024-09-06 21:07 -
新增手机、平板、无人机、机器人等6类产品!深圳加力支持以旧换新
2024-09-06 19:38 -
传音控股:因涉嫌违法,财务负责人肖永辉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2024-09-06 19:08 -
5名经济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2024-09-06 19:02 依法治国 -
雄安新区:住房公积金可直接支付购房首付款
2024-09-06 17:39 雄安新区 -
中方在WTO起诉加拿大,商务部回应
2024-09-06 17:23 -
我国自主研制!领证了!
2024-09-06 17:00 航空航天 -
“摩羯”登陆海南文昌,成为史上登陆我国最强秋台风
2024-09-06 16:35 极端天气
相关推荐 -
关键8票已到位,尹锡悦这次恐怕逃不掉了 评论 162025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评论 18耶伦称“不再感谢”:中国加入WTO后,我就变了… 评论 281美国业界“反了”:中国能从日荷购买,我们当冤大头? 评论 117“马克龙计划访华” 评论 374最新闻 Hot
-
美国业界“反了”:中国能从日荷购买,我们当冤大头?
-
耶伦称“不再感谢”:中国加入WTO后,我就变了…
-
这个南太岛国放话:中国给不了,澳大利亚能
-
“美国担心,要是用中文说‘谢谢’的韩总统上台…”
-
贝索斯也要“撒币”,还要去海湖庄园
-
“马克龙计划访华”
-
欧洲要派“维和部队”去乌克兰?
-
立陶宛新政府污蔑:中俄联手,威胁
-
特朗普坚决反对:蠢透了
-
以军放话:可能打击伊朗核设施
-
“倒爷”疯狂下订单,先签个十年
-
特朗普称“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
-
英国智库警告:再不行动,“摇钱树”可就另择他处了
-
“尹锡悦在安全屋给了我张A4纸,列出了...”
-
为讨好特朗普,扎克伯格打破惯例,开始“撒币”…
-
加拿大省长怒了:特朗普敢这么做,把你能源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