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厅观察丨中欧全面重启各层级交往 为动荡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
最后更新: 2023-04-09 11:54:00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问中国。欧洲大国元首与欧盟主要机构领导人同时访华,也打破了中欧交往史上的惯例。本期《蓝厅观察》聚焦此访的成果和意义。
中法关系面向新时代迎来新前景
首先来看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中国之行。这是他时隔3年多再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也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中国迎来的首位欧洲国家元首。马克龙此访行程满满。从北京到广州,中法两国元首多次互动。从战略、经贸再到人文,两国全方位规划未来关系发展。两国还共同发表了涵盖50多项内容的联合声明,为中法合作开辟新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中法关系实际上不完全是一个简单的双边关系。法国是欧洲大国,所以它是涉及到中欧关系,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中法的合作、中法关系的质量实际上事关到中国和多边机构的关系。马克龙是非常重视这次访问的,他在来之前也做了很多功课。中国也非常重视和法国的这种关系,也取得了很重要的一些成果,我觉得意义很大,这次访问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这些重要成果中,经贸合作尤为引人关注。访问期间,中法双方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既涵盖农食、航空航天、民用核能等传统领域,也开拓服务贸易、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新增长点。双方共同打造“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全链条快速协同机制。中国邀请法国担任2024年中国服贸会和第七届进博会的主宾国。
在数字经济领域,包括在5G方面,法方则承诺在两国包括国家安全在内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继续以公平、非歧视方式处理中国企业的授权许可申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这次中法进一步拓展了经贸合作的空间,实际上就是再次确认了经贸合作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美国政府现在一再地鼓吹,要对中国的产业搞“脱钩断链”,而且拜登政府对他的欧洲盟友也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马克龙总统访华期间,中法双方能够继续推进经贸合作,而且不仅巩固传统领域的合作,还开拓新的领域,实际上这个共识和行动本身就是对美国所谓“脱钩断链”这种政策的一个强有力的回应。我想对于中欧关系来说,只要中法之间能够通过更多实实在在的合作,产出更多的具体的成果,能够让合作的成果惠及双方的民众,对于其他的欧盟国家、对于欧盟机构都会产生进一步的推动和示范效应。
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马克龙总统此次访华,两国元首进行了深入、高质量交流,为今后中法在双边和国际层面的合作明确了方向。此外我们也注意到,马克龙在多个场合强调,法国不会选边站队,主张团结合作。反对搞阵营对抗,主张欧洲战略自主。中法两个大国也在用行动对外展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才是当前国际社会迫切所需。
中欧将全面重启各层级交往
再来看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中国行。这是她就任欧委会主席以来首次访华。她也是继去年11月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之后,又一位访华的欧盟机构的负责人,延续了近期中欧高层交往的良好势头。今年也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新起点上如何规划中欧关系发展,是外界关注焦点。
在她访问期间举行的中欧双方以及中法欧三方会晤,向外界释放出中欧之间推进合作、建设性管控分歧的积极信号。中欧双方也都表示,要全面重启各层级的交流、对话、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习主席在评价中欧关系的时候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两个观点,一个是希望欧方和中方一道能够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积极合作的方面,另一点习主席也提出希望今年各领域的交流对话能够尽快重启。我们知道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欧之间已经形成了包括战略、经贸、人文三大支柱对话以及多达70多个领域的各层级对话。只要双方能够同行努力,我想在稳定重启的基础上,中欧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进。
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在发展中欧关系上,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就是三不,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确保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也需要欧方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在访问期间我们也注意到,冯德莱恩明确表示,完全不赞成同中国“脱钩断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崔洪建:目前欧洲内部正在进行它的对外关系,尤其是对华政策的讨论,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现在欧洲的政策环境相对复杂,我们看到一方面,尽管这次冯德莱恩主席表态说不和中国搞“脱钩”,但是同时她也提出了所谓的要降低风险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欧盟方面密集出台了一些所谓限制性的法令法规,尽管这些法令法规并不公开针对中国,但实际上它很多的具体内容是对中欧关系,尤其是中欧经贸合作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想中方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一方面是欢迎欧方任何对于中欧关系的积极的向上的全面的评价和政策,但是与此同时也进一步督促欧方第一个要真正找到一个平衡客观的立场,要从欧洲战略自主的这个立场出发,而不是从所谓的欧美的盟友关系出发来看待中欧关系。我也相信这次访华的经历会帮助冯德莱恩主席和欧盟的机构,对中国、对中欧关系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这样的话能够帮助欧盟形成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合理,而且对双方都有利益的对华政策。
中欧加强合作 共促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
乌克兰危机也是此次马克龙和冯德莱恩访华的重要关切点。在中法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双方明确了“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从中法、中欧以及三方会晤中也可以看出,三方都不希望危机恶化失控,力求降低乃至避免乌克兰危机的外溢效应。针对一些人试图将乌克兰危机与中欧关系挂钩,中方则明确表态:乌克兰危机不是中欧之间的问题。双方应该在劝和促谈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危机和平解决。
中欧稳定发展为世界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中欧高层近期往来频密。现在几乎每周中国同欧洲国家都在北京举行政治磋商,为下阶段中欧之间频密的高层互动做准备。数十位欧洲商界领袖出席了今年的中国高层发展论坛,表达在华投资兴业的信心和期待。这些热络往来充分表明,双方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更有沟通交流的强烈愿望、广泛深厚的共同利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意盎然,中欧各领域交往已迅速重启,正全面铺开。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确保中欧关系的稳定发展,也将为动荡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和正能量。
标签 中国外交- 原标题:蓝厅观察丨中欧全面重启各层级交往 为动荡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农业农村部:抓紧推动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耕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2023-04-09 11:38 聚焦三农 -
军报披露环台军演细节:轰-6K模拟精确打击“敌”舰
2023-04-09 10:51 台湾 -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山火整体可控,暂无人员伤亡
2023-04-09 10:38 -
撞船致5死案:船主被控故意杀人,此前曾定交通肇事
2023-04-09 09:13 疑案追踪 -
爱唱《铁窗泪》的贪官,一次拿200万感谢费
2023-04-09 09:10 廉政风暴 -
明瑞:希望体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2023-04-09 08:14 老外讲故事 -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发生山火,救援人员正在扑救
2023-04-09 07:42 -
玩具厂造的数千支塑料枪被认定为枪支,负责人刑满后仍要申诉
2023-04-08 22:53 -
涉东部战区,微博:禁言5个违规用户
2023-04-08 21:51 -
离职后无法享受生育津贴?上海市医保局:正研究调整完善政策
2023-04-08 21:37 -
中地大回应设10分钟考研复试通知:已提前告知学生
2023-04-08 21:37 -
微博禁言9个涉“中国电科加班事件”违规自媒体账号
2023-04-08 19:05 -
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进驻,第二批21家信访受理方式公布
2023-04-08 19:04 中央巡视组 -
我国首次在5亿多年前页岩地层中钻获高产气藏
2023-04-08 17:55 -
中方专家认为新冠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什么?中疾控回应
2023-04-08 17:01 反对新冠溯源政治化 -
华南海鲜市场的研究有何结论?专家:新冠病毒很可能源于人类
2023-04-08 16:07 -
“孔乙己脱长衫”改送外卖,症结在哪儿?
2023-04-08 15:43 观察者头条 -
中疾控:新冠溯源“发现地”不等于“起源地”,所有结论以科学为基础
2023-04-08 14:58 抗疫进行时 -
体总大会上李铁等人被逐一通报,6人因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受表扬
2023-04-08 10:42 廉政风暴 -
国新办下午将举行我国新冠溯源研究情况发布会
2023-04-08 10:28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这国至今未批准,美方竟赖上中国 评论 56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 评论 500以军猛攻加沙南部、要求平民撤离,联合国:撤哪去? 评论 291欧洲车企被警告:这场争夺,中美遥遥领先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穆迪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财政部回应
-
“拜登政府悄悄起草了一份战后计划”
-
李成:美国这三种倾向让人尤其担心
-
“中美都没提及……”
-
英媒称“核设施被黑,与中俄有关”?英政府:早澄清了,它不听
-
他辞职后收到数百名同事来信:现在对美国来说是一场灾难
-
想架空乌军总司令?
-
“将军对将军:普京没异议,但他还是个变数”
-
尼泊尔:俄罗斯勿招募尼泊尔人当雇佣兵,已有6人阵亡1人被俘
-
埃及首个国内制造的航天器发射:中方援建卫星总装测试中心
-
以军猛攻加沙南部、要求平民撤离,联合国:撤哪去?
-
“实力撑不起野心,印度外交仍无法与中美匹敌”
-
“韩国正在消失吗?”
-
“哈马斯火箭弹击中这个军事基地,与以色列核武计划相关”
-
他不支持COP28“逐步减少化石燃料”措辞,还嘲笑美欧…
-
卢拉想搞定这事,马克龙再泼冷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