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位八旬院士,为何当众落泪?
在最新一期《开讲啦》节目中,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回忆起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临终前的嘱咐时,当场落泪。
从歼-20、直-20、运-20到大飞机C919,一架架用途各异的飞机背后都有着一颗共同的“心脏”——航空发动机。中国飞机“心脏”如何诞生?航空动力幕后又有怎样的风雨?
1分钟打进1吨冰雹,飞机发动机仍能正常运作才合格
刘大响是主持建造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的主要人物之一,让中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一架飞机的诞生需要经历哪些“考验”?节目现场,刘大响介绍,研发飞机的要求极为严苛,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上,要对发动机做冰雹试验,一分钟要往发动机内打进一吨冰雹,模拟百年不遇的极端天气,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正常运作,才算合格。
刘大响说,发动机在空中“停车”也有规定。发动机在10000小时的连续工作中,只允许空中停车0.02次,几乎不让停。“光发动机零部件的测试就需要做20万至30万小时,甚至连每一个螺钉、螺帽都需要拿出来做试验。”
为解决飞机发动机问题,老一代总师立下军令状
建造航空发动机难在哪儿?刘大响在节目中揭秘,高压压气机的级数很多,需要计算、协调、试验;而耐高温、高强度的材料和加工制造上最难的是涡轮,这部分温度太高,远超材料的熔点。
刘大响27岁时就在与这个温度作“斗争”。当时,他奉命带队到空军某师“蹲点”,提供技术支持并进行调研。在那里,刘大响接触到了自己工作生涯中的第一款战机——歼-7。
然而,歼-7在不开加力时存在推力不足、续航时间短的情况。为了治好这个毛病,老一代的大总师甚至拿着自己的脑袋立下了军令状。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最终,刘大响和同事通过改进涡轮叶片破解了难题。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自主研制气冷空心涡轮叶片发动机的国家。
“发动机上任何一个部件出了问题都要出事,要走自己的道路,要严肃认真,不能马虎。”
“不搞出高空台,就死在松花岭,埋在观雾山”
1970年,刘大响与单位的技术骨干被送往川西北山区松花岭。此行,他们肩负着建造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的艰巨使命。
当年,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没有自己的高空台。1980年,国产组装发动机到英国进行考核试验,当时,刘大响接到的任务是既要完成试验,也要学习英国的高空台是怎么搞的。
回国时,刘大响一行人共收集整理出100多万字的资料,它们也成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高空台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当时大家每天都要去带个小本,有什么想法就记下来,晚上回来互相对笔记。”
正当刘大响等人准备大干一场时,高空台二期工程被列为“缓建项目”。经费锐减,工程陷于停顿,不少科技骨干流失……身为核心成员的刘大响召开动员大会,率先表态:“如果不搞出高空台,就永远不离开山沟,死在松花岭,埋在观雾山!”
刘大响说高空台是国家需要,为了国家强盛,任何人来都要做个人牺牲。1995年,刘大响主持完成了高空台总体联合调试,交付国家验收。我国成为继美、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大型连续气源高空台的国家。
忆起航空发动机之父临终前的嘱咐,他泪洒现场
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是对刘大响影响最深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忆起当年点滴及吴老临终前的嘱托,刘大响在节目现场不禁落泪。
“吴老临终前几天,当我再次去医院探望时,他握住我的手嘱咐了我‘四个要’:一定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一定要加强发动机预先研究、一定要敢于讲真话、一定要把我国航空发动机搞上去!”
面对普通人乘飞机去太空旅行、当天往返纽约、大飞机用上清洁能源等三个“未来科技”,刘大响最期待的是,造出3至4小时从中国飞到美国的高超声速民航飞机。
“因为它将让我们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不论是哪一个计划,都需要有航空动力工程师的不懈奋斗。”
择一事,以命前往,终一生,不负信仰,致敬!
- 原标题:这位八旬院士,为何当众落泪?
- 责任编辑: 房佶宜 
-
新城市志丨拼经济促消费,上海的发力具有风向标意义
2023-03-26 10:43 上海观察 -
走进上海民心工程丨绣花功清“蛛网”,申城天际线更清朗
2023-03-26 10:39 上海观察 -
官员亲友开影子公司?整治隐性腐败用上“大数据”
2023-03-26 10:13 廉政风暴 -
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
2023-03-26 08:13 能源战略 -
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将出海
2023-03-26 07:36 能源战略 -
海军在初中毕业生中超前选拔舰载机飞行苗子
2023-03-25 21:44 中国航母 -
警方通报:因琐事发生口角,3名涉事者到案
2023-03-25 18:56 -
我国延长煤炭零进口暂定税率实施期限
2023-03-25 16:31 能源战略 -
中央财办副主任:有把握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
2023-03-25 16:15 中国经济 -
李欧:中国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们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支持这一举措
2023-03-25 15:30 老外讲故事 -
《爱上海的理由》第48集 张恬如:接纳我,守“沪”你
2023-03-25 15:30 上海观察 -
又一艘万吨大驱形成战斗力
2023-03-25 15:04 中国海军 -
香港旅发局: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已恢复到疫情前45%
2023-03-25 14:31 香港 -
男子掏手铐威胁他人并称自己是市局的?警方回应
2023-03-25 14:26 -
哈尔滨清理编外人员,什么信号?
2023-03-25 13:58 基层治理 -
美食城内女子遭多人殴打,警方:正调查,女子称不认识打人者
2023-03-25 13:58 -
官方辟谣:网传重庆居民分时电价方案不实
2023-03-25 12:56 网络谣言 -
台当局“驻洪都拉斯代表”今晨返台,“神情沉重”
2023-03-25 12:45 台湾 -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在防城港投产
2023-03-25 12:29 核电 -
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在防城港投产
2023-03-25 11:24 核电
相关推荐 -
历时5年,“海底长城”合龙 评论 9美政客发出邀请组团“抗中”,印度拒绝了 评论 236江西就“鼠头鸭脖事件”成立联合调查组 评论 636“正式递交申请” 评论 95高考统一用笔“漏墨断水”,这些河南考生很委屈 评论 636最新闻 Hot
-
三部门就惩治网暴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况应从重处罚!
-
布林肯在沙特称:没让任何人在中美间选边站,但是…
-
欧盟达成“历史性”协议,违者按人头罚款15.4万以“充公”
-
为向国会要钱,美助理防长炒作“中国核威胁”
-
“澳将先接收两艘美军现役核潜艇,然后购买一艘新潜艇”
-
“沙特脸上笑嘻嘻,私下曾威胁让美国‘大出血’”
-
亚裔考生“美国高考”几乎拿下满分,被六大名校拒之门外
-
拒绝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在英发起“最后一搏”
-
美英签署“大西洋宣言”,妄称“中国占西方便宜”
-
到底邀不邀请中国?
-
又盯上中国无人机了
-
德国果然成了欧元区的“害群之马”
-
继众议院后,美参议院也要给中国戴“发达国家”帽子?
-
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
朔尔茨:我们决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但…
-
特朗普又要被起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