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地球2》票房破10亿口碑爆棚,网友:中国科幻电影大门,这回连门带墙都给轰开了!
-
阮佳琪睡不够 玻璃心 脾气冲
最后更新: 2023-01-24 20:20:07【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进入第三天,截至1月24日18时15分,内地总票房(含预售)破36亿。其中《流浪地球2》不负众望,上映首日已打破22项内地影史纪录,目前以12.17亿元的成绩暂列总票房榜单第二名。
续作狗尾续貂,不知是多少影视作品逃不开的宿命。而《流浪地球2》在剧情、特效、演员演技都全面超过前作,以及更为宏大的集体主义叙事角度展示中国文化精神内核,诚意用心之作成为今年贺岁档很多观众的首选。
“每一帧都对得起观众的期待”“被关上的中国科幻大门,这回连门带墙都给轰开了”……类似好评如潮。24日,解放军媒体官方账号“钧正平”点评《流浪地球2》热映时,还特别强调必须鼓励和培养对军事科技的想象力。
导演郭帆用四年时间,告诉“小破球”的粉丝们——好饭不怕晚。
全文配图均来自@电影流浪地球
4年前的“小破球”,讲述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寻找新家园,但在2075年发生“木星危机”的故事。
续作则回到地球开始“流浪”前,展现太阳危机初期,人类携手迎难而上,在2044年和2058年解决“太空电梯危机”和“月球危机”,书写一部荡气回肠的人类史诗。
“人们空前团结,开始流浪地球”。话虽这么说,可过程远非如此顺利。正如联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李雪健 饰)感慨万分时说的:“天亮前的夜,最难熬。”
原著讲述的是“飞船派”与“地球派”的路线之争,影片则主要聚焦“数字生命计划”和“移山计划”。
面对灭世威胁,支持“数字生命计划”的一派,相信将记忆和意识上载后,就可以抛弃肉身获得永生;另一派则积极推行“移山计划”,即在地球上布满一万个行星发动机离开太阳系,但需要100代人用2500年来完成。
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后者由中国主导,讲的就是一个“愚公移山”,以世代子孙后人接力,完成撼天动地之壮举。
此外还有一个“方舟计划”,但刚出场就“歇菜”了。这项计划中要用到的“太空电梯”和“方舟号空间站”,开篇就被恐怖袭击毁灭,所有努力付之一炬。
这段内容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经费爆炸”:横贯天地的“钢铁巨兽”、长达九万公里的太空电梯,以气势磅礴之姿扶摇直上傲立天地,极具视觉冲击力。
一段轿厢飞速上升的长镜头,甚至能让人从2D画面里体会到“推背感”,场面炸裂到观众直呼“爽到天灵盖飞起来”“鸡皮疙瘩在跳舞”。
还没从震撼中缓过神来,紧随其后就是敌方不讲“武德”搞偷袭,入侵联合政府的万台无人机,向太空电梯和空间站发起“自杀式”攻击。
垂直起降版歼-20、苏-57、F-22等各国先进战斗机的未来版本,与无人机蜂群作战展开超大规模空战的炫酷场面,军迷狂喜。
“无法锁定,全是友军!”“你快摇人啊!”对无人机无法做出敌我识别时,战斗机飞行员爆出的这声吐槽,在紧张气氛里又增添了一丝喜感。
随着方舟号空间站遮天坠落,暗示“方舟计划”的告吹,中方顺势积极争取各方对“移山计划”的支持,但在33个国家组成的联合政府中屡屡碰壁,“数字生命计划”的呼声倒是越来越高。
毕竟若是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永生,何苦费劲巴拉地又是放逐月球,又是极尽全球资源打造行星发动机,还要让一百代人都像“苦行僧”一样。
更何况待到那时,我们这一代人早就是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微尘,“解决一百年后的危机和当下的人有什么关系?”
于是,在灭世之灾面前,影片中的大国之间展开了一场可以说是与现实极为贴合的政治博弈。
美国代表一句“我们90%的民众支持数字生命,所以我们不会帮助你们”,表明了西方部分国家准备做甩手掌柜的摆烂态度。
要想说服联合政府,中国则必须在时限内独自验证“移山计划”的可行性。干着最多的事,受着最多的气,属实“纪实文学”了。
在几轮较量后,中方代表逐渐把控主场,态度坚决强硬。在“月球危机”后,中方表态将向境内所有人员开放地下城提供紧急避险,遭到欧美代表冷嘲热讽。
年轻的中方代表,曾几何时也因各国冷漠态度而气得大呼“不公平”,这回却是微笑着回答,语气不卑不亢:“这不是讨论,我们是告知。”
当行星发动机如期成功点燃时,一直隐忍克制的中方代表“周喆直”情难自禁鼓掌大笑。
让多少人瞬间想起,50多年前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这经典一幕。
后来,周喆直身着灰色中山装,胸口佩戴国旗徽章,代表中国在联合政府大会上发出振聋发聩之声的形象,又让人恍惚间看到了另一位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周老师”。
会上,周喆直发表了题为“一根愈合的人类股骨”的演讲,号召各国摒弃私利,互助团结以延续文明火种,更是恰如其分地显示了现实中的中国一贯在国际社会上呼吁促进各国团结一致,推进国际合作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我相信会再次看到蓝天,鲜花挂满枝头。”这句取自原著内容的台词,显示了“小破球”一如既往柔软且中国化的情感表达。
标签 流浪地球- 责任编辑: 阮佳琪 
-
江西抚州东乡回应全员核酸
2023-01-24 19:48 抗疫进行时 -
江西抚州东乡发通告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下午删除
2023-01-24 17:48 抗疫进行时 -
“建议查查他,不像演的!”
2023-01-24 16:46 -
文旅部:谨慎参与高风险项目,避免前往缺乏安全保障区域
2023-01-24 14:11 -
中国空间站再给全国人民“送礼”
2023-01-24 14:06 航空航天 -
新年集市、游戏打卡、围炉煮茶……上海市中心这些限时步行街春节“焕新”了
2023-01-24 13:14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春节探访上海重大工程“生命线”:上游原料备量同比不降反升,转型令人意外
2023-01-24 13:11 爱申活·暖心春 -
视频|过年丨警犬“小白”的首个春运
2023-01-24 13:07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丨辞旧迎新,听度“峰”后的上海一线医护们说句心里话
2023-01-24 13:04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放映电影36年,他再一次迎来忙碌“春节档”
2023-01-24 13:03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 | 今年退休的社区民警,“年初一”放假的他依旧坚守岗位迎新春
2023-01-24 13:01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丨工地小伙新春不回家,日行三万步值守重大工程!文汇视讯·新春走基层
2023-01-24 12:57 爱申活·暖心春 -
7年死磕,但离“大圣”还有点远
2023-01-24 11:37 -
辛明花:我有幸在中国感受到了美好的生活
2023-01-24 10:06 老外讲故事 -
方腾:来到上海是我最好的决定,在这里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热潮涌动
2023-01-24 10:03 老外讲故事 -
过年|老人可回家团聚、家属可预约探视,这家网红养老院春节很安静
2023-01-24 09:53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上海科学家海南玉米地里授粉忙
2023-01-24 09:48 爱申活·暖心春 -
过年|上海博物馆新年首日客流同比增长逾73%,啥魅力让参观者早早来博物馆排队?
2023-01-24 09:45 爱申活·暖心春 -
-
江西为“天价彩礼”降温:零彩礼,不丢人
2023-01-23 14:35 婚姻故事
相关推荐 -
-
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评论 229欧盟贸易专员将访华,“预计讨论电车反补贴调查问题” 评论 105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评论 186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评论 88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中美俄高层一周内密集互动,释放哪些信号?
-
学起乌克兰,俄罗斯鼓励民众用APP报告来袭无人机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韩国要求美国解决问题
-
刚果(金)驻以色列大使馆将迁往耶路撒冷
-
来了!22条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
92岁默多克卸任福克斯和新闻集团董事长,长子接班
-
是否会公布证据?特鲁多回应
-
乌放话“对薄公堂”,欧盟考虑为三国辩护
-
波乌闹掰,立陶宛凑了上来
-
驻日大使反华“用力过猛”,白宫坐不住了
-
CNN主持人涉华议题“挖坑”,澳外长不跟
-
禁用华为、中兴?德国运营商不干了
-
“南方国家已厌倦听我们说教,再不改变就麻烦了”
-
英国宣布推迟!“不会以让英国人破产来拯救地球”
-
岸田在美就对华关系表态
-
德企巨头顶住政府施压,“中国市场事关生死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