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工程来了!动车组将从百米海底驶过
近日,深圳至江门高速铁路全线正式开工建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基础设施,深江高铁全线桥隧比达98%,其中全长13.69公里的珠江口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最深的海底隧道。
盾构机在海底掘进走向示意图
水下最大埋深达115米,最大水压1.06兆帕,长距离穿越几十种复杂地层......这种难度的施工在全世界也数罕见。海底隧道到底如何修建,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
醒狮遇蛟龙
大国重器助力超级工程
深江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新建的深圳西丽站,向西经东莞市、广州市、中山市、江门市,接入江门至湛江铁路江门站,正线全长116公里,建设工期5.5年。
由于线路需要跨越珠江口狮子洋海域,地理环境十分复杂,设计人员经过数年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以隧道形式下穿珠江口。
大国重器助力超级工程,两台量身定制的国产盾构机“深江1号”“深江2号”犹如巨型“穿山甲”凿岩破壁。
珠江口隧道工程位于东莞、广州之间的珠江入海口,2020年7月开工建设,为深江高铁先行开工段。2021年投用的大直径盾构机“深江1号”采用醒狮造型涂装,“深江2号”采用蛟龙造型涂装,凸显广东地域文化特色。
重工业下的冷酷萌感让不少网友赞叹,“明明可以靠实力,却因为颜值强势出圈!”
总长133米、总重约3900吨的“蛟龙”绝对称得上是庞然大物。盾构机这么重,应该是实心的吧? 其实不然,盾构机内部深长开阔,分布着众多精密线路, 走入其中,仿佛置身一座机械城堡。
盾构机的结构有点像火车,由刀盘、盾体、配套拖车组成。“深江2号”共有5节,行走机构在最前面,后面一节节加挂。
刀盘为盾构机最前端的“打洞利器”,上面镶嵌着数量众多、形状各异的刀具。盾体为主机部分,起到支撑开挖隧道、保护盾构内部元件设备的作用。
走进神秘驾驶室
首位女盾构机司机亮相
盾构机驾驶室约15平方米,这里拥有200多个按钮、9块屏幕,还有各类通话器,闪烁的指示灯让人目不暇接。整个操作台分为推进系统和环流系统。
由于土壤的软硬程度不均匀,盾构机挖着挖着容易发生偏移,这时候就需要人工来调整方向。
此外,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后必须精准实现对接,犹如在大海中穿针引线,对盾构机掘进过程中的动态控制要求极为苛刻。
“95后”萌妹子杨涔是全国首位女盾构机司机,能操作如此精密的大国重器驰骋在百米深的海底,她感到十分自豪。
盾构机看起来巨大,却是缓缓前行,每分钟仅能推进几厘米。目前服役的大多数盾构机日均掘进约5至10米,而“深江2号”创下日掘进24米、单月最高纪录342米的好成绩。
经过建设者们日夜奋战,目前“深江2号”已经掘进1200米,离珠江口隧道贯通更近一步,也为深江高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国产盾构机的逆袭
十几年前,国内盾构施工基本依赖进口设备,动辄数亿元的“天价”盾构机出现故障后只能停工,等待外国工程师维修。由于外方对技术实行垄断,维修保养时不允许中方参与,所需工时也完全取决于外方,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2008年4月,我国研制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均衡盾构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并且在随后的几年里不断自主创新。中国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最大直径硬岩盾构机、中国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纷纷问世,自主研发的盾构机从“有”向“优”迈进。
如今,中国制造的盾构机技术过硬、物美价廉,逐渐反超欧美,占领全球大部分的盾构机市场,实现逆袭。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穿山越壑,潜江入海。深江高铁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五座城市,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原标题:超级工程来了!动车组将从百米海底驶过
- 责任编辑: 夏雨 
-
甘肃披露祁连山生态整改进展:确保老问题不反弹
2022-10-19 21:47 聚焦二十大 -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西藏建成624个边境小康村
2022-10-19 21:35 聚焦二十大 -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四场集体采访
2022-10-19 20:23 聚焦二十大 -
党的二十大各代表团继续举行分组会议
2022-10-19 20:20 聚焦二十大 -
公安部:当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2022-10-19 19:31 聚焦二十大 -
视频|二十大代表讲述撤侨经历,身旁奥运冠军红了眼眶
2022-10-19 18:24 聚焦二十大 -
对话党代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谈如何发挥高校优势
2022-10-19 18:21 聚焦二十大 -
代表手记|钟天使:希望全民健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2022-10-19 18:19 聚焦二十大 -
二十大时光丨武康大楼街区:“人民当家作主”体现在家门口的日常
2022-10-19 18:17 聚焦二十大 -
二十大时光 |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让红色资源释放强大感召力凝聚力
2022-10-19 18:14 聚焦二十大 -
李家超首份施政报告,提到这些愿景
2022-10-19 18:00 香港 -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变与不变”中有何深意?
2022-10-19 17:20 聚焦二十大 -
顾红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发挥各方积极性是和谐统一的
2022-10-19 17:18 聚焦二十大 -
总书记视察过的这个街道居民,听到这个词为何感到心潮澎湃?
2022-10-19 17:15 聚焦二十大 -
海南常务副省长:争取2025年启动海南全岛封关运作
2022-10-19 17:08 聚焦二十大 -
中央政法委:司法机关85%的人力集中在办案一线
2022-10-19 13:30 聚焦二十大 -
最高检谈昆山反杀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2022-10-19 11:42 聚焦二十大 -
司法部:全面排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
2022-10-19 11:41 聚焦二十大 -
公安部:10年来全国3799名民警牺牲
2022-10-19 11:38 聚焦二十大 -
二十大代表手记 | 迟楠: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2-10-19 11:26 二十大代表风采
相关推荐 -
国会开支僵局难破,白宫通知员工做好“关门”准备 评论 107多地破历史纪录!长三角铁路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六成 评论 127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朔尔茨这么回 评论 142“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评论 155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评论 225最新闻 Hot
-
马来西亚总理:平衡东西方科技,华为将更有效参与5G建设
-
“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
“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我不确信”
-
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与中国竞争?CIA捞情报有了AI新工具…
-
他回美国了,白宫:感谢中国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
在黄岩岛拆中国的浮动屏障?菲律宾谎言被拆穿
-
俄外长:准备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要考虑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
印度外长:加拿大有很多有组织犯罪分子,攻击印度被纵容
-
都想减少“对华依赖”?谈判遇挫,澳部长对欧盟警告上了…
-
俄罗斯再制裁23名英国公民,包括英国防参谋长
-
“我不会坐在那里听美国人说教,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