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赚200余万奖金?当地教育局回应
最后更新: 2022-06-28 13:29:03近日,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的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发布消息称,在今年的高考中,该校学生全某某以694分夺得茂名市第一名。随后有网友称,此前全某某三次考上北京大学,并因此共获得了来自学校等方面230万元的奖励,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评价:“比上班来钱快”。
化州市教育局27日下午回应媒体表示:“已成立工作组在调查。”茂名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也回应称,“相关情况我们正在了解中,感谢反映”。
不过有全某某的同班同学表示,全某某多次复读的目的是为了考取清华经管专业。
三年三次考取北大?
近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22年广东茂名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高考生“全某某”以694分考得茂名市第一名。随后,有网友发现该考生与2020年在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读书并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全某某”同名。
在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认证的公众号里,一篇标题为“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2022年高补部招生简章”的文章显示,“全某某同学以高考总分694分勇夺茂名市第一名(广东省第16名)”;在标题为“喜报”的文章显示,“(1)班全某某同学以704.5分优异成绩夺得茂名市第一名。”
不过,这两篇文章现已被删除。
网传信息显示,全某某2022年实际就读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复读班,仅在广东省茂名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挂名”。
衡水第一中学(现改名为衡水泰华中学)招生老师向红星新闻记者承认,该校确实在招收外省复读生源,一位自称全某某同校同学的学生表示,衡水第一中学存在专门的省外班。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了全某某同班同学小姚(化名),小姚称,她与全某某就读于衡水市第一中学602班,该班级为新高考班,多个新高考省份学生混杂其中。据她回忆,全某某多次复读的目的是为了考取清华经管专业,该专业要求全省前20,而全某某复读几次都是省100多名,未达到该专业录取线。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6月27日,多位衡水一中应届毕业生表示,全某某是他们今年同届就读的同学,这已经是全某某第四次参加高考了。
2019年,全某某高中毕业被北大提前批次录取,但因全某某目标是要进入全省前20名,考上北大光华学院或清华经管学院,却一直未达成理想。
2020年8月,湛江日报和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公开发布关于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学生全某某考上北大的消息。在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全某某还通过视频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验。
2020年全某某考入北京大学 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官网截图
2021年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喜报显示,包括全炫宇在内的三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公众号推文截图
针对网传的230万元奖励,2022年5月15日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发布的2022年秋季招生简章显示,“高中毕业考取清华北大的学子可获得百万奖学金”。
据天目新闻报道,化州市教育局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教育局已经了解到网传的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也已经成立了工作组,紧急开展调查工作,具体调查结果后续会通过官方途径通报。
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与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都是民办学校。资料显示,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大型封闭式管理民办学校。6月25日发布的《化州青鸟实验学校的高补部招生简章》中提到:高考600分以上学生,费用全免;成绩优异的给予生活补助,学杂费全免,特别优秀者,补助面谈。对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给予丰厚的助学补助。”
化州市青鸟实验学校近日公布的秋季收费标准显示,小学阶段收费约1.4万~1.5万元每学期,初中秋季收费约为1.5万元每学期,高一非国家任务生收费标准约为1.6万元每学期。
专家:多次复读不违规但不提倡
由于全某某上学和考试的地点涉及河北衡水、广东湛江、广东茂名等多地,有网友认为其存在“高考移民”的嫌疑。
据第一财经报道,衡水一中的一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全某某的户籍在广东省,因此四次高考都是在广东进行。据他回忆,从2021年9月到2022年4月,全某某一直都在位于衡水的学校复读,今年4月的模拟考试成绩排名上还曾出现过全某某的名字。但是此后几次考试,因为学校不再公开排名,所以无法确定全某某是否在衡水一中继续完成学业。
不过根据目前公开和调查的信息,并未能证明三个学校的“全某某”均为同一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省考试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和省的政策层面没有对高考复读次数进行限制,只要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无论广东或者外省户籍,都可以报名高考。若考生在不同机构反复复读高考,目前也没有制裁的政策规定,复读机构(学校)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招收往届高分考生复读,所导致产生的复读专业户现象,这更多意义上不是考生的问题。
针对考生涉嫌多次复读高考这个现象,民盟盟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软件学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校长迟云平表示,虽然政策上没有限制高考次数,但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现在并不提倡多次复读高考。“无论从对教育资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国家鼓励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而从个人的成长和时间成本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 原标题:考生三年三次考上北大,赚200余万奖金?当地教育局回应
- 责任编辑: 黄一帆 
-
上海一公交坠河:司机提前让乘客下车
2022-06-28 13:26 -
女童被保姆遗留电梯后从8楼坠亡,警方刑事立案侦查
2022-06-28 10:47 -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
2022-06-28 10:29 聚焦二十大 -
学生证上的启功书法居然是假的?北师大回应
2022-06-28 09:59 -
31省份新增本土1+21
2022-06-28 09:19 抗疫进行时 -
中方敦促以色列停止藐视安理会决议,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
2022-06-28 08:29 巴以恩仇录 -
王毅:中方愿根据阿方需求,提供更多雪中送炭的帮助
2022-06-28 08:14 中国外交 -
-
-
新冠疫苗第四针是否要打?
2022-06-28 07:23 抗疫进行时 -
2名有旅居史人员检测阳性,南京发现4名密接者检测结果异常
2022-06-28 07:22 抗疫进行时 -
-
双胞胎姐妹互换身份违法出国30余次,被哈尔滨警方抓获
2022-06-27 22:52 -
凉山州布拖县推行移风易俗:已有399对“娃娃亲”自愿解除
2022-06-27 22:29 扶贫攻坚战 -
下达27.5亿,财政部补贴电网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
2022-06-27 22:26 能源战略 -
澳门赌场迎20年来最大变革,经济支柱何处去?
2022-06-27 22:19 观察者头条 -
中共上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今天闭幕
2022-06-27 21:16 聚焦二十大 -
美澳日新英建立“蓝色太平洋伙伴关系”,外交部回应
2022-06-27 21:08 中国外交 -
10个太平洋岛国部长受邀与王毅视频会议?外交部:严重偏离事实
2022-06-27 21:06 -
北京警方通报“男子夜闯女子卧室”:陈某被刑拘
2022-06-27 20:38
相关推荐 -
美媒发现亚太盟友集体沉默:佩洛西这次做得太过火 评论 124滞留三亚:焦虑过后,他们行动起来了 评论 70东部战区今天继续:重点组织联合封控和保障行动 评论 352美军方放话:不会上中方“圈套”,数周内穿行台湾海峡 评论 1166拜登终于回应:不担心台湾,担忧解放军军演 评论 278最新闻 Hot
-
滞留三亚后,他们行动起来了
-
东部战区今天继续:重点组织联合封控和保障行动
-
美军方放话:不会上中方“圈套”,数周内穿行台湾海峡
-
台军今军演“反制”解放军?岛内忙澄清
-
“特朗普曾问:为什么我的将军不能像希特勒的那样?”
-
德智库:若欧盟与中国脱钩,德国损失比英国脱欧时还要惨六倍
-
美方倒打一耙:去年芬太尼杀死10万美国人,中国却不帮忙了
-
菲律宾“驻台代表”称:没有撤侨计划
-
巴基斯坦塔利班头目在阿富汗被炸死
-
乌克兰好不容易开出第一艘运粮船,买家:拒绝收货
-
拜登终于回应:不担心台湾,担忧解放军军演
-
这电影“丑化中国农村”?导演:他们不是空气
-
彭博社:印度考虑限制中企在印销售千元以下手机
-
美国副国务卿被所罗门群岛总理“放鸽子”
-
出席所罗门群岛二战纪念仪式时,日本海自一队员被刺
-
菲律宾考虑从台撤1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