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人编制4000人来抢,超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何解
最后更新: 2022-05-31 09:05:04距离毕业仅一个多月,春招也步入尾声,黄倩在她64K手账本上又划去了一个就业选项——“山东青岛某区事业编制人才引进申考,失败”。
黄倩是武汉某双一流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而这个手账本是她自大四开始时,为记录未来一年升学、求职经历而特地准备的。“考研,失败;选调生,未录用;武汉某初级中学教师编招考,未录用;湖北省考,延期……”眼看着被写下又划去的一个个毕业去向,黄倩不禁陷入了彷徨。
黄倩的经历并非个例。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首次破千万”,预计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面对就业大考,为了给毕业生找到更多的机会,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部门到人社部门,从高校到企事业单位,已落地了多项“保就业”措施,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扩招,相关工作还将持续并有所延长。
不过,随着毕业季临近,叠加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影响,“何去何从”仍是不少高校毕业生心中的未知解。
去向变化:考研、考编和大厂
黄倩告诉第一财经,去年下半年,在辅导员第一次统计他们班的就业去向时,全班20余人,除了保研生外,100%选择了考研。
“辅导员得知后,虽然感到意外,但也并没有劝我们择业。”黄倩解释称,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中学老师的入职门槛,普遍升至硕士及以上;虽然也有学校给予本科生报名机会,但在一众海外留学背景、硕士乃至博士生的简历之中,本科生很容易被埋没。
根据麦克思相关研报,截至2020年,“教育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数量最多的行业类之一,近五年“教育业”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增长明显,而当年本科生占比则为17.0%。相较于考取教师编制,往年来看,教培机构对英专毕业的本科生需求更多、标准浮动空间大,是黄倩们的主要去处。
一名高校英语系辅导员对第一财经表示,无论是去年秋招还是今年春招,教培机构投放到市场上的名额和员工薪资待遇均出现锐减,而大量有教学经验和成果的教培老师持续流入就业市场,还消耗了短期教育市场的部分用人需求,今年毕业的英专生就业难。
“但考研成功的寥寥。”黄倩称,今年他们班考研成功的不到三成,其中还包含跨考教育学、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的同学。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一年增长了85万人,增长率达23%,为中国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次。另据新东方4月发布的《23考研年度报告》,2022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预计将达120万左右,录取率预计为26.3%。换言之,今年考研落榜的人数预计有337万人。
由于考研和国考、秋招时间相近,而湖北省原定的省考时间为3月,即考研结果公布的月份,黄倩一下子错过了许多备考、找工作的好时机。
同样感受到出路变少的还有建筑、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生。
高鑫是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生,他所在的大学该专业被列入“广东省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名单。但同样因准备考研而错过秋招的他发现,今年春招时,在“脉脉”等求职软件中,一些“大厂”软件开发类岗位的招聘信息都消失了。“明明去年秋招时,这类岗位缺口还挺大的。”
另一名某985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杨璐则在今年毕业季参加了多轮“大厂”战略、产品部的管培生招考。她发现,同她一齐进入面试环节的大都为清华、北大、港大等境内外知名学府的硕士生乃至博士生。
“最终,我放弃了一个坐标在北京的某大厂管培生机会。”杨璐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语气中并未带有犹豫。她称,近期她听说了不少大厂裁员消息,尤其是大厂里的非技术岗。
和杨璐选择不同的是,今年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研究生高雯最终和某互联网大厂签约。
“被录用的是产品岗。”高雯告诉第一财经,同院系里,和她一样,做出这样跨专业选择的人并不少。“往年,地产公司是我们专业较热门的一个选择,进入就是高薪预定。但今年行业岗位招聘信息减少了,毕业生们的预期也发生改变。相比之下,互联网企业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工资水平。”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也显示,近三年来,互联网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虽出现下滑,但仍是持续释放就业机会最多的行业;而根据对重点院校(985/211)毕业生的就业偏好调研,互联网行业同样是近三届毕业生投递人数占比最多的行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对高素质毕业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 原标题:30人编制4000人来抢,超千万规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何解
- 责任编辑: 杨蓉 
-
重庆北碚:民警处警时当事人袭警,用枪支将其击伤后死亡
2022-05-31 08:39 -
课外读物现“露骨”民歌、“罂粟籽”面包,出版社回应
2022-05-31 08:10 中西教育 -
北京新增本土16+2,涉及3个区
2022-05-31 08:03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新增本土“9+22”
2022-05-31 07:54 抗疫进行时 -
加价0.5元卖挂面被罚3500元,是窃钩者诛?上海市监局解释
2022-05-31 07:53 抗疫进行时 -
刘鹤:深入研究人类流行病面临的重大转变
2022-05-31 07:28 抗疫进行时 -
女子被拐深山十年获救?事发地警方否认拐卖,侦办警方称还在查
2022-05-31 07:25 疑案追踪 -
孙春兰检查高考准备工作:帮助考生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
2022-05-31 07:11 高考 -
非婚生子后湖南一女子8万元将2岁儿子卖掉,被判五年二个月
2022-05-31 07:07 -
四川广安市2022年中考延期举行
2022-05-31 06:49 中西教育 -
西安电子科大通报两学生毕设代做:留校察看一年
2022-05-30 21:49 -
海南省委巡视组原组长林北平主动投案,正接受审查调查
2022-05-30 20:22 廉政风暴 -
李强:大上海保卫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2022-05-30 19:42 抗疫进行时 -
6月1日零时起,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
2022-05-30 18:14 抗疫进行时 -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中央对你充分肯定、充分信任
2022-05-30 17:56 香港 -
北京一核酸检测机构涉违法犯罪,母公司致歉
2022-05-30 17:03 抗疫进行时 -
网传“南大碎尸案”疑凶已落网?南京警方:案件暂未侦破
2022-05-30 15:01 疑案追踪 -
台湾新增本地病例破6万,死亡109例
2022-05-30 14:43 台湾 -
上海复工商场里都是“群众演员”“领导家属”?真相是…
2022-05-30 14:00 网络谣言 -
国家新闻出版署通报62种图书不合格,名单公布
2022-05-30 13:39 中西教育
相关推荐 -
美媒称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 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评论 211中国代表质问三国:岂有此理! 评论 192“莫迪‘印度制造’雄心,要通过中国实现” 评论 331“先请问美大使,美政府为何忘恩负义?” 评论 319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评论 395最新闻 Hot
-
中国代表质问三国:岂有此理!
-
美英签署“大西洋宣言”,声称要应对“中俄威胁”
-
拒绝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在英发起“最后一搏”
-
到底邀不邀请中国?
-
又盯上中国无人机了
-
继众议院后,美参议院也要给中国戴“发达国家”帽子?
-
德国果然成了欧元区的“害群之马”
-
中国要在古巴建间谍基地?美国、古巴同时辟谣
-
朔尔茨:我们决心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但…
-
特朗普又要被起诉?
-
“有人说我们从中国转向了其他国家,这当然不是真的”
-
“莫迪‘印度制造’雄心,要通过中国实现”
-
洪水与反攻:扎波罗热局势如何了?
-
美日和台湾地区将共享侦察无人机实时数据?我外交部回应
-
“一些北约国家可能想单独向乌克兰派兵,比如波兰”
-
“先请问美大使,美政府为何忘恩负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