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象会不会吃到毒蘑菇?专家:没必要担心,它们分得清
-
严珊珊.
最后更新: 2021-07-06 14:27:33【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云南人对野生菌的执念到底有多深?大象新闻都要“插一脚”。
日前,云南北移亚洲象群的动态中,一波又一波被劝返的拾菌人亮了,据云南北移亚洲象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消息,6月30日现场指挥部劝了120人回去,7月4日又劝了274人回去,“蘑菇或成最大赢家”。
不过,近期云南野生菌大量生长,操心的网友们也担心起了大象,它们会不会误食有毒的蘑菇?
据央视新闻7月5日消息,专家表示,没有必要担心,大象对于这些物种的鉴别能力很强,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大象:管好你自己。
当下,云南已进入雨季,大量野生菌集中生长,部分区域已经到了捡拾野生菌的季节尾期。云南记载可食的野生菌在1000种以上,市场销售可食用的野生菌有250余种。
在象群所到区域附近,有很多村民想进山拾菌,均被工作人员劝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象群出现在林地,如果村民与象群相遇,村民将面临极大的人身风险。
现场指挥部光7月4日一天内,就劝返进山拾菌车辆96辆、人员274人,在此之前,昆明、玉溪5个现场指挥部6月29日-30日也劝返了50辆进山拾菌车辆和人员120人。
而据央视新闻7月5日消息,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的最新画面显示,一只离群独象正在往密林深处移动。独象这几天持续在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大石板村活动,这里有它喜欢吃的玉米、竹子,生活惬意的它在食物无忧的情况下,还动不动拔些草本植物尝尝鲜。
那么问题来了,象群会吃指挥部投喂的象食,独象离群生活,会不会误食野生菌导致中毒?
云南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沈庆仲表示,大象采食蘑菇这个问题,还没有拍到过照片,事实上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大象对于这些物种的验别能力很强。
沈庆仲介绍称,大象学习的过程,一个是来源于家族的信息传递,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象爸象妈从小就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它教会它;第二个是来源于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或学习。
大象:管好你们人类自己。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7月5日消息,5日上午,象群已经进入新平县,来到桂山街道附近山林活动。离群的独象目前位于象群东北方向,距离象群约60公里,在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附近活动。现在15头象均在监测范围内,人象平安。
目前,前方指挥部采取了隔离围挡、投喂象食等辅助措施,引导象群向南迁移;增设管控卡点,避免人象遭遇,保障象群迁移路线畅通,做好助迁工作。
谁在捡菌?
在我国西南和东南几省,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产生了一门职业——捡菌人。捡菌这个任务,已经从以前的自家食用,走向了市场销售,交通带来的便利更是让鸡枞等野生菌运往全国各地,形成一条产业链,这些捡菌人也被称为职业捡菌人。
6月以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雨量充沛,各色各样的野生菌便蹭蹭蹭地冒出了头。
据《生活报》报道,因为杂菌便宜,松茸难觅,捡菌人的主要目标会放在鸡枞身上。一名来自四川凉山的职业捡菌人称,“每年我们村里至少几百人出动,山上到处都可以遇见熟人,站在山上一喊,四面八方都有人答应”。
这名职业捡菌人说,每年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捡菌人少则几千元收入,多则两三万元收入,“一个月赚上万的也有,但是是少数”。
虽然野生菌美味,但是食用存在中毒的风险。野生菌商贩表示,最怕就是有毒的野生菌,每天在收购之后,会花大量的时间一朵一朵地挑选,“做这一行的基本都认识各种菌类,不然也不敢做这个生意”。
不过,野生菌中毒事件依然频发。我国记载的毒菌(包括可疑有毒菌)有400余种,云南就有200余种,常见50余种,剧毒20余种。
据云南网消息,近5年来,云南平均每年因误食毒菌中毒400余起,中毒1500余人,死亡30余人,不仅直接损害中毒者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云南省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又到吃菌季,云南人专属的短信也来了。
图源:云南网
生命可贵,千万不要以身试毒,一旦误食中毒,请立即就医。
在这里也特别提醒,象群活动附近区域的居民,一定要遵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和管控,避免人象直接遭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严珊珊 
-
台湾新增29例确诊、17例死亡病例
2021-07-06 14:21 台湾 -
称“开机30秒广告是为提升用户体验”后,上海电信再回应
2021-07-06 14:16 大公司 -
上海警方:一公司内发生持刀伤人案 嫌犯已被刑拘
2021-07-06 13:53 -
港府拟修例打击“起底”,他们慌了
2021-07-06 13:21 香港 -
云南瑞丽市姐告国门社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2021-07-06 13: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我给中国抗疫表现打A+
2021-07-06 12:2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打开数据之门 走进14亿人的全面小康
2021-07-06 10:5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打人事件背后:IAA院士有何含金量?
2021-07-06 10:33 -
去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 17.08%
2021-07-06 10:26 中国经济 -
驻港国安公署署长:对极端反社会犯罪不能怀柔
2021-07-06 09:17 香港 -
31省份新增确诊23例:本土3例均在云南
2021-07-06 08: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近9成科学仪器依赖进口,“国货”如何突围
2021-07-06 08:41 医学 -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2021-07-06 08:40 建党百年 -
埃及完成首批100万剂中国科兴疫苗的本地化生产
2021-07-06 0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市教委:5名中小学教师校外兼职被处分
2021-07-06 08:04 中西教育 -
“与前两轮相比,瑞丽本次疫情对市民生活影响不大”
2021-07-06 08: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云南新增本土确诊3例,均为缅甸籍
2021-07-06 07: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汪洋:新时代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统战作用更加凸显
2021-07-06 06:58 建党百年 -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上海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举行
2021-07-06 00:05 -
国家级凡尔赛!钟南山:我国疫苗研发慢,因为没病人了
2021-07-05 23: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评论 9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评论 52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评论 237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评论 603美媒抹黑中国,乌克兰外长辟谣 评论 281最新闻 Hot
-
“中国将为普通人打开太空之门”
-
真挂“旭日旗”来了,韩网友怒了
-
“局势或失控,科索沃领导人渴望并梦想成为‘新泽连斯基’”
-
“想要核武器就加入俄白联盟”?托卡耶夫:欣赏卢卡申科的幽默感
-
他在台湾问题上打了个比方,日方急了
-
没被拜登“赶下台”,埃尔多安还能扛多久?
-
美专家担心:100%“买美国货”,高铁就建不成了
-
他当面怼BBC记者:如果你继续侮辱我,现在就可以结束采访
-
王文涛会见日本经产大臣,提出严正交涉
-
戴眼镜也可以上太空?回应来了
-
4名内地女子买特价票被港铁职员报警处理?真相是…
-
官宣了!载人登月“已启动”:2030年前首登
-
“印度崛起有特殊意义,只有中国崛起可与之相比”
-
美国两党这次谈妥了?
-
北约秘书长警告科索沃
-
“减少对华依赖”IPEF达成供应链协议,美商业团体:越来越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