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千秋医圣留给今天怎样的启示?
最后更新: 2021-05-13 18:45:54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国古典医籍的“三药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三药三方”的代表——清肺排毒汤,就是由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融合而来。5月12日,正在河南南阳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这里的医圣祠。让我们随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近张仲景这位千秋医圣,探寻中医药学这个中华瑰宝。
点击图片查看音频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自幼喜欢医学,年少时拜师学医,并立下“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志向。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流行。大规模的伤寒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张仲景的家人也深受其害,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亲身经历瘟疫带来的人间惨剧,张仲景决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究治疗伤寒病的方法。他继承前人的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不仅救治了大量病人,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书中提出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等。《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张仲景也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医圣祠内的张仲景塑像(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医圣”二字,除了称颂他的高超医术和传世经典,更褒扬他的医者仁心。相传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处理公务的闲暇之时,就在衙门大堂坐诊,为百姓看病,这也是人们称行医为“坐堂”的由来之一。
道经千载更光辉
1800多年前的古代药方,为何仍能在当代大疫中守护我们的健康?在西医成为主流医学的形势下,中医药能否发挥独特优势?这些问题可以从《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寻找答案。
《伤寒杂病论》被赞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精选了三百多方记入书中。其中,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著名方剂,疗效可靠而且显著,至今仍被广泛运用。据了解,这次“三药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都是以《伤寒杂病论》中的古代名方为基础研制而成的。
《伤寒杂病论》之所以被称为中医经典,还在于它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分析判断病人的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诊疗看重整体、着眼于“病的人”,而不是看重局部、只关注“人的病”,从而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陈列在医圣祠内的宋版《伤寒杂病论》(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温热论》,中医药学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再立新功。数据显示,在中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占比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这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百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医药抗疫国际合作,中医药战疫经验带着深深的文化自信走出国门,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穿越古今······古老的中医学以其独特价值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2010年,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5年,屠呦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从中医典籍中受到启发,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出青蒿素,转化成一种强有力的抗疟药物,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医圣祠(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只有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才能让古老的中医药学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国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习近平- 原标题:鉴往知来丨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千秋医圣留给今天怎样的启示?
- 责任编辑: 张仲杰 
-
冒充成都49中家长?疑似知乎网友自首,警方回应
2021-05-13 17:28 -
成都警方再通报:死者遗体经父母同意后火化
2021-05-13 17:12 -
史文清被公诉:涉非法持枪
2021-05-13 17:11 廉政风暴 -
凉山州公安局:由于疫情原因和缅北形势,严禁前往缅北
2021-05-13 17:10 -
华春莹:美国可以说是集中营鼻祖
2021-05-13 16:57 中国外交 -
台媒:台“驻印代表”确诊
2021-05-13 16:55 台湾 -
钟南山:全球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需2到3年
2021-05-13 16: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涉嫌垄断被调查,公牛:将积极配合
2021-05-13 16:21 大公司 -
时政现场说丨医圣祠里话传承
2021-05-13 16:10 -
联播+|习近平的河南往事:一个人、一片田和一条河
2021-05-13 16:07 -
镜观·领航丨千年瑰宝焕新彩,总书记这样指引中医药事业发展
2021-05-13 16:04 -
-
新疆强拆清真寺?新疆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驳斥
2021-05-13 15:33 -
安徽六安发现一例阳性检测者:诊断结果待出
2021-05-13 15: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自顾不暇了,台当局还忙着为“友邦”搞疫苗
2021-05-13 14:58 台湾 -
七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
2021-05-13 14:53 -
张文木:解决台湾问题,各种条件都越来越成熟了
2021-05-13 14:40 台湾 -
第1视点|医圣故里话传承
2021-05-13 14:40 -
习近平河南行丨千年艾草香 而今展新颜——走进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
2021-05-13 14:37 -
一见·看南阳的一花一“草”,因为重视这件大事
2021-05-13 14:36
相关推荐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评论 233香会今日开幕,全球聚焦中美交锋 评论 162商务部: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 评论 109小麦渐熟,“烂场雨”下的三夏怎么“抢”? 评论 78“美欧步调不一,涉华措辞反复删改” 评论 137最新闻 Hot
-
3300秒!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创新纪录
-
17岁女生婚纱照被盗用,反遭网暴一万多条?当事人发声
-
美国网民:吃瓜吃到自家头上了?
-
泽连斯基“威胁”北约,得手了?
-
金砖国家或设立共同货币,南非:以免成为制裁受害者
-
美国寻求从日本购入TNT,为乌克兰造炮弹
-
“美军正将武器装备分散到亚太小基地,免于中国‘决定性打击’”
-
香会今日开幕,全球聚焦中美交锋
-
“金砖银行”行长打断阿根廷部长: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
法德首脑当面告诉科索沃领导人:尽快重新选举
-
“他想悄悄修复英国对华关系,但又不想被看出来”
-
边境地区遭炮击,俄国防部:击毙50余名乌克兰“恐怖分子”
-
核武条约再起风波,美国将吊销俄核查员签证
-
美参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却被批为“送给中国的大礼”
-
美国波音公司再次推迟“星际客机”飞船载人飞行测试
-
为了“上分”,美军无人机在模拟测试中“打死操作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