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亲自宣布的这个消息非同寻常
最后更新: 2020-08-02 15:48:27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7 月 31 日,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26 载的不凡历程,记录着北斗系统的艰难探索。就在这一天,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为什么重要仪式选在这一天?为什么总书记亲自宣布这个消息?
早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就挂念着北斗组网。一个多月前,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近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入网工作。
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重大科技突破的背后,最让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是科技创新成果如何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总书记常讲,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他看来,服务人民是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知道夜望北斗知北南。曾几何时,面对美国的 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我们会问,全球导航的"中国星"何时能闪耀太空?
从 1994 年工程启动,到 2000 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再到 2012 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 …… 北斗系统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作为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北斗三号系统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成的我国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是为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新征程上夺取的又一伟大胜利。
对于北斗系统,总书记关心的,不光是做得出,在太空中立得住,更要让人民用得上。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
早在 2018 年,在向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致贺信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点明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意义。
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又特意参观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不管是工程建设、运行服务、应用推广,还是国际合作、发展展望,总书记都放在心上。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北斗系统特别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的成就。那么关于北斗,习近平总书记今天重点讲了啥?
——意义有多重要?
从启动建设,到如今成为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工程先后有 400 多家单位、30 余万科技人员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嫦娥"探月、"天问"奔火、"鲲龙"出海 …… 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一批重大工程、大国重器仍然捷报频传,再次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所迸发出的创新伟力,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
越是非常时期,越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管是发展"大国科技",还是端牢"中国饭碗","万众一心加油干"始终是发展的动力源。
这是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培育了什么精神?
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分步实施的战略决策,到中国特色卫星导航系统的体制设计,再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达到 100%…… 北斗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这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从"两弹一星"起就一直传承的创新志气和不懈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
" 26 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总书记指出。
港珠澳大桥开通、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 …… 一项又一项重大工程奇迹的背后,无不昭示着一个道理:"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这是 2018 年 7 月 11 日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接下来怎么干?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接下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全球服务的新阶段,深化应用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总书记指出:"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
系统好不好,用户说了算。北斗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仍需不断探索和进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无论是"北斗"组网,还是"嫦娥"探月;无论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还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 …… 中国将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与世界各国携手,走在创新的大路上。
- 原标题:第一观察丨总书记亲自宣布的这个消息非同寻常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北斗三号开通之日,习近平为何提出“新时代北斗精神”
2020-08-02 15:35 航空航天 -
内地核酸检测“先遣队”7名队员已经到港
2020-08-02 15: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一夜之间,苹果下架超30000款中国区应用
2020-08-02 14:37 大公司 -
港版“火神山”?张建宗:中央将助港兴建新临时医院
2020-08-02 14: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阳光跟帖•“阳光主播”获奖作品展播:《小红薯眼中“重启”的武汉》
2020-08-02 14:10 阳光跟帖·阳光主播 -
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
2020-08-02 12:22 -
致敬最美 奋斗强军
2020-08-02 12:18 -
特别的节日,习近平提出特别的要求
2020-08-02 12:16 -
新疆新增30例本土确诊
2020-08-02 10: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49例,其中本土33例
2020-08-02 09: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子弟兵
2020-08-02 08:39 -
这次信息量很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透出哪些深意?
2020-08-02 08:36 -
统帅的深情牵挂——习近平主席关心基层部队官兵纪实
2020-08-02 08:31 -
上海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2020-08-02 07:54 上海观察 -
梁振英:反对派罔顾市民健康 以政治凌驾公共卫生
2020-08-02 07:51 香港 -
无锡男子用热成像仪和弹弓非法捕获斑鸠1000余只,被刑拘
2020-08-02 07:49 依法治国 -
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0-08-02 07:28 航空航天 -
救援人员:初步判定,女孩抱着轻生目的到达可可西里
2020-08-01 22:07 疑案追踪 -
被通缉后,旺角暴乱“总指挥”怕了
2020-08-01 21:26 香港反对派 -
青海失联女大学生已身亡,排除他杀
2020-08-01 20:00
相关推荐 -
“先请问美大使,美政府为何忘恩负义?” 评论 171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评论 285“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评论 319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评论 11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评论 292最新闻 Hot
-
从“火车头”到“害群之马”,德国经济怎么了?
-
“我们不是任何人的棋子,和谁合作是我们自己的事”
-
纽约3小时“沦陷”,宛如“末世地狱”
-
彻底决裂,彭斯称“特朗普不应该成为美国总统”
-
“美国对‘印太地区’的贸易承诺是空头支票”
-
梅西加盟美职联垫底球队,新东家涨粉近300万,票价上涨10倍
-
普京与南非总统通电话:准备在近期接待非洲和平倡议代表团
-
“反攻尚未开始”,乌高官坦言:面临和谈压力
-
2023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地区已公布查分时间
-
“中国和许多东盟国家都有对话磋商机制,我们也想要”
-
美国4月贸易逆差环比增长23%,增幅为8年来最大
-
如何看待中国?大多数欧洲受访者选这个词...
-
主持人发表涉港台不当言论,全场响彻“China”
-
没完了!英国还盯着中企产摄像头,这次真要拆
-
扎哈罗娃:完全能料到西方反应,他们把一切归咎于俄罗斯
-
对华出口暴跌,韩国竟甩锅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