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医疗队收到武汉康复患者的感谢信:致最可爱的人!
新华网成都2月12日电(郑玮)大年三十入院,正月十五元宵节出院,因感染新冠肺炎,武汉市民范先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
用范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次不好的开始,却是一次美好的结束。住院期间,范先生得到了四川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2月10日,范先生在出院后,特意给四川医疗队写了一封感谢信,向他心中最可爱的人致敬。
范先生写道:“我笑着问他们:‘为什么武汉的疫情这么严重,你们还志愿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我们呢?’他们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因为四川和湖北是好邻居啊,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你们湖北人也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啊。’”这样的回答在范先生看来,朴实而又真切,合情而又合理,谦虚而又无私,小爱里充满着大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和最传统的民族精神。
“我很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我又很幸运,遇到了一批专业而又敬业的医护人员,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范先生在信中写道,“武汉很不幸,成了病毒的发源地和重灾区;但是武汉又很幸运,因为武汉是中国的武汉和中国人的武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都会过去,终将春暖花开。”
2月8日元宵节,范先生(左)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出院,四川医护人员送上节日贺卡。
感谢信如下(略有删改):
“病毒很无情,人间有大爱”。我很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是我又很幸运,遇到了一批专业而又敬业的医护人员,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记得帮我办理入院手续的是一位方医生,她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后,热情又高效地帮我办理了入院手续,很快我就住进了病房。不一会儿医生和护士就来到了病房,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及身体状况。
他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虽然只能大概看清楚他们脸的轮廓,但是我仍然能真切感受到他们那遮挡不住的亲切笑容。接着,我又听到了他们那充满青春气息而又带着浓浓四川腔调的声音,顿时感觉好像病毒也没那么可怕了。
慢慢地我发现在他们的防护服背后都写着他们自己的名字和地方。他们大都来自于四川绵阳。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四川人有着一种天然的好感。面对武汉疫情,他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不怕牺牲,驰援武汉。
四川人一开口说话给人的感觉就特别亲切,充满热情、声音抑扬顿挫,令人感到特别开心。
每天早上6点,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病房并喊上一嗓子:“起床了,量体温啦!”听着他们亲切爽朗的声音,虽然身在病房,但让人感觉幸福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上午8点,他们就会给我们送上早餐并叮嘱我们一定要多吃一点,这又让人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吃完早餐后往往就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了,不断地挂瓶、打针,但时不时还和我们聊上两句,关切地问我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鼓励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喝水,经常下床走一走。在他们面前,仿佛我们根本就没有携带病毒一样。看到他们一点都不害怕,我那颗紧张和不安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也就更加感觉不到害怕了。
渐渐相处久了,彼此也慢慢熟悉起来,偶尔我也会主动和他们聊上两句,笑着问他们:“为什么武汉的疫情这么严重,你们还志愿冒着生命危险来支援我们呢?”他们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因为四川和湖北是好邻居啊,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你们湖北人也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啊。”我真没有想到得到的竟然会是这样的一个回答,朴实而又真切,合情而又合理,谦虚而又无私,小爱里又充满着大爱,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中国人民最朴实的情感和最传统的民族精神。
“助人者,人恒助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面对地震,还是抗击疫情,这种声音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响彻神州大地,这种精神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鼓舞和激励着我们,给予我们最无畏的希望、最无穷的勇气以及最巨大的力量。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而延绵不息的精神所在吧。
后来我从6楼病房调整到了15楼,医护人员也跟着变了。刚开始我还觉得有点遗憾,想着和6楼的医护人员刚刚熟悉却这么快就分开了,但很快新的医护人员来了,他们一开口我就感觉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爽朗的浓浓的川音又回来了。
没过几天,我们这里又住进了一位85岁的病人。大爷由于耳朵不太好使,医护人员就把想说的写给他看,有时大爷说武汉话他们不懂,我们就用普通话复述给他们听。他们基本每隔2-3个小时就会帮大爷换一个氧气瓶,那氧气瓶比他们人还要高,又很重,他们每走一步就努力地挪半圈,再走一步,就再挪半圈,很是吃力。每当看到他们用柔弱的身体去挪氧气瓶的时候,我就感觉他们好像已用尽全身的力气,他们挪动的不是氧气瓶,而是爱的力量和生命的希望。
有时我们几个病友都忍不住感叹,碰到这样的情况和病人,哪怕就是自己的子女,也不一定能做得到这样无微不至吧。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赞美他们呢,面对凶猛的病毒,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而面对病人,他们又化身为天使,温柔以待、永不言弃,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隔离病毒,但是不隔离爱。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面对疫情选择义无反顾,不怕牺牲;为什么他们面对病人总是那么充满耐心、而又那么温柔;为什么你对他们发脾气他们还总是冲着你微微一笑。
难道他们不怕病毒吗?他们当然怕,但他们更怕的是病人未能得到更好的治疗和照料;更怕的是即使他们百般呵护,拼尽全力,在肆虐的病毒面前仍然是无能为力,束手无策。难道他们不会痛苦也不感觉劳累吗?要知道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但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病人,担心的是病人的病情,一心想着竭尽所能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却往往忘了他们自己。他们也有亲人,也想回家,也期盼团聚,但他们最大的希望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病人早日康复,早日出院和他们的亲人团聚。
武汉很不幸,成了病毒的发源地和重灾区;但是武汉又很幸运,因为武汉是中国的武汉和中国人的武汉。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切都会过去,终将春暖花开。
- 原标题:【新华网连线武汉】四川医疗队收到武汉康复患者的感谢信:致最可爱的人!
- 责任编辑: 郭涵 
-
上海援助武汉医疗队医生日记:“上海方案”与家乡红肠都是食粮!
2020-02-13 20:41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社区防控疫情井井有条 有把握早日夺取胜利
2020-02-13 20: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防疫科普】如何理解“自限性疾病”?新冠肺炎能不治而愈吗
2020-02-13 20:34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全国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树立信心,一定会胜利的
2020-02-13 20: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通报一确诊案例,很特殊......
2020-02-13 20: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黄之锋想卖内地口罩支援医护罢工,结果…
2020-02-13 20:16 香港 -
西方记者又挑事儿,世卫总干事10分钟摆平
2020-02-13 20: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央:孝感、黄冈等地要采取武汉同等措施
2020-02-13 19:4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湖北新任省委书记首次发声
2020-02-13 19: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老人抗拒疫情检查被拘后上吊?回应来了
2020-02-13 19:29 网络谣言 -
19天内三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步步推进
2020-02-13 19: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NBA众球星送中英文祝福:中国加油,武汉挺住!
2020-02-13 19:07 NBA -
这组对比图,让人泪目
2020-02-13 19: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一百余项防控规范夯实城市防疫精细化管理
2020-02-13 18:35 上海观察 -
【聚焦】5张动图,看上海20天防控疫情进展!
2020-02-13 18:26 上海观察 -
别人家的“宅日子”是啥样?花式“宅消遣”真是宅出了新境界!
2020-02-13 18: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辟谣:上海出来3000例确诊病例?假消息!
2020-02-13 18: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吸患者二手烟会传染?专家回应
2020-02-13 18:0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2元/只!湖北投放130万只民用口罩
2020-02-13 17: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文艺片剧组滞留武汉,改拍纪录片创3亿点击
2020-02-13 17: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形势十分严峻”,洛杉矶奥运会危? 评论 6TikTok案,能指望特朗普吗? 评论 78脑机接口竞赛:又一场典型的中美模式较量 评论 18看待中企出海,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世界工厂”的层次 评论 103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评论 166最新闻 Hot
-
“形势十分严峻”,洛杉矶奥运会危?
-
他承认“站错队了”
-
凭啥他家屹立不倒?
-
为何不重返白宫?她回应了
-
美国网友一边抗议一边冲小红书一边告别:我会像复联中那样…
-
“成为美国人?不稀罕”
-
最后一周,特朗普班子“拉清单”
-
美国钢企CEO疯狂吐槽:日本更邪恶,把中企教坏了
-
特朗普再表态:我能赢它有功,再等等看
-
“即使人生能够重来一次,还是会选择成为苏联间谍”
-
敏感时刻,他要来中国
-
沙利文又泼脏水:中国这么做很危险,特朗普得盯着点
-
拜登小人之心: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
-
“美国再不加把劲,这1750亿美元就都朝中国去了…”
-
英伟达直说了:美国打着“反华”幌子下黑手,只会反噬
-
马斯克改变特朗普对华态度?中国学者提到美国炸日本…
-